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茶花女》读后感

时间:2022-06-09 08: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花女》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所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一生的代表作。小仲马一再表示,自己的这本书并非为风尘女著书立说。事实上,早在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妓女一直被人们视为一种丑恶的存在。可小仲马却在这本书中,一反常俗地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妓女。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茶花女》是法国文学界第一部正面描写妓女的作品。小仲马通过笔下苦难的风尘女性形象,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以及对冰冷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鞭挞。当然,这本书在狭义上也给出了关于婚恋价值观的拷问。、 小说《茶花女》讲述的是法国上流社会中,一个命途多舛的交际花与其青年情人的爱情悲剧。小仲马写下这部世界级巨著的时候年仅 24岁,轰动了整个法国。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己的真实情感经历。

 1844 年,20 岁的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一见钟情。玛丽原本出身贫寒,长大后流落巴黎,被逼为娼,小仲马对她深感同情,与之产生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感情。然而,玛丽为了维持生计,还是一如既往与上流社会的阔佬们保持关系,小仲马一气之下,远走国外。而当他再次回到法国时,23 岁的玛丽已经因为重病,凄然离世。

 这段青年感情的遗憾,成了小仲马一生的隐痛。因此,他将这段切肤的情感经历尽数写进了《茶花女》之中。

 在这本书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对茶花情有独钟,无论到哪儿,永远

 有一束茶花随身,于是便有了“茶花女”之称。书中的玛格丽特虽然是落入风尘的交际花,但是本性纯良。在爱上青年才俊阿尔芒后,她决心放弃奢靡的生活,告别过去,然而,却换来了世俗的不认可和爱人的误会,结局凄惨。透过这篇小说,如果你能读懂玛格丽特的不幸,其实也就读懂得了不同时代中,女性婚姻不幸的根源。

 表面上是写阶级差距和道德束缚,事实上是写爱情地位的不平等 玛格丽特原本是一位贫穷的乡下姑娘,流落巴黎后,凭借着自己的绰约风姿走上了卖笑生涯。她在上流社会中如鱼得水,流连于不同情人的床畔,接受他们的供养,深陷一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不可自拔,直到遇见了青年律师阿尔芒,两人陷入热恋。

 为了保持这份恋爱的纯粹性,玛格丽特拒绝了其他情人的供养,变卖了自己的车马和珠宝,决心追随阿尔芒,但却遭到了阿尔芒父亲的阻止。阿尔芒之父是一个税务官,极其爱惜家族声誉。为了不让儿子的未来和女儿的婚事遭到影响,他恳求玛格丽特离开自己的儿子。善良的玛格丽特最终被阿尔芒父亲的诚恳所打动,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从这段爱情的表面上看,玛格丽特与阿尔芒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注定要分道扬镳。无论在哪个国家,妓女,毫无疑问地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任何一个阶层的唾弃和鄙夷,正如玛格丽特所说:

 “我们就一点一点地出卖我们的心灵、肉体和姿色;我们像野兽似的让人提防,像难民般地被蔑视。包围着我们的人都是一些贪得无厌、好占便宜的人,总有一天我们在毁了别人又毁灭了自己以后,像一条狗似的死去。”

 同时,既定的社会道德准也注定了任何一个正派的社会人都不可能娶一个妓女为妻,正如玛格丽特经历的每一个情人都是社会上的头面人物,这些人每一个都甘心为她一掷千金,倾家荡产,但是这些热烈的追捧永远仅出于情欲的渴求。

 这些现实让玛格丽特在阿尔芒面前感到自卑。尽管这个年轻人在经济条件比不上她的任何一个情人,但是他一片诚挚的爱,却让毫无贞洁可言的玛格丽特自惭形秽。玛格丽特在爱情中,显然毫无主动权。因此,玛格丽特宁愿去典当首饰,纠缠阔佬,也不要阿尔芒为她付出任何经济代价,其实无非是渴望消解这种不平等和卑微。

 为爱痴狂的表象下,其实埋伏着的是虚荣心、占有欲和不信任 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冲突其实出自经济矛盾。对待这段反世俗的情缘,玛格丽特不同于阿尔芒的浪漫和沉溺,她没有为爱冲昏头脑,在阿尔芒面前,她坦言道:

 “她不但体弱多病,悲伤忧郁,而且她的欢快比忧郁更加凄惨,她不但咯血,而且一年还要花费十万法郎。这样一个女人,对一个像公爵那样腰缠万贯的老头儿来说是合适的,对一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可就麻烦了。” 对于玛格丽特而言,她在欢场多年,已经习惯了奢靡的生活,挥金如土,而她虚弱患病的身体也教她离不开那些慷慨付出的金主们。相比之下,阿尔芒只不过是一个年薪七八千法郎的律师,这样的收入水平远远不能维持玛格丽特的排场和花销。

 因此,玛格丽特虽然被阿尔芒的感情打动,自愿被这个并不富有的年

 轻人俘获,成为他的情人,但是为了维持自己的体面生活,她还是与那些富豪情人们秘密保持着关系,而这种做法显然不为阿尔芒所理解,从而导致了两人的猜忌与隔阂。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感情还流于表面。对于玛格丽特来说,她一开始误会了爱情,看不清楚情爱自私的本质。她既流连于阿尔芒的温存,又想通过那些旧情人维持自己的物质生活。而阿尔芒在这段感情中很不成熟,他没有能力供养玛格丽特,又毫无对未来的规划,却盲目地想要占有她。

 玛格丽特后期变卖所有的珠宝首饰,其实是想通过个人努力还债,彻底告别过去。但是阿尔芒却没有在精神层面上理解这一点,他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的无能,一心想要帮助玛格丽特重新过上奢华的生活,不过还是未能如愿。阿尔芒一面接受玛格丽特的奉献,一面又在拼命维系一个男人的自尊心和脸面,这种爱,显然十分幼稚。

 也正是因为这种自以为是和不理解,在玛格丽特主动离开他后,阿尔芒甚至没有产生多少疑虑,就相信了玛格丽特的背叛,可见二人之间的信任还是太少。在这段恋爱中,阿尔芒的感情几乎全部由激情支配,少有理性可言,而这种激情最初能造就多少浪漫,最后就能带来多少痛苦。

 命运悲剧之下,其实是女性缺乏独立意识,丧失社会地位的危机 如果从社会角度看待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其实最终可以归结为女性独立意识的丧失。在玛格丽特早年的人生经历中,她虽然受贫穷所困,但是尚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完全可以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然而在底

 层劳动和和享乐的“捷径”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玛格丽特的堕落是虚荣心的作祟。而在当时的法国,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至上的浮华风气。因此,许多被物欲操控的底层群众便深受其害。在莫泊桑的《项链》中,女主人公马蒂尔德便因为一时的虚荣心,付出了十年劳动的高昂代价。

 玛格丽特以放弃未来为代价,选择了一时的捷径。可是当她真正走上这条路,获得了物欲的满足,她却并不感到快乐。自始至终,妓女是一个毫无尊严的职业。女人们以贞操为商品,出卖自己的肉体,甚至灵魂。只要谁有钱,就可以任他们肆意摆布、蹂躏。

 这种屈辱的生活让玛格丽特的心灵蒙尘,让她的生活没了退路。因此,当她爱上阿尔芒后,她也因为这个职业卑微到了尘埃里。她想要摆脱物质基础,追求一段真正平等的感情,于是她坚持不依附于阿尔芒,可是到头来,她却又摆脱不了依附其他男人的命运。

 古今中外,很多女性的人生悲剧其实都局限在情爱之中,这其实也是缺乏独立意识的体现。明朝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中有一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讲的是花魁杜十娘为爱勇敢出走,到头来却遭负心人李甲背叛,悲愤投江的故事。

 当我读到李甲为了区区千金就将杜十娘出卖,杜十娘怒而将身上的万金之宝沉入江底时,我由衷敬佩她的这份自尊与刚烈,可是当我读到杜十娘为此投江时,又深以为不值,感叹杜十娘生活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独立意识几乎不被容许,因此毫无退路。但是反观玛格

 丽特,她却是因为虚荣才走上风尘之路,最终与幸福无缘,不免让人唏嘘。

 现代青年常说:“人生辽阔,不要只活在爱恨里”,其实这里讲的就是独立意识的重要性。《茶花女》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用一个悲情故事让人落几滴眼泪,嗟叹命运,痛斥社会,我觉得其中最具普世意义的价值是告诉每一个男人和女人:在这个世界上,好的爱情都千篇一律地以男女双方的独立、自尊、自爱为前提。

推荐访问:茶花女 读后感 《茶花女》读后感 茶花女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