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 (完整)

时间:2023-03-26 18: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 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请大家参阅!篇一一日,读《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 ,供大家参考。

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

  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

  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

  下面是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一日,读《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读完,感觉其中很多对于我来说都是亲切自然的场景,有些话更是耳熟能详,莞尔一想,这种感觉竟是来源于外祖父从小对我们严苛的管教……

  外祖父是一位老会计,在那个年代能识文断字、算术记账实属不易,听外祖父说,是他的父亲去教书先生家打长工,才换来他求学的机会。那时外祖父读书肯定很用功,先生的品行作派和授课方式也必定对外祖父影响深远。所以,假期里我和姐姐回农村老家,最快乐的事是可以在田野广阔的天地间玩耍,最不开心的事,就是外祖父对我们严格的“管教”。

  早上是不能睡懒觉的,七点即起,虽不是黎明,但对于假期贪睡的孩子来说,真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大扫帚“洒扫庭除,内外整洁”,完毕再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踩着草尖上的露珠去菜地里摘菜,准备当天的吃食。晨曦初上时,我们背对着太阳开始剔菜,菜青虫、小窝牛被从菜叶上抖下来,慌慌张张地蠕动着逃跑。当炊烟升起,从读小学开始就学做饭的我和姐姐已经切好了菜、潎好了米。“园蔬胜珍馐”,那时的新鲜肥嫰、自种自足真是远远地胜过了山珍海味。

  老家饭桌上的规矩是很多的。首先盛饭,要先盛给长辈,要顺着饭甑的边缘慢慢刨,让米饭在甑子中间堆成一个小山包的样子,寓意“五谷丰登”。长辈在上座坐好端起碗,晚辈们才能动筷,要左手端碗右手执筷,食不多言,闭紧嘴嚼咽,不能扒菜翻菜,不能用筷子捞汤菜……现在想想,我的吃相不难看全是归功于此。外祖父家里没有剩饭剩菜的说法,“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隔顿隔夜的菜出现在饭桌上是最自然的事。

  饭后,外祖父读书看报,外祖母衲鞋垫绣花,有时也去田间地头做做农活。外祖父读书,读到好段落,就会叫我们念,念完再抄在烟壳的背面,集成一沓,教诲不忘!我最喜欢外祖母做针线活,因为我喜欢画画,她就让我画,画好了再沿着线条绣花。我也经常看外祖母怎样用碎布头一层一层裱起来做鞋垫,“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时的农村没有什么废弃物是随便可以浪费的。如果听到门外糖葫芦的叫卖声,我们嘴馋想吃,外祖母就去那棵大缅桂树上摘下芳香馥郁的花骨朵,用针线串成一串一串的,拿根小棍挑着让我们去卖,卖来的钱再去买糖葫芦,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糖葫芦特别香甜好吃!

  当外祖父母在田间地头做农活,我们要么背个小竹篓去打猪草,河埂上绿篷篷的香菜水芹一片一片的,用手一扯一大把,背回去淘淘,和上米糠煮熟,喂得圈里的猪儿膘肥体胖。要么就在外祖父的指挥下用小簸箕抬土石,小筐小筐地抬去填村里那条“主要通道”——一条河埂,把埂上的坑坑洼洼填平。外祖父说:“修路搭桥是最大的善事,我们做不了大事,把路平一平也是力所能及的。”

  白天劳作的时光退去,“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每天暮色渐深,外祖父就逐一检查各门房的关锁,“残忍”地关了我们正看得入迷的电视机,放了老黄狗巡夜,熄灯后,小村的夜,在蛙唱虫吟里更显静谧。

  记得有一次,一向温和儒雅的外祖父动用了“棍棒教育”。不是对我和姐姐,--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是我们的小舅。那时,小舅刚参加工作,下班没事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就约着打麻将。外祖父知道后,叫上外祖母,两人一个拿扫帚一个拿棍子,气势汹汹地赶去把小舅“拎”了回来。后来说起,想象小舅当时是怎样的表情和心理,我们都忍俊不已。直到现在,我们家里没人玩麻将,我也对这东西心存芥蒂,压根不去接触参与。

  节俭、自律、与人为善,是我们从小听过最多的词语,老家屋堂里挂着一幅对联,是外祖亲手书写的“好自节俭来,恶从奢靡生”。家庭聚会大家在一起聊天时,说起谁谁谁怎么样,外祖父就会打断,语重心长地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要去议论别人的长短!《朱子治家格言》我拿回去给外祖父看,他老人家说:“有点封建残余的东西在里面,但很多还是可取呢!”

  外祖母已于几年前仙逝,外祖父每天读书看报走路逛街,倒也精神矍铄。节假日我和表妹们相约回去看他,小姑娘们必须先卸了妆,热裤换成长裤,才敢出现在他老人家面前。相询近况后,外祖父照例拿出一本书翻开:“你们几个过来,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再抄下来揣在兜里每天都看一看……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外祖父对我们的教诲可谓执着!

  篇二

  我的母亲已经去世近20年,如今我也已经在外面成家立业。但沉默的黄土掩埋不了我的哀思,十年的流光把怀念愈磨愈亮。母亲在我的记忆深处像无根的云,飘啊,飘啊,一次次撞击我的心灵。

  每次回到故乡,母亲就复活在我的脑海里,她辛勤的身影从田头忙到地角,又从灶台转到菜地。她的一生是平凡的,她的劳碌身影竟也如此平凡,一生中最奢侈的化妆就是梳头洗脸,然后把头发编织成两根麻花辫子。扎根麻花辫子的橡胶圈儿或者一段红毛线就紧紧的束住了母亲的爱美的欲望,她也就忙着把她的心思倾注到了贫困的生活之上。

  我的母亲是不认识字的。她一辈子只和笔墨打过一回交道,那是她年轻时用别人的笔墨画的几张画。确切的说是在两张棉白纸上用毛笔勾勒了一些线条,我小时候在落满灰尘的旧匣子里发现这些珍藏时,我看不懂母亲要表达些什么。现在我臆想,那些简单的线条里应该代表过她对笔墨的憧憬。可惜因为她是长女,读书只能是我两个叔叔的事,而她落得一辈子连姓名都不会写。

  农村的日子没有历史只有历书,挥洒汗水的日子是有头无尾的。忙忙碌碌的母亲从青年时就开始积攒下了许多病因,贫困的日子又只能把一些草草蔬蔬的民间单方当作救命良药,以至她从我记事起就拖着羸弱的身体在为家庭拼搏。四十八岁,那应该是中年的尾巴,头发还未斑白的母亲终于输给了病魔,倒在了是根是命的黄土地之上。

  母亲逝世的时候,我还在外面读着高二。母亲希望我能够通过读书离开她耕作过的山野,离开她生活的那个昏暗的村庄,她在病床上临终都不愿家人通知我回去。待我回到家时,亲人和寨邻正忙着为她准备入土为安的大事,几个木匠在院子打造着简单的棺材。母亲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一张两巴掌宽的盖脸布盖住了她一生所有的期盼。从此,我一直在脑海里寻找我与母亲的最后一面,想来想去竟想到那是一个学期开学时,我从家里出来街上搭车,母亲穿着一件蓝色的旧衣服背着一个大竹篮去田里做活,她陪着我走了一段路。我记不起母亲在那一段路上具体跟我说了什么话,但我记得内容都是关于要我认真读书的。

  我在外面读书时学会了写诗,我用诗歌唱故乡土,歌唱父亲,歌唱童年中的流云与飞鸟。但我一直不敢写一篇纪念母亲的文字,我怕我幼稚的笔调愧对了平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凡博大的母爱。因为母亲的一生太平凡了,她写不出她的名字,村里人也不需要她的名字,要提起她的时候则需先提起父亲的名字和我弟兄三个的名字。这种现象对于母亲来说,她觉得是天经地义的,别人说她是某某家妈时她犹为骄傲,就是那种最简单的生育了几个儿子的骄傲。然而,平凡的母亲却拥有了农村妇女最淳朴的优良品质,她常说帮人就是帮自己,她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看得很强大,强大得可以给予别人一片温暖的天空。尤其是对我的两个叔叔,她为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她从未想过要回报。我的大叔妈死得早,留下的三个孩子基本上是母亲把拉扯大的。我老叔后脑勺得了皮癌,被折腾得家徒四壁,母亲一次又一次的接济他家,照顾他多活了好几年。因为这一些负担,母亲多病的身体愈加羸弱,她常说吃一碗饭做一碗饭的活,经常拖着带病的身体忙里忙外。

  对于我们弟兄三个,母亲不会讲大道理来教育我们,但她知道多读书就会有出息,所以严格要求我们听老师的话认真读书。母亲的严格要求也因为她没文化知识而别具特色,她常说:“不好好读书,考不上中学,我就要你们一分钱一分钱的赔书学费。”也就是因为这句话,我和哥哥都非常“害怕”,只好用一张张奖状裱住了一大片堂屋墙。现在想来,我之所以能够通过读书走出了生养我的村庄,除了一位位老师的教育之外,还有一双凝结着母爱的眼睛在身后注视着我,鞭策着我。

  近20年来,我在外面读书、工作,但我经常想起母亲。工作后我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回去一趟,为的就是祭拜母亲。母亲的坟墓是在离家很远的一片树林里,树头上有很多的小鸟在欢叫,但我还是怕母亲寂寞,每年都要去给她上坟,报一声平安,告诉她,她的儿子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告诉她,我一直努力的做一个正派的人,我愿意秉承母亲那像土地一样淳朴的真善美。

  “十年生死两茫茫”,我怀念我的母亲,所以我一直坚持正能量,并在一座小城里保留着一个农村人应有的淳朴。

  篇三

  “谢谢!”“谢谢!”正在读初二的女儿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句“谢谢”。坐出租车,下车时她要对司机说;去超市买东西,她要对收银员说;在外面吃饭,她要对上菜的服务员说……我问她会不会烦,她说:“奶奶教我要讲礼貌,对人谦逊有礼。”

  女儿的奶奶,也就是我的母亲,一位退休小学教师,今年已经70岁,为人谦逊有礼,乐于助人,一辈子没有跟别人红过脸吵过架。在我小时候,住的小巷中间是一条石板路,旁边两排木房,每家之间用竹篱笆隔开,鸡鸣相间,狗吠互闻,免不了张家长李家短,三天两头有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吵闹不休。但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参与过这项“活动”,并不是我家与别家从没有过矛盾,而是因为母亲的谦逊。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买了一盒叫《水仙》的录音磁带,在当时可是个风靡大江南北的稀罕物件。他家把音量开到最大,一遍又一遍唱个不停。母亲本来就有神经衰弱睡不好的老毛病,总是被吵着精神更加不好了。而我一开始还有滋有味的边听边跟着哼,但连续几天下来也受不了了。我问母亲怎么不去跟他家说别放了,母亲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要相互理解包容。”我听了后,思量许久,再看看那几家因一点小事吵架后不相往来甚至见面互吐唾沫的邻居,慢慢理解了母亲。

  对门那家有个叔叔因为贪污坐了几年牢,回家后整天喝酒,喝完就打人、砸东西,媳妇和女儿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家里也被砸得不成样子。这个时候别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唯恐避之不及,只有母亲,默默地把无家可归的母女俩带回家,给她们擦洗、做饭。在那个物资还极度匮乏的年代,母亲把自家舍不得吃的东西拿给她们,让她们睡床自己打地铺,而那个整日醉熏熏的人唯有在正直谦逊的母亲面前不敢胡来。母亲在看到我因为少得可怜的零食被拿走而闷闷不乐时,慈爱地对我说:“你看,给妹妹一点零食她就不哭了,你是大姐姐,应该尽自己所能关心照顾妹妹。”后来,我家搬离了那个小巷,直到多年以后,母女俩只要遇到我母亲,都会亲热地嘘寒问暖,胜似一家人。

  母亲的哥哥、我的舅舅也是湿润内敛的性格,典型的书生秀才模样,待人有礼,说话从不高声。几年前,舅舅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母亲每天从早到晚去探望照顾,舅母干脆甩手不管全都丢给了母亲。我气不过,让母亲不要去了,她只说了一句话:“他是我的亲人!”后来,舅舅去世了,悲痛的母亲很久才缓过气来,舅母又患了脑梗,她又一次不辞辛苦地照顾舅母,却忽略了自己已经年过花甲,满身病痛。劝她多顾及自己的身体,她还是那句话:“她是我的亲人!”

  母亲在乡村小学任教三十多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与同事和睦相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待学生呕心沥血,关爱有加,比对自己的女儿还要上心。她教过的学生如今遍布各行各业,有的事业有成,有的普普通通,但都有相同的一点,就是对这位慈母般的老师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牵挂。他们知道母亲从不接收礼物,于是常常会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每当接到学生的电话,母亲都会开心一整天。

  被母亲从小带大的女儿,耳濡目染,传承了母亲礼貌待人、谦逊有礼的好家风。“谢谢”成了她的口头禅,任何给予她帮助和服务的人都要对他们感谢。她在学校里遇到每一位老师都会问好,遇到清洁工也会停下来道声“阿姨好!”一开始几位清洁工阿姨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从来没有遇到过向她们问好的学生,更多的是无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鄙视和厌恶她们。从女儿这里,她们感受到了尊敬,几近麻木的眼里流露出感动和赞许的目光。在女儿的带动下,她的一些同学也像她一样学会了尊重所有的劳动者,向给他们打饭的阿姨道谢,向辛苦执勤的保安叔叔问好,向需要帮助的同学伸出援手……女儿也因为具备谦逊有礼的好品质被学校评为年度十大“德育标兵”。

  古语有云:“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对父母孝顺的人,子女对他也孝顺;敬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敬重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数不胜数,是历史沉淀积累的精华,要靠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承下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充满正能量。

  篇四

  很多年前,我认识了一个固执的老头,有一次他的小孙子壮着胆子去问他:“爷爷你以前不是局长吗?为什么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每个月都要饿肚子。”

  老头沉默的看着眼前这个孩子,过了好久说:“50年代我带队运送一批国家资产时,经过怒江遇到了土匪,我们奋力反击但物资还是被洗劫一空,我承担了那批物资的赔偿。”

  小孩问:“为什么要你还呢?又不是你的错。”

  老头说:“因为我是领队。”

  为此每个月都要从他工资当中扣除一部分用来偿还,而每月的第一天如果他不准时将他剩余工资的绝大部分寄回家,第二天他们家就要去借粮食吃,老头的儿子告诉我,好几次老头回家来看他们,他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老头一个人躲在门外面哭,也许他内心也有过挣扎和彷徨,也许他觉得对不起他的子女,也许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他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但他没有放弃,他整整还了12年,那个老头就是我的爷爷,六库县邮政局前局长。

  有一个慈祥的老妇人,她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她每天看着5个面黄肌瘦、夜里饿的流口水的子女时,她毅然放弃了在工厂的工作,每天腌制各种咸菜到市场上去卖,因为咸菜味道很好,每天都能销售一空,但是当时每天她都要被批斗,她的罪名是“投机倒把”,好几次她都被逼的走投无路想去跳海,当人们以为她要放弃时,第二天依然能在市场上看到她的身影,我问她:“您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她说:“因为她有5个嗷嗷待乳的孩子。”我说:“你肯定恨死那些人了吧?”她摇了摇头。当时我不相信,但当她在93岁时去世的时候,与她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外孙竟然从来没有在她口中听到过一句抱怨和说过其他人的一句坏话,那个时候我相信了。她就是我的外婆。

  还有这样一个中年男人,在90年代因为工作原因,他能够使用单位上的一辆老式吉普车,一天他儿子对他说,希望放学时他能用那辆吉普车来接他放学,那个读小学的小男孩那天特别高兴,放学时邀约了几个小伙伴,但等来的却是,骑着家里的那辆破烂老式单车的父亲,小伙伴们大声的嘲笑小男孩,小男孩非常生气,为此他拒绝乘坐单车,气愤的走路回家,中年男人一言不发的跟在小男孩后面。过了几天,小男孩似乎忘记了,又一次提出要求时,中年男人看着他说:“你觉得用不属于我们家的东西去炫耀对吗?”小男孩说:“可是其他同学也是这样。”“那你自己想一想对不对?”“我……我觉得好像不对。”相信大家已经猜到,那个男人就是我的父亲,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母亲办公室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看到办公室里那么多文具觉得非常新奇,我非常开心拿了红色、蓝色、黑色的圆珠笔在纸上面画啊画,当母亲下班时,我很自然的将笔放进了裤包,母亲让我拿出来,我很诧异:“为什么?”母亲说:“是公家的。”我认知里第一次有了”公家“这个概念,当母亲55岁退休时,她说:“她很自豪,当了10多年的出纳,没有拿过公家的一分钱。”

  每一个家庭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在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都是这些关系的总和。我小时候就和这个家庭很熟了,但在这个家庭中成长却不那么容易,因为当我遇到困难想逃避的时候,她告诉要勇于面对,承担责任;当我受到打击,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想要自暴自弃的时候,她告诉我要积极的面对生活,懂得宽恕;当我人云亦云,忍不住想要炫耀的时候,她告诉我做人要低调,要学会独立思考;当我受到诱惑的时候她告诉我绝不能向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伸手。

  这条路很难,因为它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有时候还很孤独,但每当我停下脚步想放弃的时候,她就会用无私巨大的爱让我充满信心,从而又一次迈出坚定的步伐。因为是你让我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你让我知道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不能只是为了自己。应该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坚守着那条无数先辈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无论经过多少折磨,要始终相信,相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公理与正义。

  这些年来,在成长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的事,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庆幸的是有2样东西我没有丢,一个是我的理想,一个是我的良心,今天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守住了心中那条底线,这是我的家风。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推荐访问:家风家教小故事 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 家风 家教 精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