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 正文

2014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时间:2022-08-17 19: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4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供大家参考。

2014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4 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4 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 黄旭华

  【简历】

 隐姓埋名 30 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 男, 87 岁, 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 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

 【获奖名片】

 誓言无声

  【推选委员评价】

 胡占凡:

 抛家舍业, 隐姓埋名, 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 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 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

 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 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 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颁奖词】

 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 你埋下头, 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一穷二白的年代, 你挺起胸, 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 正如深海中的潜艇, 无声, 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

 1958 年, 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 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 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 年, 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 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

 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 多年中, 8 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 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 63 岁盼到 93 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 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 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 上百公里长的电缆、 管道, 他要联络全国 24 个省市的 2000 多家科研单位, 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 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 年, 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 年, 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 300 米, 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为国防事业、 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胡佩兰

  【简历】

 退休后 20 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

 女, 98 岁, 解放军 3519 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获奖名片】

 秋兰为佩

  【推选委员评价】

 面对胡佩兰 我们只有敬佩

  【颁奖词】

 技不在高, 而在德; 术不在巧, 而在仁。

 医者, 看的是病, 救的是心, 开的是药, 给的是情。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你是仁医, 是济世良药。

 【事迹】

 1944 年, 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 70 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

 退休后, 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 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

 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 捐建了 50 多个"希望书屋"。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 进出都要坐小推椅。

 2013 年7 月, 98 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 经抢救后, 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

 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 1

  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 对患者也极有耐心, 给病人开药, 很少超过一百元。

 如今, 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 耳朵也不如以前, 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 耳朵里放着助听器, 听不清的地方, 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 她经常说:

 "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 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 , 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 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 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

  直至今日, 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 连续坐诊 20 年, 坚持每周出诊 6 天, 风雨无阻。

 3 方俊明

  【简历】

 荣誉迟到 28 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

  【获奖名片】

 克明俊德

  【推选委员评价】

 推荐他是因为他饱受委屈 余秋雨:

 不被理解的高尚行为

 【颁奖词】

 纵身一跃, 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

 在轮椅上度过青春, 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 丝毫不悔。

 今天你不能起身, 但我们知道, 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的面前。

 【事迹】

 1985 年 8 月, 28 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 跃入河中, 造成颈椎骨折, 高位截瘫。

 直到 2013 年 11 月, 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 28 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方俊明救人当年, 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 被“救” 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 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

 对于这样一位“英雄” , 他所在单位, 原武昌车辆厂, 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 1993 年成立, 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 。

 这两年, 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 “我觉得蛮尴尬, 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

 ”

 这些年来, 妻子离开了, 父亲也去世了。

 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 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 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2013 年, 一部话剧上演后, 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应方俊明要求, 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 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 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虽然荣誉迟到了 28 年。

 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

 一个家庭的艰辛, 一个生命的委屈, 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4 沈克泉、 沈昌健

  【简历】

 35 年前仆后继、 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

  【获奖名片】

 梦想天开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 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

 三十年花开花谢, 两代人春来秋往, 一家人不分昼夜, 守护最微弱的希望。

 一粒种子, 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事迹】

 1978 年, 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 3 株花期长, 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 将其带回家乡 播种, 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

 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 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 乡 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

 直到到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 沈克泉培育出了 优质油菜种, 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 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 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 拘留。

 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

 在没有专业分析、 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 父子俩用肉眼观察, 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 年, 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

 沈昌健卖掉中巴, 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

 2004 年, 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 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007 年, 沈克泉带着自己 2

  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 12 届国际油菜大会, 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 年, 沈克泉去世, 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

 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

 家人知道, 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 沈昌健的"沈油杂"202、 819 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 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 300 个单株样本, 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 200 元; 300 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 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

 对于已经 35 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 "吃饭靠田, 科研靠借"。

 几十年来, 沈克泉、 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 150 多万元, 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 可沈家里欠下了 不少债, "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 。

 "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35 年父子相继, 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

 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 会卖给种子公司, 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

 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5 龚全珍

  【简历】

 守护开国将军梦想, 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

 【获奖名片】

 松筠之节

  【推选委员评价】

 童年:

 只有心中盛满人间的真情, 头脑装满天下的道理, 才能通达真理的意义。

 一位忠于爱情, 深明大义的老人, 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颁奖词】

 少年时寻见光, 青年时寻见爱, 暮年到来的时候, 你的心依然辽阔。

 一生追随革命、 爱情和信仰, 辗转于战场、 田野、 课堂。

 人民的敬意, 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事迹】

 1957 年 8 月, 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 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 沿背村务农, 龚全珍相随而归。

 那一年, 她 34 岁。

 将军当农民, 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

 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

 "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正像他说的那样, "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 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 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 决不能无功受禄, 决不能不劳而获" 。

 "

 从新疆到江西, 全家 11 口人的行装只有 3 个箱子, 却带了 8 只笼子, 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

 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 330 元, 生活上十分节俭, 把 2/3 的工资用来修水利、 建校舍、 办企业、 扶贫济困。

 他一共参加建起了 3 座水库、 4 座电站、 3 条公路、 12座桥梁、 25 公里长的渠道。

 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 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

 回到莲花头几年, 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

 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

 步行 25 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 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

 这所学校条件很差, 只有 3 名老师, 她却一点不嫌弃, 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 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 年, 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 的南陂小学当校长, 在那里一呆就是 13 年。

 后来, 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 依然还是老作风, 吃住在学校, 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1986 年 3 月, 甘将军因病逝世, 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 里面用红布包着 3 枚闪亮的勋章。

 离休后, 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倾力捐资助学、 扶贫济困, 开办"龚全珍工作室", 服务社区、 服务群众, 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 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 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2013 年 9 月 26 日, 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高度赞扬。

 6. 刘盛兰

  【简历】

 年届 90 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

  【获奖名片】

 崇仁厚德 3

  【推选委员评价】

 陈雨露这样评价他:

 “走过古稀, 走过耄耋, 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 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 吴孟超:

 一位普通的老人, 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 人届九旬仍不间断。

 正是这份爱心, 这份执着, 感动着身边的人。

 “感动中国” 推选委员吴孟超说, “正是这份爱心, 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

 【颁奖词】

 风烛残年, 发出微弱的光, 苍老的手, 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 高贵的心灵, 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 是寄给我们的问卷, 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 年轻时在外打工, 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

 73 岁的时候, 老伴去世, 他成了孤寡老人。

 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 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 他开始了 助学。

 这是老人的初衷。

 但后来, 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 自己的想像。

 1998 年, 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 一则救助报道, 从那时起, 73 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

 而受捐助的学生, 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

 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 50 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 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 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 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

 他 17 年几乎未尝肉味, 没添过一件新衣, "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 可捐资助学总计 7 万多元, 资助了 100 多个学生。

 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 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 元的生活补贴。

 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 里面装满了 汇款单和回信。

 这么多年过去了, 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 收了 多少封信。

 2013 年 8 月, 因为肾病, 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 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 孩子们的希望。

 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 照顾他。

 7 段爱平

  【简历】

 努力改变乡 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

  【获奖名片】

 一秉至公

  【推选委员评价】

 于丹: “很多中国乡村的变化, 成就在基层村干部的手里, 段爱平就是这样一位村干部。

 这个嫁过来的媳妇, 把自己当成了返底村的女儿, 扛起了 返底村的希望, 她就是返底村的底气, 她兜住了 人心的底。

 ”

 陆小华:“村委会主任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 段爱平的当法, 是把身家性命捆一起, 为村民做事。

 她虽不识几个大字, 胸中却有大义、 大理。

 【颁奖词】

 山梁挡住了阳光, 你用肩膀扛起乡 亲的盼望。

 村庄在渐渐丰满, 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

 庄稼, 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

 你贴工、 贴钱、 贴命, 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事迹】

 段爱平, 女, 57 岁, 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1998 年, 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

 为改善生活, 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 两年下来赚了 几十万元。

 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 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 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

 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

推荐访问:2014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事迹 获奖 感动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