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时间:2022-06-16 19: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2022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5篇

【篇1】2022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高志杰

作者机构:七台河市委

来源:发展导刊

年:2001

卷:000

期:001

页码:9-13

页数:5

中图分类:F127.3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七台河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

摘要:过去的五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到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6.46亿元,年均增长9.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595元,年均增长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3亿元,年均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91亿元,比“八五”增长160%。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联结省城、通往周边城市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由19.1:50.6:30.3调整到12.2:47.7:40.1。煤炭占工业经济比重由67.8%下降到55%。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9.5%,已占“半壁江山”;
占地方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2%,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56元,年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8元,年均增长4.2%。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五年,也是我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市经济发展登上了一个大台创,并为今后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2】2022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我读《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导读:本文是关于我读《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希望能帮助到您!

  两会的成功召开,无疑是今年我国的重大事情之一。刚刚结束的两会,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政府的工作报告,体现的是一个政府对人民的负责,体现的是一个政府对自己的谦虚,体现的是一个政府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期望。今年的报告跟往年差不多,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2009年工作回顾。
  温家宝总理对去年一年的工作做了高度概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经济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最大地减少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保证了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人民的生活不受太大影响,稳住了民生。我国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贷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我国经济的各项指标仍持续上升,其中汽车销售增长46.2%,商品房销售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此外,中央政府对公共事业、灾后重建、生态建设、“三农”、教育事业、医药卫生等各种投资更是有增无减。我国政府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温总理在总结完去年一年的工作之后,还向大会分享了政府的工作体会,并且总结了五方面的经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我们政府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第二,2012年的主要任务。
  2012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温总理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极为复杂的形势环境、短长期矛盾、国内外因素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预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这八个方面,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到人民的生活水平,每一项工作都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党和政府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接下来,温总理极力肯定了全国各族人民一年来的努力工作,肯定了人民军队的无私奉献,肯定了香港澳门的良好发展,肯定了两岸关系的重大进展,肯定了外交工作的重大成绩。
  报告的最后,温总理代表政府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作出了美好的期待,中国在接下来的发展必定会更加顺利,更加突飞猛进。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中国人民必定会夺取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以上就是我通过学习《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些感受。
  希望党组织进一步对我教育和帮助。

【篇3】2022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2月26日在新场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场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前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镇人民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支持和监督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镇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依靠全镇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镇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新场在未来5年实现新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年来,我们根据新场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南汇“两港一城”开发建设以及新场古镇开发的大好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镇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总量快速扩大,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2年至2006年间,总产出从29.19亿元增加到69.3亿元,年均增长24.12%;
增加值从7.85亿元增加到15亿元,年均增长17.59%;
财政收入从4319万元增加到7802万元,年均增长15.93%;
固定资产投入从1.59亿元增加到9.3亿元,年均增长55.53%;
工商入库税收(区统计口径)从1.03亿元增加到2.6亿元,年均增长26.08%。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年均增长25.1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2户,实现产值5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通过不断优化结构,形成了先进机械制造、塑料、服装、电线电缆等主导特色行业。以胜华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呈现出非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翻番、效益明显提高、发展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第三产业增速领先。总产值比2002年增长201.95%,年均增长31.82%。与水乡文化古镇保护与开发相配套的产业链逐渐形成,餐饮、商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通过改造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房地产和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培育和发展的上升期。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实施并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农业产业化得到推进,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家,农业品牌化建设取得实效,市场占有率日益扩大,农民实惠增多;
村级经济发展迅速,果园村的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质性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招商工作成效显著。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明显提升,贡献度日益增强。累计引进投资总额18.5亿元,“三资”项目14个,新办和引进内资企业、私营企业193家;
累计招引税收5.3亿元。

(二)重点区域开发初见成效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顺利推进。自2002年以来,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区政府成立了新场镇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
全面完成了古镇总体规划、控详规划的编制工作;
以国资占主体的古镇公司注册成立,形成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水系整治和陈列馆建设,南山景区、洪桥景区的建设逐步完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形成“四纵五横”道路框架,建成了景观河道,电力、电信、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基本到位;
项目开发有序推进,引进企业67户,其中投产企业40户,在建企业12户,项目储备企业15户;
初步形成以通用机械制造、医用医疗器械制造、IT产业配套为主的产业格局,成为全区有行业特色、有品牌档次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
2006年新场工业区被规划列为上海康桥工业区南区,为新一轮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发展平台和空间。

新镇区建设形态日益显现。完成了仁义路至新环东路污水管道和新环北路、新环东路、杨辉路给水管道建设,镇区环城路基本形成,仁义路、众安路正在建设;
“意得商城”一期15万平方米商业住宅基本建成,“亿凯商城”一期20万平方米商业用房土地已完成招投标,正在办理建筑许可手续;
沪南公路北侧1200亩土地实施储备,其中360亩土地完成动拆迁工作。

动迁安置基地建设顺利启动。动迁基地8号地块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框架,道路、绿化、水、电、气等配套公共设施正在加紧实施。

(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完成行政区域撤并。2002年7月,撤销原新场镇、坦直镇建制,成立新的新场镇,实现了平稳过渡。顺利实施村级行政区域调整和居民委员会撤并工作。

完成党政机关、列编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围绕“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管理规范”的镇级行政管理体系目标,分层次推进机构改革;
通过竞争上岗等方法,完成了党政机关“三定”和列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

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完善和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起集体资产监管网络,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制度;
认真做好不良资产的管理和清理工作,对8家企业和集体闲置资产进行清理和转制,收益1867万元;
对原新冶公司、上海爱使日用化学品厂等3家企业不良资产进行清理拍卖,所得资金1082万元用于归还企业贷款、企业债务、解决职工工龄补偿等,共计核销企业债务6200余万元,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进一步加强集体资产收益管理,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加强对撤制村民小组剩余集体土地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推进

五年来,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举”的原则,推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不断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镇的城乡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高起点制定规划。按照新场实际和长远发展目标,编制完成了新场镇总体规划及污水、水利、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多个专业规划和古镇区、新镇区、工业区等分区规划。

高标准抓好建设。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相继建成兴欣花苑、安广苑、古馨苑等新型小区,新镇区、动迁基地建设顺利推进;
市政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显著改观,先后完成沪芦高速公路、环城路等主干道建设,新增道路27.2公里,完成沪芦高速公路、沪南公路、环城路等主干道的绿化景观建设,新增道路绿化10.8万平方米,建成绿地广场、市民广场和沪芦高速公路下匝路口3块公共休闲绿地;
实施航新污水总管建设,完成了新坦瓦公路、环城路、笋心路、笋中路、牌楼西路15.7公里路灯工程,完成全镇农村水网改造、镇区“一户一表”工程和无人管理小区的综合整治,电网、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高水平实施管理。成立市容协管队、公益服务社、河道保洁社等专业队伍,确保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强化日常管理,集中开展废品回收点、养殖场所、农村小粪缸和“两违”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遏制了各种违章现象。

(五)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民主和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镇人民政府自觉接受镇人大的监督,积极争取镇人大的支持,高度重视人民代表书面意见办理工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社区办事处在城镇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村委会民主自治和居委会社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务,行政执法和监督工作得到加强。

保持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高度重视并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努力将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了“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范体系,禁毒、防艾、社区矫正等工作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杜绝社会丑恶现象,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

阵地建设得到加强。新建和完善了12个村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完善坦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广场周周演”深受群众欢迎,有效发挥了文化阵地在思想教育、文化娱乐和综合服务方面的作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深入开展以“塑造南汇新精神,展示文明新形象”为主题的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汇聚百川、服务两港、创新开拓、勇立潮头”的南汇新精神,努力让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全镇人民的共识;
开展了“古镇与文明同行”、“争做旅游区合格市民”等系列主题活动;
重视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青保德育工作,“民族精神代代传”、“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等道德实践活动深入人心;
组织实施志愿者服务活动,注重发挥市民巡访团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文明创建和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我镇先后两次被评为区级文明镇;
全镇现有全国文明村1个,市、区级文明单位28个,参加市、区文化活动获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等40多个;
2004年,“浦东锣鼓书”被文化部定为国家级口头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七)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强初中工程建设取得成效,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制订实施《新场镇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极大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教育各具特色,教育质量和成果不断显现;
学前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等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卫生工作扎实开展。以建设健康社区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实施“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三年行动计划,经过艰苦努力,今年成功创建为上海市一级卫生镇;
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战胜了“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积极推进卫生团队服务进社区,率先在全区实行了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转换;
切实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投保率逐年来稳中有升,2006年达到了98.8%;
通过成立专业队伍,强化日常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提高了卫生管理综合水平。

科技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技术创新与技能培训,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
计生、环保和土地管理三项基本国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成功举办了三届镇级体育运动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荣获(2002—2006年度)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计划、统计、人民武装、移民、老龄、残联、红十字会等工作围绕中心,不断创新,为新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12元,比2002年增长50.92%;
全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1亿元,比2002年增长210.13%;
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住房、教育、旅游、汽车和文化渐成消费热点;
农民的非农收入进一步提高;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资源惠及城乡居民。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有新的发展,小城镇保险稳步推进,51个撤制村民小组和工业、商业、区级以上道路建设征、用地落实社会保障,共涉及人员10542名;
全镇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中4000余名员工纳入了小城镇社会保险并做好“三保”平稳衔接。

积极促进就业。政府采用出资买岗位、发展非正规就业、吸引新企业落户等手段,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成立了万人项目综合管理服务社,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207个,新增就业岗位729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认真抓好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提高择业就业技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

积极开展社会帮困和救助工作。社会救助工作努力做到广覆盖、不遗漏、少重复。全镇总支出1252万元,为41585人次城镇居民实施救助,为119人次实施医疗救助,为682户低保、低收入家庭子女实施教育救助,每年为75户烈军属、530户困难户进行救助;
积极开展关爱进社区活动,以“蓝天下的至爱”为主题的慈善募捐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2004-2006年共募集资金325.27万元,为不同弱势群体送去党和人民的温暖;
相继成立了镇慈善基金管理工作站、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智残人士阳光活动室、居家养老服务社,大力开展村(居)委红十字服务站建设,使关爱进社区变得经常化、制度化。

回顾五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第一,始终坚持在镇党委的领导及镇人大的监督下开展工作。政府工作始终把镇党委的决策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听取和采纳人大的意见和建议,坚持了正确的方向,使政府工作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推进全镇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深化全镇的文明创建工作,推动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三,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同时,积极梳理和及时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从而使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支持发展,促进稳定。

第四,始终坚持一切从新场的实际出发。根据新场发展变化的形势,形成自身的发展思路,突破陈规,更新观念,不拘一格求发展,抢抓机遇,找准切入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以及全镇人民的愿望和发展的形势,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和运行质量还需进一步调整和提高;
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有待进一步化解;
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刚性支出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克服;
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还需进一步加强。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我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新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经济要发展,但土地、资金、环保、生态等要素的制约更为突出;
开放要扩大,但区域间招商引资的竞争更为激烈;
开发要加快,但解决深层次矛盾的任务更为艰巨,这给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以镇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充分看到各种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一是随着“海洋南汇”的功能定位和“两港一城”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对新场水乡文化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重视和政策倾斜,为我镇加快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二是随着大交通框架的逐渐形成和区“1860”城镇规划落地,新场独特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三是随着工业区规模的扩大和能级提升,前几年投入蓄藏的能量将开始释放,必将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随着全镇人民对来之不易成果的珍惜和发展趋势的看好,必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谋发展合力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既要从机遇与挑战的相互交织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也要从利与弊的正确判断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更要在希望和困难的并存中,沉着应对,激流勇进。善谋发展之策,大鼓发展之劲,凝聚发展之力,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把新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北联康桥,南塑古镇,加快新镇开发建设”的发展方针,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把新场建设成为古镇风貌独特、园区产业先进、城镇布局合理、城乡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名镇。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要实现“五个新”的目标:

(一)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到2011年,经济总量得到明显提高,全镇总产出达到16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工商税收入库数达到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以先进制造业、电线电缆业、IT产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积极招引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出更多、更高、更好的名牌产品和驰名品牌;
工业区要成为全镇工业经济建设的龙头,在总量产出、产业结构、环境设施等方面明显优于区内其他都市工业园区;
以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要进一步提升和拓展,要充分利用古镇的优势和航新板块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整合资源、提升形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
以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要进一步推进和培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出,加快农业合作社建设,重视村级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组织化和品牌化程度。

(二)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实现新突破

力争在四大层面实现新的突破。规划层面,完成古镇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为指导的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工作,使完整的规划体系在保护好、建设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行列中发挥重要作用;
资产收购层面,通过收购、租赁的方式,盘活古镇范围内价值重要的国资、民资及军产,为调整古镇业态布局打好基础。工程建设层面,在古镇规划体系的指导下,制订工程推进计划,实施“十一五”建设计划,完成主要景区建设,基本完善古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文化旅游层面,抓紧文化旅游内容的研究、整理、归类和形态化,精心设计古镇旅游线路,强化文化旅游开发主体,全面启动文化旅游开发。确保2008年主要景点向社会开放,2010年争取成为世博会展示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三)城镇建设和管理实现新提高

按照新镇区、动迁基地、中心村联动建设的新郊区新农村城镇体系,贯通镇区环城道路,完善和提升镇村区域路网,完成新镇区4.8平方公里道路建设;
“东方冠郡”和“亿凯商城”的建设形成规模,沪南公路以北储备土地的建设初显形态,动迁基地8、9号地块的建设投入使用;
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在果园村试点基础上结合中心村的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速度加快,农村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完善污染防治措施,改善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市镇;
城镇的居住条件、物业管理、供电、供水、供气、绿化等各项公共设施、服务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进展

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要求,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及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断增强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使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矛盾,及时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提高;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文明程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使人民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综合体系,落实综合治理措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高。基本形成全镇社会稳定、人心稳定、大局稳定的和谐局面。

(五)人民生活质量实现新改善

坚持富民优先,努力让广大群众共享新场开发建设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五年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5%以上年递增;
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认真做好区域间公交“村村通”规划,加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完善,逐步提高“农保”和农村无保障老人的保障水平以及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农村小城镇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扶持制度、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执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和扩大;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将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放到同等位置,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发展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等政府促进就业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到区内平均水平,失业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努力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新建镇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切实有效地完成2007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对顺利实现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三次产业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19.8%;
其中第二产业73亿元,同比增长19.7%;
第一产业4亿元,同比增长2.6%;
第三产业6亿元,同比增长36%;
外贸出口拨交值12亿元,同比增长9.1%;
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5%;
工商税收入库数3.12亿元,同比增长20%;
财政收入9600万元,同比增长23%;
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7.53%;
新增就业岗位2100个。为此,重点要抓好八项工作:

(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根据“海洋南汇”的功能定位,抓住“两港一城”开发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我镇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努力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的格局,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做特一产。第一产业要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销售组织和服务网络;
发挥“新凤”蜜露桃、矮脚青等品牌优势,提升农业档次;
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拓展对外开放领域和层次。

做强二产。第二产业要以康桥工业区南区为载体,用足用好政策,发挥特有优势,继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重点发展有良好产业发展基础、有规模产出能力和对全镇经济起较大支撑和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体现南汇产业发展水平与未来方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战略产业,改造和转移能耗高、用料高、“三废”重和技术密集低、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使之不断朝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外向型和辐射型的方向发展。要借助康桥工业区的效应,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电器、汽车零配件等产业,努力与康桥工业区产业链发展相配套,实现错位配套发展;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优化综合资源配置,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等都市型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做活三产。要充分利用我镇的区位优势和古镇开发的特色,以旅游业为主体、以服务业为先导、以商贸业为基础,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全镇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要抓住洋山深水港开发建设大好机遇,及早编制与港口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吸引现代物流业等相关产业和企业落户,积极培育新的三产增长点。要主动借助航新板块联动发展的效应,依托航头交通型商贸中心的功能定位,积极吸引和发展交通型商贸企业落户新场,推动新场第三产业有新的发展。要进一步活跃集市交易,繁荣集镇商贸,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招商成效

要根据“二三产业并重、内外并举”的原则,依据“北联康桥、南塑古镇”的发展方针,积极围绕古镇开发这一主题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动招商工作由二产向三产延伸。

 积极整合招商资源。坚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方式,有效的实行政府招商、企业招商、产业招商。要以工业区和水乡文化古镇为平台,利用特色优势。重点围绕发展支柱产业、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领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责任机制,引进项目跟踪服务工作机制,提高招商引资效率、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切实重视招商质量。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尽量留给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项目,严格控制技术含量低、创造就业机会少、经济效益差的项目,坚决杜绝以投资名义进行圈地,千方百计吸引大企业、大公司到新场投资。

继续强化对外宣传。要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宣传,提高新场的知名度,扩大新场的影响力,吸引国内外更多客商集聚新场、落户新场。

同时要认真抓好项目储备工作,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确保招商引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进一步依托康桥工业区开发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区开发将以上海康桥工业区南区为新起点,认真商定和实施“北联康桥”计划,确保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双增长。

科学制定总体规划。依据新场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本镇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康桥工业区的产业定位,科学制定工业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工业区的产业导向和企业准入门槛,积极、有序调整区内项目的布局,与康桥工业区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协助做好南汇工业园区二期建设的服务、协调工作。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工业区的产业关联度、延长产业链,促使产业向园区集群、项目向园区集中、投资者向园区聚集。总投资1570万元,完成9.3公里路灯一期、2000米电力电缆埋管二期和35亩绿化一期种植工程建设;
新景河观光带全面竣工开放。

提高园区产出水平。抓紧做好交通部上海打捞局、上海纳尔实业有限公司等15个企业竣工项目的早投产、早达产,做好上海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所、宏杰(上海)包装有限公司等27个企业在建项目的早竣工、早投产;
抓好上海长顺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改造。力争完成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60%,工商入库税收8000万元,同比增长55.55%,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

(四)进一步聚焦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努力打造古镇新品牌

深化规划业态布局。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为契机,实现古镇控制性详规落地,并积极争取区政府扶持政策。力争全面完成以修建性详规为主体的规划深化工作,摸清古镇经济文化家底,指导好、控制好、发展好古镇范围内的修缮保护和新建开发。在充分保留现有风貌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和控制古镇范围内的商业业态布局,形成基础性文化及商业业态较为集中、具有适当规模的特色文化商业圈。

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改造新场大街和洪东、洪西街两条道路,市政配套同时入地,为古镇的深层次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修葺中华楼等三处古建筑,并利用现有设施布置成三个陈列馆;
完成水上楼拆除工作,打通后市河防汛通道;
同时,做好范围内有较高价值的资产收购工作。

挖掘古镇文化底蕴。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工作,从“人”与“文”两个方面入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力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古镇原有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古镇具备独特价值的盐文化、桃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底蕴,积极做强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锣鼓书”、“浦东派琵琶”等文化品牌。以新场现有资源为基础,大力开发古镇旅游延伸产品,做好2007年上海桃花节的相关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努力夯实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发挥规划先导作用。按照南汇“1860”城镇规划体系建设目标,紧紧抓住新场镇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明确并实施我镇中心村的规划,基本形成城镇布局框架;
加快镇区各地块控详规划编制工作;
稳步实施果园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加强我镇电力、自来水、天然气、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

加快新镇开发建设。在完成区域内动拆迁工作的基础上,上半年要完成“意得商城”二期土地续标工作,年内启动“亿凯商城”一期建设。完成仁义路、众安路建设,改建杨辉路,实施牌楼东路和东横桥建设。认真配合抓好沪南公路北侧已储备土地360亩房地产项目的招标出让和项目启动。同时加快推进动迁基地建设,竣工8号地块,尽早启动9号地块,不断扩大城镇容量,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

稳步推进重点工程。集中力量抓好机场高速公路、横新公路配套建设工程,做好下盐路、新坦瓦公路(即申江南路)和轨道交通11号线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打通环城东路,分期完成污水干管铺设。实施新场、坦直2个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蔬果交易市场建设。认真实施中小河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抓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桥、电、水、气、通信等公共功能性实事项目建设。加大城镇综合执法力度,从严整治违法用地、违章建筑,进一步改善镇容镇貌和交通秩序。

(六)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科教兴镇。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原则,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进一步强化科普工作,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增加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发展,稳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积极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抓紧完成石笋中学扩建。不断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积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完善疾控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认真做好农村合作医疗投保工作;
进一步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面推行卫生团队服务进社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实施新一轮健康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五个人人”运动;
积极开展来沪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行业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继续做好犬管、献血和红十字会工作,推动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民政优抚、妇女儿童、老龄、救助、残疾人保障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整体推进精神文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新场宣传》、有线电视等载体,大力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用,建好主阵地、打好主动仗;
以创建上海市文明镇为目标,积极参与五区创建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我镇的形态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不断提升新场文明程度。

(七)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新场

加强民主维护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定期向人大通报有关情况,积极主动配合人大代表视察、检查工作。重视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继续推行政务、村务和组务公开,保证人民行使广泛的民主权利。更加注重全民法制教育,推进“五五”普法各项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和维权意识,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源头治理,把维护社会稳定的着力点放在公平合理地调处各种利益关系上,防止和缓解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积极建立信息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突发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水平。全面贯彻国家安全法,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加强综治确保平安。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推进平安单位、平安小区、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平安建设水平;
进一步整合社区工作资源,形成综治协调推动、社会共同参与等工作格局,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题,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覆盖到全社会;
进一步深化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注重做好未成年人及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推进禁毒、禁赌工作;
着力增强“严打”斗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刑案高发和治安复杂地段面貌的改善来带动全镇治安形势的持续好转。

完善保障促进就业。以人为本,就业为先。继续认真落实新场镇促进就业奖励的实施意见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规范使用外省市劳动力;
加强劳动监察力度,预防和减少劳务纠纷,营造企业发展有序、员工有保障的良好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开展各类培训,加强就业指导,着力解决失地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术差、年龄大等就业障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福利企业吸纳就业,继续开展“万、千、百”人就业项目,不断开发就业岗位,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符合参保条件的征地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继续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正确处理农保、镇保、城保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保”联动。

(八)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尤其是对土地开发、工程建设、动拆迁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重大问题,强调集体决策和一口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完善责任与权利相统一的执行机制,健全政府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完善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要着重对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使用、职务消费等热点问题加大行政监察和社会监督的力度,从而不断提高社会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干部队伍的管理,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既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又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既要讲究执法效果,又要注重维护政府执法威信。要通过规范工作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加大政府工作透明度等形式,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要认真实施机关作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五个不让”着手,认真落实培训、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机关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新场已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宏图凝众志,重任催奋进,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圆满完成2007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和实现未来5年的工作目标,为把新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篇4】2022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2月8日在漳源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李俊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漳源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过去一年,漳源镇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北方水城·中国沁州”,打造“经济强镇、文化大镇、旅游大镇”、实现“宜农、宜旅、宜居”的宏伟战略,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漳源的一万四千人民安居乐业,粮食在大旱之年仍获丰收,尤其是几项大的活动大的工程受到上级的好评和各界的认可,特别是今年的沁县首届端午龙舟文化节受到张斌县长的表扬:“漳源是个好地方”。景村颐龙湾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受到县委田书记和市委组织部长王维卿的一致称赞;
我镇承办的沁县老体协中老年千人展示活动展现了我县中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沁县县委政府组织拍摄的电影《亲民院长王天祥》和戏曲电视剧《一门忠烈》在我镇的漳河村、交口村进行了拍摄,进一步提高了我镇的知名度。我镇过去的一年是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一年来的工作具体如下:

1


一、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抓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我镇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十六字方针政策,根据我镇的地理条件气候:
一是做强做大沁州黄产业和高粱产业。今年在罗卜港村建起了沁州黄示范基地,并积极和县农业推广中心、省农科院紧密联系,和沁州黄公司结亲,推广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成功的试种了500亩免间苗谷子,效益倍增、省工省时,每亩谷子产量都在600斤以上。我镇和沁州黄公司签订合同5000亩,和晋汾高粱公司签订订单种植合同3000亩,户均达到2亩,户均增收2000余元。
二是加大种植核桃产业,今年在景村、南山头、李家沟村新增核桃1500亩。
三是加大养殖示范村、示范户。在西沟村积极努力筹措资金50万,建设千头生态猪场,组建合作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目前前期工程的征地、通电、通路、通水已完成。还有山坡村的田小方、南沟村的闫云亮、刘家沟的王永明、梁山的赵晓岗、漳源村的宋跃生成了养鸡、养羊、养牛、养猪的示范户。
四是全面推广秸秆还田。今年我镇在208沿线的口头、景村、南园、固亦、北河、漳源、交口村和漳开路的王可、向阳、乔村和沿山一带秸秆还田4000亩,为进一步发展有机高效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规划了交口、羊庄5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了208沿线的核桃经济林开发工程,规划了夫子山至华山的文冠果、核桃经济林开发工程。这为我镇打造经济强镇打下了坚实的

2


基础。
(二)抓建设,夯实基础设施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紧紧围绕“宜农、宜旅、宜居”战略,抓改善、抓基层、打基础,有效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发展沼气池建设,向阳村、罗卜港村大力发展沼气建设,投资10万元,共建沼气池50余个,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
二是完善村村通闭路电视和电话,今年在李家沟完成了最后一个村的村村通闭路电视工程,目前全镇28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电话和闭路电视,在交口村、南园村电脑已开始进入农民家庭。
三是建设村村通路工程、旅游线路工程。1、今年投资300万元,修复太长公路2.2公里柏油路。2、在南峪村投资3万元,修通了从208至南峪村的水泥路。3、投资400万元,重修了5公里平城至景村的水泥路。4、新修了北河至夫子山、夫子山至华山、华山至交口的旅游线路10公里,共投资50万元。5、在漳河神庙新修旅游线路1华里,投资5万元。6、投资20万元,在交口村新修巷巷通3华里。
四是在乔家湾、口头、漳源村、南沟村投资8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的村级党员活动场所和村委办公室。
五是投资50万元,重修了漳河神庙、水池。
六是投资20万元,新修占地20亩的文化广场,为打造文化大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七是投资30万元在镇政府机关翻修办公房11间,并购置办公设施用品,集中供暖,从而改善了镇干部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3


(三)抓绿化,创建宜居环境
今年,我镇以创建宜居环境,绿色名镇为目标,下大力气、投入大资金,实行大兵团作战,开展了植树造林四大战役。
一是今春在景村颐龙湾,进行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整个工程修路2公里,栽植核桃1500亩,松柏刺槐1500亩,这个工程宏大、美观。
二是华山、夫子山绿化工程,从今年8月份开始,我镇就开始实施华山至夫子山植树造林工程4500亩。
三是通道绿化64亩,208沿线全长20里实现通道全绿化。四是今冬在漳河景区实施5000亩绿化工程,下雪不下马,一直在景区施工,累计打坑1000个,回字格1000个。
(四)抓招商,打造经济强镇
1、去冬开始,我们积极跑项目、找能人、寻关系,引来了企业入驻南沟村,投入500万元建起了新厂,达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厂。
2、今年引来太原老板投资50万元,使漳源新型建材厂起死回生,效益可观,上交税金10万元。
二、文化、教育、卫生成效显著
1、今年九月份,在我镇由县老体协举办,我镇承办的中老年健身体操千人展示活动,有十三个乡镇、社区、县直各口参加了汇演,此次活动我镇有两支参赛队伍,并获得了奖旗。
2、投资25万元,在寺上学校、漳源中学投资200万元,新建了楼房,改善了办学条件。口头村投资10万元新建学校,现已开

4


工建设。
3、今年端午龙舟节期间,在我镇举行了千里海河寻源仪式,百名摩托车友前来助兴,百对新人求子祈福活动,新闻记者在景村颐龙湾采访活动,举办篝火晚会,开通了专线旅游车,此次活动共接待旅客5000余人次,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
4、搜狐网今年七月份在沙圪陀村、向阳村开展了“红枣情—上党老区行”活动,网友们都大加赞赏漳源,称赞漳源是个山好水好人更好的地方。
5、今年十月份,以乔家湾村闫林旺一家三口在抗战时期为保卫八路军、牺盟会决死队的上党银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真实故事为背景,在我镇拍摄了戏曲电视剧《一门忠烈》,我镇作为赞助单位,拍摄十余天,并将在抗战六十五周年之际在山西电视台、中央11台播放。
三、计生工作根本扭转
镇政府把计生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而且落实到人头上,完成任务的受表扬,完不成任务的村进行一票否决,上上下下形成共识,主攻一个目标,使我镇在计生工作比以往投入最大的一年,精力投入最多的一年,也是效果最好的一年,从计生率、出生率、四术率、超生费征收都全部完成了任务。
四、维稳信访工作扎实有效
我镇以促发展、抓稳定的理念,在促发展的基础上抓稳定,又要在抓稳定的基础上促发展,去年从奥运安保和今年国庆60周年,没有一个到市、赴省、进京上访者,市县领导公开热线电话后,我

5


镇有一个热线问题就调处解决一个,从不拖延。全镇上下充满了政通人和的氛围。
五、民生工作深入人心
1、农村医疗合作工作开展以来,参合率达到90%,使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
2、农村的五保户、低保户,做到了应保尽保。今年投资5000元,给敬老院完善设施,安装购置了电视机等生活用具。
3、农村的离任干部、困难党员都享受到政府的资金补助。4、农民的粮食直补款、退耕还林款,应发尽发。六、环境卫生争先创优
环境卫生是形象的展示,是一个广告。一年来我们常抓不懈,制定并落实了规章制度,确定了保洁员、监督员,使我镇的环境卫生在全县排列前茅。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但也还有许多差距和不足,诸如:经济增长点不多,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清,动作不大,群众增收缓慢,项目建设进度还不快,创造性工作还不多,争创一流工作的意识还不强,所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今后的工作思路

2009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年,更是我县打造“北

6


方水城·中国沁州”、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崛起之年,我们发展的思路是:打造经济强镇、文化大镇、旅游大镇,实现“宜农、宜旅、宜居”。
一、优化发展环境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示范村建设和整治村的整治工作,对交口村在现有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街道的配套设施,绿化带、路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完整,在华山下、208国道周边做整体规划,建设服务完善、功能完备的农家乐饭店、旅游接待站,吸收周边的各种资源来镇投资。
二、加大招商引资上项力度
打造经济强镇必须有骨干企业,无工不富。要加大引资、引企业、引老板入驻我镇,全镇上上下下要形成共识。让老板发财,我们发展,我们的想法是把漳河神庙旅游景点、华山旅游景点、夫子山旅游景点引来企业家、老板投资兴建,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把两个景点做强做大,带动我镇的经济发展,推动我镇的旅游业发展。
三、落实“栽树、修路、治水、兴教”方针
八字方针是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抓实抓好。
(一)修路,今后要把各行政村的巷巷通全部完成。(二)栽树,要把漳开线过境段通道全部绿化,208沿线的丘陵地种植核桃树,华山至夫子山一带全部种植文冠果、松树、侧柏、混交林。
(三)治水,按照漳河神庙的规划图组织、实施。

7


(四)兴教,完善寺上寄宿制学校工程,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推进项目建设
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双百工程进程,我镇要在交口至羊庄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上,积极组织实施,要严格领导责任制、目标责任制,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好、服务好、实施好。
口头村的建材厂投资100万元,完成后期筹建工作,力争明年投产达效。南园村投资100万元,新建50个蔬菜大棚。
我镇要在明年推出由著名国家二级导演刘巳生策划的纪录片《话说海河》,该片从海河源头说起,沿河而下,直至天津,真实记录和反映海河源头的人文地理风貌,把海河的源头——漳源宣传出去,让天津人来我镇投资创业。
同志们,我镇的发展思路已确定,目标已明确,我们要以创新的工作思路,科学的工作方法,拼搏的精神状态,争创一流的思想境界,求真务实,奋力拼搏,调动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挖掘一切潜力,用足一切政策,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和动力,实现跨越发展,为全面推进我镇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8

【篇5】2022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2011年,站在新的起点上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核心提示
2月13日上午,州长杨天然在州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回顾2010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全面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提请大会审议《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提出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阐述了2011年着力做好的各项工作。
2010年:六“新”凸现好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了州六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狠抓特色产业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兴州步伐,州域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州实现生产总值351亿元,增长13.8%;
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21%;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增长26%;
实现农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5%;
全年接待中外旅游者1062万人次,增长6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亿元,增长74%;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增长20%。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宜万铁路建成通车,渝利铁路、宜巴高速公路进展顺利,恩黔、恩来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武钢恩施铁矿“双50万吨”粉矿项目已竣工投产,齐岳山风电一期工程已开始发电,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黄土坡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实施城镇建设项目223个,完成投资44亿元,城镇化率达到30.5%;
实施通达工程3100公里,对7090公里农村公路实施了规范化养护;
改造低丘岗地4万亩,整理基本农田3万亩;
新启动试点村123个,完成了248个试点村村庄整治任务。
——狠抓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州域经济增添新活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12个,累计到位资金60.3亿元,增长35%;
直接利用外资1584万美元,增长21%;
完成外贸出口1.1亿美元,增长24.3%。
——狠抓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植树造林43.6万亩,改造低产林7.2万亩;
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5万户;
清江、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区域治理与保护取得新成效,节能减排完成省定控制目标。
——狠抓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惠及全州38万中小学生
恩施民族中学建设进展顺利;
为边远乡镇补充220名教师;
启动县乡卫生院建设项目45个,建成17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为边远乡镇补充卫生人才95名;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8%。恩施“女儿会”、来凤“摆手舞”、巴东“撒叶儿嗬”等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
新增社会保险扩面2.6万人,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10.5亿元;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来凤县、巴东县纳入了全省试点县;
新增农村低保对象6.2万人;
解决了44.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新建廉租房2400套、经济适用住房2000套,改造农村危房8890户;
570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3965户、1.6万人的扶贫搬迁任务,鹤峰县脱贫奔小康和恩施市、宣恩县“连片开发”试点建设扎实推进。
——狠抓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政府行政能力得到新提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建立健
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民族立法力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五”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州人大代表建议61件、州政协提案182件;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实现四个转变 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和相关专题会对《纲要(草案)》进行了多次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就《纲要(草案)》进行了说明。
《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导向城市经济为主导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设小康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奠定坚实的基础。
《纲要(草案)》对“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建设、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
【关键词】基础设施 《纲要(草案)》从着力构建快捷交通运输网络、加强水利电力设施建设、改善信息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突出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宜巴高速、恩来高速、恩黔高速、利万高速、恩奉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力争开工建设五峰至来凤、巴东至鹤峰高速公路,努力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快建设渝利铁路、黔张常铁路,力争开工建设安恩张铁路、恩黔铁路、郑渝铁路,努力实现“县县通铁路”。加强县、乡公路建设,畅通州内循环线,形成州城至县市的“两小时交通圈”,实现乡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完成恩施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提升通航功能。通过五年努力,凸显恩施在武陵山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二是加强水利电力设施建设。以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搭建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特色产业 《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产业兴州战略,加快优势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万亩乡镇千亩村”为载体,实施特色农业“六百双五”建设工程;
集中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一批精品名牌。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突破性发展资源型新型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集群发展,努力打造百亿元绿色食品加工业、百亿元能源产业、百亿元铁矿产业、百亿元建材产业、百亿元烟草产业等“五大百亿元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引擎,把旅游业培育成富民兴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跨越。重点加强核心景区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全州5A级景区达到1-2家,年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四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服务业发展,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服务产业新格局。
【关键词】城乡统筹

《纲要(草案)》提出要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基础,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发展道路,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步伐,努力形成县市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推进州域经济由农村经济为主导向城镇经济为主导转变。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构建以州城为中心,利川市、来凤县为副中心,辐射带动县城区、乡镇集镇、中心村镇发展的城镇体系。突出州城龙头地位,把州城建设成为武陵山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围绕中国西部旅游名城的定位,把利川市建成中等规模城市。支持来凤抓好城乡统筹建设试点,加快来凤—龙山城市一体化建设步伐,打造湘鄂渝黔四省边区明星城市。加快其他县域中心城市发展步伐,统筹各类城镇协调发展。二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加强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式,不断丰富新农村建设“恩施模式”的内涵。三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继续坚持“一主三化”的原则,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有1-2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20强,地区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县市达到2个以上,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纲要(草案)》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低产林改造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争取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三是推进资源节约和开发利用。坚持开发节约并重,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加强耕地保护,坚持集约节约用地。
【关键词】和谐社会 《纲要(草案)》从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划部署。
一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搭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组织实施特色资源开发技术专项研究,破解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突破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三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积极打造文化精品。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培育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品牌。四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基本卫生医疗保障,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五是努力扩大就业。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七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功能,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八是强化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应急体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2011年:为“十二五”开好局
2011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将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和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开好头、起好步。
【关键词】特色农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板块基地,以“万亩乡镇千亩村”为抓手,大力实施“六百双五”(烟叶、
茶叶、特色蔬菜、林果、药材各100万亩,畜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
马铃薯种薯、魔芋基地各50万亩)工程,新建一批特色产业乡、特色产业村。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品牌。
【关键词】新型工业
突出工业在州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能源、矿产、烟草、建材、医药化工等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集约集群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化旅游
突出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建始野三河等核心景区的深度开发,巩固提升巴东神农溪景区,规划开发好恩施清江画廊。力争全年接待中外旅游者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以上。
【关键词】项目建设
计划安排州级重点项目81个,完成投资111亿元。重点做好渝利铁路、黔张常铁路、宜巴高速、恩黔高速、恩来高速、江坪河电站、郁江流域梯级开发等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
切实抓好恩施民族中学、州民族文化中心、州精神卫生中心、恩施客货运中心、巴东黄土坡整体搬迁等州级重点项目建设;
努力抓好恩施机场二期扩建、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大型综合旅游服务枢纽、鸦来公路鹤峰城区至宣恩当阳坪段、巴东至野三关公路、坪坝营旅游公路、齐岳山风电二期工程等新开工项目建设。
【关键词】城镇建设
今年安排城镇建设重点项目150个,总投资50亿元。州城建设重点抓好金凤大道及机场隧道、金龙大道、金山大道、209绕城线民族西路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州城的承载力。抓好20个重点镇建设,抓好镇级市试点工作,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实施通畅工程2000公里;
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5万户;
整理基本农田3万亩,改造低丘岗地5万亩。继续抓好8个省级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重点抓好100个示范村建设。抓好特色村寨保护和特色民居建设。
【关键词】生态建设
实施城乡绿色工程,调整造林结构,提高绿化水平,全年完成2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关键词】对外开放
力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0亿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以上。落实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拓宽出口渠道,力争全年实现外贸出口1.2亿美元以上。
【关键词】教育
抓好一批中小学校的标准化建设,逐步缓解城镇“超级大班”问题,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上学远”问题。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逐步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恩施民族中学建成并招生,支持各县市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
【关键词】卫生和人口事业
坚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为乡镇补充100名公共卫生人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
【关键词】就业与社会保障
通过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公益岗位安置等方式,加大对困难就业群体的援助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关键词】扶贫开发
深入实施“思源回报工程”,进一步加大对39个重点老区乡镇的扶持力度。继续做好鹤峰县脱贫奔小康和宣恩县老区建设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推进“616”对口支援工程,加快脱贫奔小
康步伐。
【关键词】十大民生工程
1.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医务人员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房和教师周转房2000套,力争3-5年解决边远乡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医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
2.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3.实施农村通畅工程2000公里;
4.新增就业岗位3.1万个,援助困难就业人员8000人;
5.新启动88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完成扶贫搬迁4000户、1.6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
6.为乡镇补充100名公共卫生人员;
7.完成清洁能源入户工程5万户;
8.新建农家书屋1000个;
9.建设50个城市社区规范化办公和服务场所;
10.完成法律援助案件1700件,法律援助事项18000件。


推荐访问:思想汇报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2022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2022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