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08-11 15:55:03 来源:网友投稿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心得体会6篇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1

  张凤荣,男,陕西省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岭沟村四组村民,现年48岁,家里有5口人,张凤荣和妻子、父亲以及两个儿子。张凤荣的父亲患有脑梗病,为了给父亲看病以及吃药,他先后花去了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其大儿子张龙也正在读高中,花费也较大,小儿子在上幼儿园。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的担子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但他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的人。他为了让父亲得到更好的治疗,为了孩子能够无所忧虑的读书,他默默选择一个人扛下这个家庭的所有负担,他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也为早日脱贫创造了开端。

  创业的初期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20__年,张凤荣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养猪业,但由于缺少养猪经验,疫病防控不到位,死亡率高,养猪整体效益一直不好。但他毫不气馁,购买了许多养猪方面的书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本本的啃,终于慢慢地掌握了猪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的养殖技术。为给猪添饲料,清扫猪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猪棚转一圈,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虽通过边学习、边实践,他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猪技术,他养的猪很少生病,个个膘肥体壮,养猪使张凤荣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致富不忘乡亲,他对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群众从来不保留养猪技术和经验,近2年来,他先后帮助了本村和邻村的养殖户9户,覆盖贫困户7户21人。

  张凤荣在养猪上成功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农民的根本,即使养猪再挣钱,也不能荒了自己的土地,相反要把责任田间弄的更好才行。望着收成并不理想的耕地,张凤荣决心再闯一闯,他利用养猪赢利,赚取的资金,加大了在土地上的投入,遇到技术问题就找人请教,去问、去学,并经常实地考查,最终他明白了农药的药性及喷施,以及植物的生长周期,也清楚了化肥的结构和功能,凭着不怕吃苦的韧劲和坚持钻研的精神,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当地养殖、种植户的交流,他得到了丰富的经验,他栽植优质板栗3亩,核桃2亩,当季蔬菜每日都有,又为家庭增添了一条增收的渠道。

  20__年张凤荣也积极递交了自己的脱贫申请书,树立脱贫新模范。”扶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这句话在张凤荣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说,“我积极一点,尽量不让大家操心我的生活,享受了国家很多政策了,我们自己也要积极奋斗,才能脱贫。同时也十分感谢在脱贫道路上帮助我全家的帮扶责任人以及各位村干部。在你们的积极引导和大力鼓励下,我才能有现在的发展和生活”。实现脱贫除了政府的帮忙,更多的是靠贫困群众自身,张凤荣就是这样,他激活自我,怀有创业热情,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敢拼敢干,才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目前他已经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随着家里情况的好转,张凤荣也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养猪规模,从开始的两三头,变成现在的30多头,年养猪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的他,也没闲着,积极的帮助其他贫困户实现脱贫,经常给左邻右舍宣讲国家的政策,通过了解,也为了村的环境更加美好,他积极组织群众进行环境保护,积极游说各家各户,不乱扔垃圾,不往河流丢弃杂物,他积极组织一些农户,下河清理河道两侧的垃圾,每逢周末,他还会带头清扫公路两侧,保持马路的干净整洁。他用的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也为脱贫致富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少贫困户看到他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纷纷点赞称好。总是积极参加村级召开的各种会议,在村干部组织贫困户参与集体无偿劳动时,总积极配合,并组织村小组群众积极参与,他总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随叫随到。

  谈及脱贫后的生活,张凤荣感激地说:“感谢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的帮助,脱贫不脱政策,感谢党的政策,我们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勤劳能致富,今后的生活要靠自己。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2

  _,现任中共xx中医学院后勤党总支书记、后勤集团总经理。作为后勤党总支主要负责人,在面对学校师生对后勤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带头坚持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的态度,就事

  论事,力求最优解决方案,用真诚的态度赢得师生们的认可,用过硬的作风锤炼“一专多能”的后勤队伍。

  履职尽责,当好后勤管家

  作为后勤集团总经理,他进一步严格食堂内部管理,坚持原材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和索票索证制度,对送货原始单据、报账证明单做严格要求,规范采购物资报账程序。全面推行食堂成本核算管理,食堂员工的绩效工资与班组的经营收入和成本直接挂钩,初步建立奖勤罚懒、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了食堂卫生及食品安全检查考核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追究到人,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严把食材清晰、加工、消毒、售卖关。完成“明厨亮灶”样本工程,率先成为大学城“明厨亮灶、阳光操作”示范单位。使学校食堂的后厨真正成为师生可视、可感、可知的“阳光厨房”。加强防火、防电、防盗安全教育,开展“寝室安全卫生工作月”活动,配合施工单位完成了甲秀校区南楼安装智能控电系统的安装,消除了南楼学生寝室用电安全的隐患。对设施设备保修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自该项制度实行以来,维修工对自身责任区域的巡查次数明显增加,基本做到一周两查,能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积极响应师生报修需求,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校农结合,服务脱贫攻坚

  一是成立校农结合“专班”打通直供直销通道。学校后勤集团先后与_台农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开阳县恒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_义门良知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农特产品定向采购协议。初步建立了“校农结合”直供直销通道。20__年3月至20__年4月,我校后勤集团定向采购册亨县、开阳县及其它贫困地区的产品约163万元,带动贫困户270余户,户均增收2100元。

  二是合作开设农校直销窗口找市场。根据开阳县、册亨县农产品比较丰富,水果优质量大的特点。特别是开阳富硒枇杷、富硒丑柑、富硒黄桃、青脆李、册亨糯米蕉、火龙果、甘蔗、野生鱼干、手工黄糖、牛干巴、土鸡蛋、小黄豆等农产品品质优良,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中医学院后勤集团主动与开阳县、册亨县在学院内合作开设农校直销窗口,三方达成了农校直销合作协议。20__年6月、10月分别在xx中医学院开设了两个窗口。农校直销窗口内因其产品新鲜、绿色、健康且物美价廉,称饱货足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实现了农户增收、师生受益的良好局面。据统计,农校直销合作社运行以来,共销售蔬菜4.2万斤(主要为食堂提供部分时令菜品,方便学校教职工放学后买菜回家)、销售水果约22万斤,销售产值约74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6个(合作社内销售员全部是低收入困难户),带动300余户低收入困难户依靠发展种植产业户均增收1400元。

  三是积极搭建农产品联采联销互通平台。为提高农校直销窗口农特产品的销售量,带动贫困地区更多农户增收致富。20__年7月,xx中医学院后勤集团分别邀请_大学、_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后勤部门召开协商会,协商各校后勤采购资源共享、采购分销等合作模式,建立联动帮扶机制。将更多新鲜、优质、实惠的农特产品带进校园,推动校农结合工作深入开展。截止20__年3月,农校直销合作社已经在_大学、_医科大学成功开设4个窗口。20__年4月20日,贵安新区管委会、大学城管委会邀请大学城各高校到xx中医学院开展校农结合工作观摩会,xx中医学院农校直销合作窗口助推产业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师生们的高度认可。

  四是探索互助联动脱贫模式。为解决双江镇产业产销渠道闭塞,种苗技术等相对落后的问题,后勤集团亲自牵头带领我校4名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开阳县南龙乡调研走访,并于南龙乡驻村工作组达成了互助协议,共享帮扶资源、攻建产销通道。共战脱贫攻坚。在后勤集团的推动下,南龙乡已与双江镇成功开展了生态养蜂技术交流、林下养鸡销售渠道共享、生态芦笋种植技术引进、生猪养殖相互带动、教育扶贫项目共同申报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携手前行的友好合作,互助脱贫的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

  _凭借“做人不求闻达于世,做事但求无愧于心”的信念,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主动服务“大扶贫”战略部署,为我校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3

  _,现任中共贵阳中医学院后勤党总支书记、后勤集团总经理。作为后勤党总支主要负责人,在面对学校师生对后勤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带头坚持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的态度,就事

  论事,力求最优解决方案,用真诚的态度赢得师生们的认可,用过硬的作风锤炼“一专多能”的后勤队伍。

  履职尽责,当好后勤管家

  作为后勤集团总经理,他进一步严格食堂内部管理,坚持原材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和索票索证制度,对送货原始单据、报账证明单做严格要求,规范采购物资报账程序。全面推行食堂成本核算管理,食堂员工的绩效工资与班组的经营收入和成本直接挂钩,初步建立奖勤罚懒、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了食堂卫生及食品安全检查考核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追究到人,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严把食材清晰、加工、消毒、售卖关。完成“明厨亮灶”样本工程,率先成为大学城“明厨亮灶、阳光操作”示范单位。使学校食堂的后厨真正成为师生可视、可感、可知的“阳光厨房”。加强防火、防电、防盗安全教育,开展“寝室安全卫生工作月”活动,配合施工单位完成了甲秀校区南楼安装智能控电系统的安装,消除了南楼学生寝室用电安全的隐患。对设施设备保修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自该项制度实行以来,维修工对自身责任区域的巡查次数明显增加,基本做到一周两查,能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积极响应师生报修需求,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校农结合,服务脱贫攻坚

  一是成立校农结合“专班”打通直供直销通道。学校后勤集团先后与_台农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开阳县恒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_义门良知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农特产品定向采购协议。初步建立了“校农结合”直供直销通道。20__年3月至20__年4月,我校后勤集团定向采购册亨县、开阳县及其它贫困地区的产品约163万元,带动贫困户270余户,户均增收2100元。

  二是合作开设农校直销窗口找市场。根据开阳县、册亨县农产品比较丰富,水果优质量大的特点。特别是开阳富硒枇杷、富硒丑柑、富硒黄桃、青脆李、册亨糯米蕉、火龙果、甘蔗、野生鱼干、手工黄糖、牛干巴、土鸡蛋、小黄豆等农产品品质优良,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中医学院后勤集团主动与开阳县、册亨县在学院内合作开设农校直销窗口,三方达成了农校直销合作协议。20__年6月、10月分别在贵阳中医学院开设了两个窗口。农校直销窗口内因其产品新鲜、绿色、健康且物美价廉,称饱货足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实现了农户增收、师生受益的良好局面。据统计,农校直销合作社运行以来,共销售蔬菜4.2万斤(主要为食堂提供部分时令菜品,方便学校教职工放学后买菜回家)、销售水果约22万斤,销售产值约74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6个(合作社内销售员全部是低收入困难户),带动300余户低收入困难户依靠发展种植产业户均增收1400元。

  三是积极搭建农产品联采联销互通平台。为提高农校直销窗口农特产品的销售量,带动贫困地区更多农户增收致富。20__年7月,贵阳中医学院后勤集团分别邀请_大学、_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后勤部门召开协商会,协商各校后勤采购资源共享、采购分销等合作模式,建立联动帮扶机制。将更多新鲜、优质、实惠的农特产品带进校园,推动校农结合工作深入开展。截止20__年3月,农校直销合作社已经在_大学、_医科大学成功开设4个窗口。20__年4月20日,贵安新区管委会、大学城管委会邀请大学城各高校到贵阳中医学院开展校农结合工作观摩会,贵阳中医学院农校直销合作窗口助推产业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师生们的高度认可。

  四是探索互助联动脱贫模式。为解决双江镇产业产销渠道闭塞,种苗技术等相对落后的问题,后勤集团亲自牵头带领我校4名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开阳县南龙乡调研走访,并于南龙乡驻村工作组达成了互助协议,共享帮扶资源、攻建产销通道。共战脱贫攻坚。在后勤集团的推动下,南龙乡已与双江镇成功开展了生态养蜂技术交流、林下养鸡销售渠道共享、生态芦笋种植技术引进、生猪养殖相互带动、教育扶贫项目共同申报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携手前行的友好合作,互助脱贫的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

  _凭借“做人不求闻达于世,做事但求无愧于心”的信念,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主动服务“大扶贫”战略部署,为我校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4

  “第一书记”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的途中遭遇洪水,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将30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对于人生而言,30岁正是摆脱稚气、心怀壮志、舒展才华的黄金时节,而黄文秀义无反顾放弃城市的繁华,选择将青春安放在扶贫一线,带着为家乡群众谋幸福的初心,为村庄发展和百姓致富挥洒汗水、释放激情,扶贫路上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都镌刻出初心的印记。

  人生往往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惋惜黄文秀的不幸离去,更感慨有一种力量温暖了我们跋涉的脚步,这种力量不会因为岁月年轮的渐次厚重而消弭无声,而终究会历久弥新,这就是初心的力量。永不凋零的初心犹如点亮迷茫的方向灯,当青春与初心相遇,在历经坎坷艰辛、风雨洗礼后,我们依旧拥抱初心的起点与栖所,造就出更加成熟和坚定的自我,不负年华韶关、似水流年。对于年轻干部而言,从黄文秀事迹中应学会聆听初心的召唤、感悟初心的力量,在基层的摔打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坚守,在为群众的无私付出中定格最绚烂的年华。

  青春可以放飞梦想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XXXX年轻时在梁家河插队7年,与基层群众建立了真挚深厚的情感,在一线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人生智慧,练就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品格,指引着年轻干部在“拔节孕穗期”学会向下扎根成长,在基层的摸爬滚打实践中,找到深植于心的最初梦想,汇聚成长成才的不竭动力。心在哪里安放,青春就在哪里绽放。年轻干部要向黄文秀那样,一路风雨艰辛,毅然选择向着自己牵挂的群众前进,时刻把为民初心印刻在脑海里,铭记在内心里,落实到行动中,让每一颗炽热的初心在时代洪流中寻找到正确安放的位置。

  心之越坚,行之越远。坚守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擦拭自己的坚守和初心,靠着理想信念指引导航,通过持之以恒的付出成就一番无悔的事业。黄文秀研究生毕业,身为党员的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投身脱贫事业,来到了偏远的农村山区驻村工作。环境的艰苦没有让她望而却步,学方言、解民忧、促发展,脱贫的“长征”路上留下她执着笃行的身影,让人体悟到什么叫“最是坚守动人心”,也鼓励着年轻干部不囿于一时环境的掣肘,保持澎湃的热情、向上的冲劲、原初的本真,勇于向上攀登,做时代的“劲草”与“真金”,以青春之我镌刻无悔初心。

  “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的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尽绵薄之力!”这是黄文秀201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时所保持的初心和梦想。她义无反顾的选择当一名定向选调生,回到自己的家乡广西,扎根基层,服务自己的家乡父老!

  “我是一名党员,是来自白色革命老区的壮家儿女,将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青年一代责无旁贷!”2018年3月,她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请缨,成为乐业县新华镇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在百坭村,黄文秀扑下身子,吃住在村,穿村入户了解民情,下田帮扶体察民意。短短一年她带领全村88户417人脱贫,完成了屯内1.5公里的道路硬化,4个蓄水池的新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6.38万元。这一组组数字就是她的执着和坚持换来的脱贫成效,就是对她工作最有力的肯定,就是对她辛苦付出的无上赞扬!

  “截至目前,全村还有15户56人未脱贫,百坭村的基础公共服务还有待建设完善,如何推动产业发展还需继续谋划,面对这些,我充满信心。”对于村里的情况她如数家珍,对于村里的脱贫攻坚她胸有成竹!

  “我们百色是脱贫攻坚的一个主战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满腔热血的黄文秀扶贫攻坚之路确不幸戛然而止。2019年6月16日晚,担心村里会因为暴雨受灾,黄文秀看望了身患癌症刚刚手术完的父亲后,连夜驱车赶回驻村点,途中遭遇山洪,所乘车辆被洪水卷走,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黄文秀走了,她带着她未完成的初心和梦想离开了她热爱的工作岗位,但是黄文秀又没有离开,因为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还有百余万的同路人,他们每一个都是“黄文秀”,他们用无悔的青春和炙热的初心将“共产党员”这一身份重新定义!

  青年共产党员就是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就是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的钻业务,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将“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共产党员的决心继续践行前进!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5

  张小娟,女,藏族,中共党员,1985年4月生,生前系xx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6月,她主动放弃xx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生,xx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胸怀梦想、矢志不渝,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身患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把对党的深厚感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潜移默化中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代代相传。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和荣誉。

  赵亚夫,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4月生,xx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他40年坚守科技兴农的情怀,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发展高效农业。2001年退休后,他作为志愿者来到茅山老区戴庄村,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村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800元增长到2020年的34000元。2013年以来,他和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走进xx、xx、xx等地。2018年5月,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培育农村科技人才1200名。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和荣誉。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6

  黄文秀的精神深深打动并震撼着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碧血丹心照汗青。她选择了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她的人生还不够长但是已经足够厚重。20xx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xx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xx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好青年。他们青春正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本身具有了一身本领,但是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小幸福,追求的是为了人民为了时代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就业选择是边远穷困人才缺乏的地区。北师大研究生毕业,黄文秀的就业选择给无数的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榜样。不要一味追求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想一想国家的需要。不要一味追求个人的安稳幸福,想一想底层人民对于人才的渴求,想一想民族对自己的呼唤。一个人不能只是为自己而活。

  我们的人民需要这样的好干部。年纪轻轻,她主动到基层去,到扶贫一线去,甚至愿意为此献出自己的宝贵的生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无悔的青春,践行着一个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她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坚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她的人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短暂的一生,留给了我们一座精神的丰碑。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如今新时代的长征路给我们出了更多的考卷,我们一定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用自己的努力,答好新时代为民服务的答卷。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感想 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心得体会 从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中你感悟到了哪些人生哲理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总结 脱贫攻坚事迹感悟 关于脱贫攻坚的人物事迹 脱贫攻坚人物和事迹 脱贫攻坚战中的人物事迹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简短 脱贫攻坚的事迹感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