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春天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10-29 15: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由蒋开儒和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的经典歌曲。

歌曲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94年,又一个春天,三位投身特区的艺术工作者,有感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春天的故事》,用歌声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巨大变化。

蒋开儒:邓小平的弟弟邓垦说“小平听过,也看过MV,他很喜欢听”

蒋开儒是中国最知名的红色歌曲词作者之一,他的两首成名作——《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至今仍是各类晚会压轴曲目。

1992年,在一篇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感召下,57岁的蒋开儒只身南下深圳闯荡。在深圳兜了一圈后,他预感到整个国家的春天来了。

蒋开儒想起了小平的南巡讲话。“印象最深的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蒋回忆,“为了计划和市场,我们曾经斗得你死我活!小平就在深圳画了一个圈,圈里搞市场,叫‘关内’,圈外搞计划,叫‘关外’。”

感觉一来,蒋开儒很快写出了第一句:“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接着便一气呵成写了这首《春天的故事》。

最初它是以诗歌的形式在《深圳特区报》副刊发表的。那是1993年1月。之后它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深圳赛区落选,后来经时任广东省青联常委叶旭全推荐,直接交给组委会。

据叶旭全后来对媒体回忆,有评委认为这是政治歌曲,“画了一个圈”、“一位老人”太过通俗。也有评委认为,正是因为通俗、有生活气息,才更能显示人民对小平的崇敬。这首落选歌曲最终夺得大赛金奖第一名。

蒋开儒最关心的是:小平听过这首歌吗?他喜欢吗?

2002年1月的一个早晨,在深圳莲花山邓小平塑像前,邓小平的弟弟邓垦和妹妹邓先群约见蒋开儒。邓垦告诉他:“小平听过,也看过MV,他很喜欢听,很喜欢看,可他一句话也没有说。”

还有一次,邓小平的女儿邓林在深圳办摄影展。蒋开儒去找她签名,蒋开儒回忆,“邓林当时对我说:‘你对我父亲的历史定位很准确。’我说:‘我不敢,你父亲是领袖,我是老百姓。’”

王佑贵:这首歌改变了颂歌的创作模式

王佑贵是湘籍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歌舞团创编中心主任

尽管这样,他这个名字,也许人们并不熟悉,但他的一曲《春天的故事》,却传遍了五湖四海,响彻了中华大地。作为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主题歌,曾在亿万观众挥泪之际响起,让人心灵震颤,长久思忆。

王佑贵出生在湖南郴州宜章县迳口村,母亲是一位爱唱歌的客家妈妈。无论是在河边洗衣、在菜园浇水,还是在厨房做饭、在堂屋门口纳鞋底,母亲都不停地吟唱,一支接着一支。

15岁那年,初中毕业的王佑贵正赶上宜章县文工团招生。他凭着那支自制的竹笛,吹得招考老师眉开眼笑,从此成了县文工团的专业演奏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王佑贵又回到了生养他的秀水河边那个小山村,竹笛便成了他的好伙伴。耕作之余,他总要到秀水河边坐在石块上吹几曲。

“一天,县城的朋友告诉我,湖南师范大学的周家澧老师来了,要在全省招民族吹管乐学生。等我赶到县城时,周老师却离开宜章到郴州市去了。于是,我一路追到郴州師专,找到了周老师。周老师听了我的竹笛演奏后,特准我参加文化考试。我就这样成了湖南师大艺术系的学生。”王佑贵感慨道。

上大学后,王佑贵如鱼得水,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王佑贵1982年进武汉音乐学院进修,1986年调北京艺术研究院音研所,1988年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当年创作的《哥哥把你栓在心头》一炮打响,此后又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如意杯”歌曲大赛中以一曲《活着不容易》夺得金奖。

1989年,年近40的王佑贵,踏入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深圳这弹丸之地,当时云集了数十万名下海者。王佑贵初闯深圳,饱尝了人间酸苦。正当窘迫之时,一家公司找他编一台文艺晚会,他爽快答应并顺利完成,获得了第一笔报酬。接着,他担任了深圳艺术节音乐设计,顺利完成后,他被聘为深圳企业家艺术团总监。

“是什么灵感,竟让您把《春天的故事》这样一首颂歌写得那么优雅,那么抒情而又动人?”

面对无数人的提问,王佑贵娓娓道来:“这是有感而发的曲子。改革开放后,我们看到希望,这希望是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带来的。邓小平数次来南方视察都是在春天,词作者因此用《春天的故事》命名。谱曲时我下了一番功夫,但总觉得哪里不对。那天当我睡到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突然想起戏曲中表现大人物的场面,都有个鸣锣开道的氛围,何况是小平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我赶快跑到楼下去把钢琴打开,加上了‘春天的故事’合唱段,而且还将南方的秀美与北方的粗犷糅合起来。”

对此,蒋开儒也有生动的叙述——

歌词出来后,我前后给作曲家王佑贵送了3次歌词。前两次给他,他觉得挺好,但这些词句长的长、短的短,写法既非民歌,也非美声,不符合习惯上的创作方法,他便一直搁着。

第三次,我到复印店把歌词放大,与王佑贵相约上午9点会面。王佑贵拿着4开放大版的歌词,一开始依然不知如何作曲,便用他的湖南腔开始朗诵:“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方言一念,词句顿时有了韵味,我一听,赶紧说:“对对对,就是这个感觉!”迅速将一摞稿纸往他怀里塞,告诉他:“就这样!王老师,您赶快记!赶快记!”到上午11点半,整首歌的曲子便基本搞定了。

此后,王佑贵觉得歌词中的“春风”和“春雨”还不够劲,我便又加上了“春雷”和“春辉”两个词。我喜欢“春”这个心灵意象,大概是因为经历过人生的寒冬,我对“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几经锤炼,《春天的故事》终于诞生了,感人肺腑的歌词,亲切舒缓的旋律,既表现出群众对领袖的衷心拥戴,也表现出领袖的个人魅力。

1994年10月,这部由孟欣策划,张国立导演的音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一炮而红,12月又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中荣获金奖,一时间在大江南北到处传唱。后来,这首歌成为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主题歌,获得了1995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和“20世纪90年代最受群众欢迎的影视歌曲金奖”等奖项,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金曲”之一。

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很多人问,这首改变了多少年来中国颂歌的创作模式,为什么王佑贵能做出这么大的改变?

王佑贵说,“我们这代人,从上世纪70、80、90年代一路走来,所听到的颂歌都是高调的。而我在创作时最想表现的是百姓对领袖的那种多元的情感,同时也想抒发一下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我們这辈人大都和共和国同龄,可以说建国以来国家发生的所有事件我们都经历了,这就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和感恩。所以,我写这首歌完全是源于情感,选择大抒情、大写意的模式。”

除了《春天的故事》,王佑贵的代表作还有《多情东江水》、《想家的时候》、《我属于你》、《大三峡》、《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百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其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春天的故事》、《归去来兮》和《真情永存》连获中央电视台MTV金奖,令他成为“四连冠”唯一得主。2004年《唱起春天的故事》又获“金鹰金曲奖”。

2007年,王佑贵担任了中国红歌会南昌赛区评委。

叶旭全:神来之笔用“老人”

1994年,一个平常的中午,在办公室工作的叶旭全没有想到,他将参加一次让他毕生自豪的创作。

“《春天的故事》初稿创作出来之后,1994年上半年参加了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和省音协联合举办的广东省青春歌曲大赛,但在深圳分赛区的初选中落选了。当时王佑贵和我是好朋友,也是创作时的搭档,所以王佑贵就和蒋开儒来找我了。”

叶旭全记得很清楚,那天中午大概11点钟,两位因在广东青歌赛受挫而愤愤不平的创作者跑到办公室找他,希望他能在作品原有基础上改一改,看能不能“救活”这首歌。

看了《春天的故事》初稿,叶旭全感觉眼前一亮:“以春天来引出、比喻改革开放这样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别具一格,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而这首作品,也引发了叶旭全的共鸣——当时,叶旭全在深圳已工作了14年,可以说是与特区共同成长的一代人。

于是,当天中午叶旭全和王佑贵、蒋开儒仔细聊过后,立即进行了三个方面的修改:

一是精简结构,就是把原歌词的三段改成两段,将7分多钟长的原歌曲缩短为4分半钟左右,因为他认为,作为群众歌曲这样的长度比较合适。

二是扩大视野。“原歌词中只是说深圳,而我觉得应该放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和大好形势中去,让歌曲跳出唱深圳而唱全国”。因此,叶旭全将原歌词“啊,深圳,深圳,你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改为“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将原歌词“神话般崛起一座城”改为“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三是将原歌词中一些词语进行修改,用拟人、比喻的手法使之更加贴切,也更富有诗意。比如,将原歌词中“有一位伟人在南中国的海边写下宣言”改为“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叶旭全认为,不应该分“南中国”、“北中国”,改为“中国的南海边”和“诗篇”则更加妥帖。还有原歌词中“你挣脱一穷二白的铁锁链,走进了乍暖还寒的春天”容易使人产生歧义,所以就改为“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其中,最让人称道的神来之笔是用“老人”来形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叶旭全表示,用这种笔法写国家领导人,也让这首作品遭到非议。“当时的人们思想的解放程度不够,因此这首歌在广东青歌赛初赛和决赛阶段,都曾经遭到非议”。

叶旭全还说,当时多数评委认为,这是一首政治题材的主旋律歌曲,唱的是改革开放,是国家领导人,用“画了一个圈”和“一位老人”这样通俗的语句来写不够严肃,不能选用。但另有两位评委却坚持认为,群众歌曲正是需要这种通俗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写法,需要清新贴切、充满深情的比喻,这首歌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在两位评委的据理力争之下,其他评委也转变了看法,最后这首歌在广东青春歌曲创作大赛中被评为金奖,一举成名。

推荐访问:故事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