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水产养殖与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2-10-31 13:4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针对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介绍水产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基础上,对养殖过程中的化学药物及抗生素使用造成的残留和环境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222-02

前 言

如今,我国各地区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生产模式、产品结构都发生改变,在拉动区域经济的同时,难免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没有重视这种影响,则不仅影响生产,而且还会威胁到产品安全。

1 水体富营养化

1.1 传统养殖模式造成的影响

在我国,池塘养鱼是最传统的养殖方式,这一方式能实现多个品种混合养殖,可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空间,保证天然饵料实际利用率。以珠江流域常见的桑基鱼塘为例,它采用挖塘筑基、种养结合与基塘共存的方式打造人工生态系统,在塘基上进行桑叶种植和养蚕,养蚕的副产品用于喂鱼,鱼类排泄物沉积至塘底,再通过挖泥进行桑叶种植,实现物质循环。以往通常在塘基上进行桑叶种植,所以可将其称之为桑基鱼塘。基、塘相结合的循环方式对物质与能量进行多层次利用,所形成的系统具有多个层次,食物链十分复杂,几乎不需要使用其它药物,能有效减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下,无论是基塘结构还是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多产业专业化及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已经和种植产生严重分离,对于水产养殖,不断向高密度精养和特种产品等方向转变,养殖面积明显增加,进一步压缩种植面积,导致基塘面积比例严重失调。基塘系统种植结构明显变化,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化快速发展,在物流当中增加了畜禽养殖,使物质循环更加复杂,而且也增大了污染风险。过去的物质及能量循环利用方式不断被削弱,环境友好型养殖正日益被高密度型模式取代。

1.2 现代养殖模式造成的影响

(1)池塘养殖

这是封闭且将人工调控作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环境容量十分有限,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将系统优势种群作为养殖对象,通过人工投饵来提供能量与营养,有很大部分的饵料没有被摄食而直接进入环境。从资料报道可以看出,鲤鱼养殖过程中,饲料系数为2.0,有近75%的饵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水体中进入大量氮磷。通常我国的人工配合式养殖有近30%的饲料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留存,而同化饲料,还有很大一部分形成氨或粪便,进入环境。在养殖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不容易发生扩散与转移,进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自身污染。残留的饵料在分解后除了会造成DO大幅下降,而且微生物还会使有机物分解,产生一系列有害物质,除了能造成鱼体死亡,即便处在安全限度内,也会对鱼的生理造成影响,降低抗病力,容易引发大面积疾病[2]。

(2)网箱养殖

虽然这是一种半开放形式的养殖系统,但主要处在稳定的港湾及湖区近岸,环境中的水体交换条件很差,易造成污染大量累积。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鲑鳟鱼的网箱养殖过程中,消化100g的饲料后,会产生25~30g的排泄物,作为营养物的部分仅有10%左右,而其它均直接进入环境。

通过研究发现,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水体营养的综合水平相对较高,不论池塘养殖还是网箱养殖,由投饵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易造成富营养化。尤其是由于氮磷沉积造成的富营养化,虽然短期会在底泥中富集,但在达到某种条件后,将重新释放,形成内源污染。此外,排泄物及残饵均在底层大量堆积,使微生物的活动明显增强,提高耗氧量,促进还原反应,使氨与硫化氢大量产生,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2 环境健康因水产养殖过程中化学药物投加受到的影响

2.1 化学农药投加影响

化学农药虽然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但如果过量投加,则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从相关报道可以看出,有近70%的化学农药直接进入环境。目前,化学农药总用量超过2.5×109kg。对于有机氯农药,尽管已经停用很多年,但很多食品当中依然能检出。因水产品的化学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欧盟已经在20世纪末期停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性食品[3]。

现代养殖生产中,使用化学农药的目的在于清除敌害,避免病害产生,使水体环境保持稳定。因化学农药在使用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实际养殖中普遍存在过量使用药物的情况。常用鱼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消毒剂,主要为含氯消毒剂;②重金属盐;③抗寄生虫药。药物滥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药物不仅会杀灭病源生物,还会抑制有益群落,导致微生态失衡;②使病虫害抗药性明显增强,病虫害天敌数量减少,使生产者不得不增加用药量,导致环境质量每况愈下;③药物部分产物残留,并在食物链中得到放大,对产品的品质造成影响,形成潜在危害;④在沉积物当中残留的药物造成二次污染,形成反复循环,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基于此,如果药物的使用不合理,则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造成威胁[4]。

2.2 抗生素投加影响

伴随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病害实际发生率不断增高。其中,抗生素的投加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常用抗生素有以下六种: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呋喃类与喹诺酮类。然而,如果抗生素实际使用不合理,也会造成残留,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此外,抗生素还会以代谢产物等形式进入到环境当中,长时间保持活性,影响动植物及微生物,使水體严重污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耐药性菌株。药物原型直接进入环境,或以其它形式进入环境,产生不同形式的耐药性菌株,同时其基因会在生态系统中快速传递。此外,导致细菌产生基因突变,使病原生物具有抗药性。近几年,人畜同时患病和抗生素的滥用有直接关系,尽管此类报道仍缺少验证,但对抗生素实际使用必须高度谨慎[5]。

(2)使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在水体系统中,不同微生物处在动态平衡当中,有益群落对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养殖时,过量使用抗生素会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使有益群落的生产被抑制,导致有害微生物不断增殖。研究发现,红霉素等抗生素对反硝化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反硝化细菌而言,它在水体环境中的氮循环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据报道,如果动物性食品中存在抗菌药物,则会使人类消化系统菌群紊乱,敏感菌被杀死,平衡被打破,而致病菌不断繁殖,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3)水生生物受到的影响。人们对抗生素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有较高重视度体现在靶生物疾病防治时抗生素对非靶生物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体中,仅1mg/L的抗生素就会对单细胞藻类造成严重抑制,并对ABA等物质的合成及释放造成强烈刺激。此外,Wollenberger等对九种不同抗生素的使用对大型蚤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生长影响浓度为13.7mg/L,繁殖影响浓度为46.2mg/L[6]。如果非靶生物受到抗生素的影响,则会使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数量都受到严重影响,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产品养殖不仅对水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产品质量与安全也难以保证,使消费者身体健康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在发展集约化生产的同时,必须重视并做好环境保护,将养殖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姚 满.分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06):74~75.

[2]黄 德.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響及其防治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产,2016(04):11~13.

[3]王巧艺.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6,36(14):87.

[4]蔡继晗,李 凯,郑向勇,沈奇宇,吕永林.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分析[J].水产养殖,2010,31(05):32~38.

[5]聂湘平,王 翔,陈菊芳.水产养殖与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04):106~110+121.

[6]赵安芳,刘瑞芳.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与污染控制对策[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04):15~17.

收稿日期:2018-5-10

作者简介:曹显生(1971-),男,中专,主要从事渔业技术推广工作。

推荐访问:污染物 其对 残留 水产养殖 有毒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