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解读 【精选推荐】

时间:2023-01-22 17:40:10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解读 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县是黎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解读 ,供大家参考。

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解读

  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县是黎族、苗族同胞聚居的山区小县,又是黎苗同胞举行“白沙起义”的革命老区县,勤劳聪慧的黎苗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民族历史和渊博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有效的督促并支持挖掘、保护、传承这些资源,是加快我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根据我县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县人大常委会2009年的议题安排,4月1日—7日,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文荣为组长、法制工委全体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在县文体局、县文化馆等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听取汇报、走访考察等形式,对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及流失情况

  我县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据普查统计,目前我县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主要有服饰类、生产工具类、生活用品类、乐器类、工艺品类、人生习俗类、民间文学类、民歌民舞类等等。目前,搜集到的民间故事有500多篇,如《二姑娘和龙子的故事》、《寻花记》、《仙香石》、《帕彩和墨蛇》、《牛和芭蕉树》等;民歌有3000多首,出版的歌集有《少中哇——白沙黎族民歌集》、《莺哥岭民歌》;民间舞蹈有老古舞、婚礼舞(2种、大鼓舞(3种、招龙舞、灯蕊舞等;人生礼俗有5类,如婚礼、生育、丧葬等;民间手工技艺有20多种,如双面

  绣、陶器制作、竹编、藤编等;渔猎方法有20多种,如夹山猪、捕鱼、捕猎等;民间医药有3种,乙肝、甲肝、结石等;民谣6篇,有《掐手谣》、《捕蝉谣》、《糜鹿谣》、《赞美谣》等;民间乐器8种,如鼻萧、呖咧、吹树叶等;建筑类有2种,茅草屋、船形屋等;民间体育游戏和竞技有15种,如荡秋千、拉乌龟、赶狗归墟、顶膝盖等。但是,其中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面临濒危失传,如纹身、人工织锦工艺、刺绣工艺、蜡染工艺等,现在只有少数60岁以的人尚有纹身和存有服饰或尚会人工纺

  织、刺绣、蜡染了;民歌民舞的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健康状况堪忧,随时有失传的可能;民间医药方面,也因传承人“传内不传外”的思想作祟,不能很好的挖掘和保护。而且,因经费不足、保护不力等原因,目前我县有一些项目已流失,如叮咚舞,已因没有传承人而流失;黎族民歌、树皮布制作技艺、钻木取火等项目,已因经费不足,没有办法做好采集、拍摄、录音等项目申报的前期筹备工作而流失,现已分别由琼中县、保亭县申报并已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并获得国家每年拨给的保护管理经费20多万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各地也纷纷加大了保护力度,我县的县委、县政府也日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资源普查、遗产申报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全面普查,工作扎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我县于2007年8月启动了全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专门成立了县普查领导小组及专家小组,制定了普查方案,组织培训专业队伍,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分赴11个乡镇,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初步完成了普查任务。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保护意识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信息咨询、发送资料、举办展览和座谈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并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加强宣传和展示,增强全民抢救保护意识,达成社会共识。

  (三加强保护,重视申报。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县积极组织申报工作。截止目前为止,我县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录的有1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进入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4个:黎族文身、黎族渡水腰舟、老古舞、骨器制作;已进入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4个:润方言黎族民歌、老古舞、制陶技艺、黎族渡水腰舟;已进入县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的有6个:南开地区婚礼习俗、编织工艺(竹、藤、麻、大鼓舞、酿酒制作技艺、黎族酸菜制作技艺、黎族传统体育竞技等。

  三、保护中存在的困难的问题

  (一认识不深,保护意识还需增强。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是很深,有的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的不能清醒认识民间文化在当前生存环境下日益消亡的现实,存在麻木不仁、盲目乐观等现象;有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部门一家的事情,处于观望状态。另一方面,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近出现的名词,而

  且对其划分还不是很明确,加上宣传不够到位,尤其社会上,许多老百姓还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概念,常常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份与封建糟粕混为一谈,更不清楚保护的范围与内容及如何去保护,全民保护意识不强,民间文化保护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投入有限,保护经费尤为紧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财力支持远远不够,使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遭遇各种制约。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发掘、整理、评审、研究等工作量大面广,如果经费得不到保障,这些工作将无法顺利实施。二是珍贵资料、实物的征集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刻不容缓,急需经费支持。三是重大项目的传承因缺少资金扶持而面临断层。据了解,我县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平时仅能维持生计,根本无法带徒授艺,加之继承人匮乏,难以发扬光大。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等等。而我县,除了上级补助的少量经费外,财政没有落实专项经费,全靠文化部门挤占办公经费勉强应付,确实无法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

  (三环境恶化,保护前景令人担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现代文明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与环境急剧恶化而基本处于守势濒危状态,前景令人担忧。例如,调查发现黎族人民的纹身习惯已终止,服饰也基本汉化,人工纺织等工艺濒临失传。

  (四力量薄弱,保护队伍有待加强。一是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录、照相、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制作人员缺乏,使许多资料不能有效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二是传承后继乏人,目前我县尚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

  人已屈指可数,或年事已高,或生活困难,再不做好传承的工作,将有失传的危险;三是没有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专门的工作机构,仅靠文化部门兼管,缺乏力度,不能满足保护工作的需要,致使传承、保护和申报、利用工作进展缓慢。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也是体现一个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构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历史、精神的家园、民族的标识,为此,我们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这项工作。针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一制定《条例》,建立和完善保护机制。非物质文化教育遗产是民间民族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共有的珍贵财富。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我们民族自治县“半个立法权”,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也是我们人大法制工委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力争在今年内完成《条例》的立项、调研、起草、论证、征求意见、修改、审议等工作,保证《条例》的正式出台,建立和完善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推进保护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落实责任,加强保护的工作力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中明确规定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

  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突破”。

  我们要坚持政府主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的议

  事日程,成立县级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定期研

  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统筹协调,整合各相

  关部门的优势,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工作。

  (三)加大投入,完善经费的扶助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抢救、保护、申报、传承等都需要落实大量的经费。为此,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确保一

  定的基数,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源普查、资料的征集、实物的收购、濒危项目的抢救等。要出台相应的经

  费扶助政策,建立资金扶助机制,重点补助扶持濒危项目及生活

  困难的重要代表艺人、优秀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奖励。通过政策

  引导、鼓励个人、企业及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支持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工作。

  (四)力抓队伍,壮大保护传承的力量。一是要抓好传承队

  伍的建设。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人的消失就是非物质文化的遗失,因此,在“民

  间文化传承人随时可能逝去,民间文化随时可能消亡”的严峻形

  势下,要加紧培养传承人队伍,尤其对于濒危的重要项目要制定

  传承计划,建立传承活动基地,设立专项传承补贴,对传承人(民

  间老艺人)带徒传艺、培训学习、资料整理、展演展示等给予一

  定的扶持补助;对列入省级以上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等方式,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

  鼓励教学机构开办兴趣班,引导更多的人走上传习之路,解决传6承人后继乏人的问题。二是要抓好保护队伍的建设。加强业务培

  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机构,充实缺编的基层文化人员,壮大保护队伍力量,以满足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

  (五)突出重点,抢救保护好优秀项目。我县非物质文化遗

  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数据库,以现代化电子的形式分门别类的整理好、留存好、保护好我们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我们要认真分析,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对于濒危的有重要价值的项目要重点保护和抢救,制

  定周密的保护方案,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

  施,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

  (六)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宣传力度,多形式、多

  层次、多角度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与法规内容的宣传,积极举办艺术成果的展演展示活动,普及、培养全社会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以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意识和氛围。同时,创造条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学

  基地和场所,为开展传播、展示技艺、讲学、创作研究、交流合

  作、项目操作提供必要条件,把我县建成非物质文化产业强县。

  白沙县人大法制工委2009年4月7日7

推荐访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 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解读 我县 文化遗产 调研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