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

时间:2022-06-20 15: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3篇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篇1

三一文库(>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篇2

聚焦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解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文件内容很丰富,也很深刻,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里,我想分四个部分来谈:第一部分谈中央一号文件亮点解读,第二部分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即这个文件出台的政策背景;
第三部分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即文件主要的内容和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
第四部分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领会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等重大问题,在工作中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亮点一:首提乡村经济要多元化发展。

文件中提出,要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亮点二:为进城农民保留房和地开绿灯。

文件明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亮点三:为城里人去农村买房划红线。

文件提出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同时也指出,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中央农办主任韩俊说,这不是让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置地,而是要使农民的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等产业的载体。

亮点四:瞄准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问题。

文件提出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

亮点五:管理“微腐败”。

文件确定,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亮点六:鼓励工商资本下乡。

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

亮点七:鼓励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每年年底,中央在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都要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中。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一)党的十九大与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一些政策要求,主要表现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新的提法。我们现在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在经济建设当中考虑经济发展优先次序分配资源,能够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位置,这就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新的五句话20字方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围绕这五句话20字方针进行决策部署的。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这个提法,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首次提出的。这里边包含着很多丰富的内容,它决定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仅是包括经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的,还包括了农村全面发展。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农民吃了一个“定心丸”。第一轮土地承包,当时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我们逐渐形成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一轮土地承包年限是十五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年限是三十年,这次又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就全国范围来讲,再延长三十年是到什么时候呢?到2053年。这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三个阶段性目标是相吻合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个阶段性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九大还有一个新的提法,就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

党的十九大还提出,在乡村治理问题上,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在中央一号文件里也体现了。

党的十九大还修订了党章。在新修订的党章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列于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进了党章,是我们党要遵循的、要做到的。可以说,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根据党的十九大和新修订的党章的要求出台的。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乡村振兴战略

会议明确指出,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都与农业农村直接相关。

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就是说,要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做出国家的战略规划。

同时,会议明确指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一个重大的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我国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就是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的效率,实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指导当年的经济工作的特点。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与乡村振兴战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紧接着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全面讨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形成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过去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同时,会议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就是五句话20字方针。可能大家还记得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并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十几年过去了,在20字要求中,“乡风文明”这次原封没动保留下来,其他的都有点变化。原来讲“生产发展”,现在讲“产业兴旺”;
原来讲“生活宽裕”,现在讲“生活富裕”;
原来讲“村容整洁”,现在讲“生态宜居”;
原来讲“管理民主”,现在讲“治理有效”,加进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这五句话20字方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遵循的总体要求。

在总体要求当中,除了这五句话20字方针以外,还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问题。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两个现代化”。一个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新的提法,也是新的要求。一个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政策语言发生变化,实际上预示着政策思路的变化,这些都是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

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

那么,这三个阶段取得重要进展的要求是什么呢?到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最终也体现在2018年一号文件上。

同时,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个内容最终也体现在了中央一号文件里。譬如,重塑城乡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这些都是新的提法。还有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也都体现在中央一号文件里。

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而且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里边包括了如何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这是很重要的工作。

再有,譬如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需要继续完善。还有,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现在正在试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人才战略,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等。同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以上就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政策背景。

三、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题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共有十二章。第一章讲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第二章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此后的每一章都有具体的要求。

譬如,第三章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是按照党的十九提出的产业兴旺的要求,提出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五点工作要求。

第四章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按照党的十九提出的生态宜居的要求,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等四点工作要求。

第五章是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风文明的要求,提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等四点工作要求。

第六章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治理有效的要求,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等五点工作要求。

第七章是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活富裕的要求,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六点工作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展开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要求都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20字方针展开的。产业兴旺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
生态宜居关系到生态环境、绿色农业的问题;
乡风文明涉及到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继承问题;
治理有效讲的是农村基层的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落实治理有效的要求;
生活富裕讲要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包括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保障,也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这些都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每一句话构成一章,每章都有若干点工作要求。

第八章讲精准脱贫,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九章讲体制改革,提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第十章讲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如果没有人才支撑,就没有能力去实施这个战略。所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用一章来讲人才,提出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第十一章讲资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钱从哪儿来?这一章就专门来讲这个问题。提出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这里边既讲了财政投入,又讲了金融服务,还讲了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就是各种类型的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领域。

第十二章,也是最后一章,讲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实际上是讲关于“三农”工作的党的工作制度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从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二章,前五章是围绕五句话20字方针提出工作要求,后五章是围绕精准脱贫、体制改革、人才、资金、党的领导与工作机制提出工作要求。这十章一共有四十六条工作要求。接下来,我把十二章的主要内容讲一下。

第一章,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央一号文件里明确指出来,这种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

第二,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这是讲人才。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第四,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逐步建立起国家的支农体系,但这个体系仍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第五,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这五个方面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必然要求,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目标、2035年目标、2050年目标是相一致的。同时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二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三方面来讲。

指导思想,就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当然,还有一些更加细化的要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再展开了。

目标任务,就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分为三个阶段: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近期的目标任务分解得很细,中期的目标任务就粗一点,远期的就更粗了。譬如,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就列举了十项工作任务。

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二,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第三,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第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第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第六,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

第七,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八,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九,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第十,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这是农业农村工作近期的目标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提得非常具体。

到2035年的目标任务,因为还有十七八年的时间,就讲了四句话,也就是四个方面。

第一,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因为到2020年,我们要消除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所以2035年的目标任务提出,进一步缓解相对贫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第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第三,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第四,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的目标任务,由于时间更远,就更粗了,只有一句话,就是实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仅是2018年的“三农”工作的政策指导,它还明确提出到2020年、2035年,以及2050年的目标任务。当然,对于到2035年、2050年的目标任务,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更完善的目标任务。这也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往年的不同的地方。

基本原则,提出了七项基本原则,即“七个坚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的原则就是这“七个坚持”。

在讲完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就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20字方针分成五章的内容来讲。

第一,产业兴旺(第三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产业兴旺是重点。实际上这是讲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文件里面主要讲了五点工作要求。

1.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包括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等等。重点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

2.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3.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4.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节本增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让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突显出来。

5.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里边明确提出要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我们既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像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这些新的经营形态。同时也要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这些完全是根据我们的国情提出的。

第二,生态宜居(第四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态宜居是关键。文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这个认识很深刻。文件强调,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这些都是新的思路。这里面谈了四点工作要求。

1.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2.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刚才我们讲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关于污染防治的问题在中央一号文件里边也体现出来了,就是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污染源的防治。譬如,农村秸秆的问题,我们一年大概有10亿吨的秸秆,综合利用的比例只占到一部分。现在农村焚烧秸秆依然还是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利用?重金属污染耕地、畜禽粪污的问题、有机肥的产生等等,这些问题到底怎么办?农业部提出化肥的零增长,农药的减少,农膜的使用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些在中央一号文件里面也都明确提出要得到明显改善。

3.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4.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发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到底是先开发破坏后再保护呢,还是在开发的时候就考虑保护。这是一个思路的变化。文件还提出,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

第三,乡风文明(第五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乡风文明是保障。文件指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里面谈了四点工作要求。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把路径都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光靠说教是不够的,要教育引导,要实践养成,要制度保证。

2.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在历次中央关于农村文件里面都没有如此明确详细提出过的。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4.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包括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等等。

第四,治理有效(第六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其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这是一个新的要求。在治理有效中,谈了五点工作要求。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提出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2.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

3.建设法治乡村。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

4.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5.建设平安乡村。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

第五,生活富裕(第七章)。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活富裕是根本。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这里面谈了六点工作要求。

1.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

3.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等等。

5.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

6.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第八章,精准脱贫。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文件中的要求很明确,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

第一,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着力做好产销衔接、劳务对接,实现稳定脱贫。

第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

第三,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明确提出,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

第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

第九章,体制改革,提出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里讲了四点工作要求。

第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

第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试点,加快土地管理法修改,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
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

第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

第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能。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开展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第十章,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这里面讲了五点工作要求。

第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第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譬如,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第三,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第四,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这个在以前的文件中是没有的。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

第五,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第十一章,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主要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文件提出,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里面主要讲了三点工作要求。

第一,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第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第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加大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明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推动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保持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等等。做好金融服务的创新。

第十二章,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这里面讲了六点工作要求。

第一,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第二,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这是一个新的要求。一个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

第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第四,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很明确的要求。

第五,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第六,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振兴乡村强大合力,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一,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领性文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作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文件全文16450多字,十二章,除了重大意义与总体要求两章外,用十章四十六条的篇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的五句话20字方针展开,并以精准脱贫、体制改革、人才、资金、领导与工作机制为题,全面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鲜明的特点,正如中央农办韩俊主任归纳的:一是“管全面”。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二是“管长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

第二,充分认识完成近期目标的艰巨性。中央一号文件对三阶段战略目标要求是“近细远粗”,对于2020年的目标任务,提出十项工作任务。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2.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3.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6.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

7.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8.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9.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10.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对于2035年的目标任务,文件只讲了四句话;
对于2050年的目标任务,文件讲了一句话。

第三,从国情出发,考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

第四,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我国农业的主要问题是供给效率不高、存在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供大于求与短缺并存。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现在则是以需求为主导,追求质量与效率、产品安全,生态保护、农村建设全方位的调整。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与提高效益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靠科学技术、靠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如产业融合降低成本,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升农业的价值链。

补短板,主要是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
在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建设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加工业等。一是中央政府重点投入“两区”建设,即“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麦、稻、玉米三主粮)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大豆1亿亩、油料7000万亩、棉花3500万亩、橡胶1800万亩和糖料1500万亩这五大品种),总共规划建设11.38亿亩。二是地方政府重点投入“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规划建设10.4亿亩。三是“粮改饲”,主要是青贮玉米,2017年为1200万亩,2018年将增加一倍。四是休耕轮作1200万亩。

第五,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主要涉及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农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关于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近期要衔接落实延包30年措施,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

第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不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改变乡村面貌和推进城镇化一样,“应有历史耐心”,农业本身就是“慢变量”,我们正在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而经济、制度、文化这三者的变化速度是渐慢的。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一、常用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什么是公文?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

按使用范围划分,公文分为政务公文、专用公文、经济公文和日常事务类。

政务公文包含法定文种和非法定文种。法定文种即13类14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法定文种即9类14种,即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讲话稿、提案、建议书、合同、聘书、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电报

日常事务公文:包括规章制度、简报、计划、总结、演讲稿、述职报告、倡议书、建议书、挑战书、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聘书、请柬、证明、介绍信、启事等

经济公文:包括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产销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广告、意向书、商务说明书等

请示和报告有何区别?

一、内容不同。请示是一文一事,报告内容可广泛。

二、对象不同。请示只送一个领导机关,报告可多头主送。

三、处理方式不同。请示需要批复,报告一般不需要批复。

四、行文时间不同。请示是事先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二、公文写作常用词语

按照:依照,据此办理。或用于上行文,表明开展某一工作的依据,例如“按照省委的要求……”或用于下行文,要求下级完成某一事项,例如“望各级党委,按照下列要求……”

遵照:遵命办理。

参照:参考、依照。例如“现将《关于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

照此:按这样去办。例如“同意所拟,望照此办理。”

颁布:颁发、宣布。多用于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的正式公布。

发布:公开宣布。侧重于法规、指示、通知等的正式公布。

公布:公开发布、宣布。

此布:在这里宣布。多用于布告的结尾,按照习惯应另起一行,左空两格,使用发布机关名称字号相同的大号字,以使醒目。

布置:对工作、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颁发:发布、授予。

颁行:颁布、施行。多用于政策法规的颁发与贯彻执行。例如“居民身份证,有公安机关负责颁行和管理。”

为:表示目的、原因的介词,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放在句子前面以构成目的句。例如“为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防止劫持、破坏民航飞机和破坏民用航空设备事件的发生,特通知如下”。

为了:与“为”的使用相同。例如“为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保障党民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制定本条例”。

为此:为了这个。多用于承接上文。例如“……为此,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为要:至为重要。例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望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为要”。

为盼:十分盼望。例如“望速研究并即函复我局为盼”。

为荷:表示承情感谢的惯用语,常用于信函的文末。例如“兹介绍我局李小兵等三同志前去厂局参观学习,请予接洽为荷”。

期: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例如“全面开工已为期不远,请抓紧完成准备事宜”。

特:特地。常用于公文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例如“特通知如下”、“特决定如下”、“特作如下决议”。

特此:特地在这里。多用于公文开头到主体之间的过渡,例如“特此通知如下”;
另外也经常用于报告、决定、通知、指示等稳重的结尾,例如“特此报告。”

必须:表示在事实上、道理上必要,带有指令口气,一般用于下行文中讲主张、提要求的内容部分。

必需:一定要有、不可缺少的。例如“组织文书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文书、档案知识,是加强文书队伍建设所必需的”。

必要:不可缺少,非这样不可。例如“在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十分必要的”。

严禁:严格禁止。例如“严禁铺张浪费、请客送礼”。

严谨:严密谨慎。例如“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定要严谨慎重,不可草率行事”。

严重: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严守:严格遵守。例如“严守国家机密”。

严加:严格加以。例如“对屡教不改者要严加处理”。

按期:依照规定的日期。

按时:依照规定的时限。

届时:到时候。

此复:就以这样的内容向你作出答复。一般用于复函、批复的末尾。

此令:就以这样的内容,并于此时此地向受令对象发布命令。一般用于命令的末尾。

专此:专门在这里。

报请: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解决、答复、批准某一问题。

报经:报告并已经得到。例如“我市行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已报经省政府批准”。

报送:向上级呈报。

报批:呈报上级机关批准。

不日:不久。例如“你局所需的资料,不日即可送达”。

不宜:不适宜。

参阅:参考阅看。

参考:参照思考。例如“这个做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供各单位参考”。

部署:安排、布置。多用于对比较重要的工作及全局性工作的安排与布置。

悉:知道。多用于批复、复函的开头。

收悉:收到并已知悉。

已悉:已经知道。

阅悉:看过并已知道。

详悉:详细知道。

鉴于:考虑到。主要用于表明事情的原因。

批示:对下级报送的报告、计划等非呈请性公文所做的文字批注。例如:“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已在情况反映上作了重要批示”。

批阅:对下级报送的文件进行阅看、审批。

拟:打算。

拟于:打算在。例如:拟于六月下旬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理论研讨会。

试行:试验推行。例如“此项办法可先在小范围内试行,待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后再予以推广”


三、公文写作中常用同义词辨析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一种重要的文字工具,在制作过程中,对公文常用同义词语的选用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下面从常用同义词中选取几组进行辨析。

截止与截至

“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截至”是截止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止”。在“截至”中“截”的意思就是“截止”,而“至”则是“到”的意思,所以“截至”就是“截止到”的意思,例如“北京市申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得到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大力支持。截至今天18时,已有500多位人大代表和近300名政协委员在网上签名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人民日报》2000年2月18日),句中“截至”就不能用作“截止”。

布置与部署

“布置”是指“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东西或人以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也指“对一些活动做出安排”;
“部署”是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比较起来,“布置”适用的范围要比“部署”宽泛一些。“部署”一般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比较正式的、带有较浓厚的书面色彩的或者与军事有关的场合,只能与人力、任务、工作等少数几个词语搭配,如“军事部署、战略部署、统一部署”等,如果我们把“布置房间”说成“部署房间”那就错了,如果把“部署”写成“布署”那就是写别字了。

其他与其它

“其他”是指“别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如“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他”用在单音节词前要带“的”,用在双音节词前一般不带“的”;
“其它”是从“其他”中分化出来的,仅用于事物。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将“其他”与“其它”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是选用不当,有些则是难于取舍造成的,实际上,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已逐步淘汰了“其它”而一律用“其他”,既指人,也指事物。

中心与重心

“中心”是指“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
事物的主要部分;
在某一个方面占主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
设备、技术力量等比较完备的机构和单位(多用作单位的名称)”等。“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产生合力,这个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由此引申为事情的中心或主要部分。写作中不能把“中心工作”写成“重心工作”。

启用与起用

“启用”是指“开始使用”,“启”有“开始”的意思,如“启用单位印信”、“新机场已经落成,即将启用”等;
“起用”是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在这里,“起”有“向上”的意思。两个词语的根本区别在于“起用”指人,而“启用”一般不指人。


四、公文常用特定用语的解释

1. 兹因:开端用语,主要用于文章开头,其解释是现在因为。

2. 承蒙:谦敬用语,用于表示谦敬,具体解释为“多亏受到”。

3. 届期:就是到时候的意思。

4. 谢忱:表示“感谢的心意”。如:谨致谢忱;
聊表谢忱等。

5. 谨悉:引叙用语,多用于复文引据,表示知道的意思。

6. 以资:把...用来作为...。如:以资鼓励。

7. 鉴于:过渡用语,公文中承上启下的用语,表示因为,考虑到。

8. 顷接:也是用语复文引据,如:倾接慰问电,至感温馨;
倾接校友会通报,感非言馨。字面解释为:不久以前。

9. 业经:经办用语,表明进程,经过....(帮助)。

10.责成:拟办用语,用于审批拟办,指定某人或某机构办成某件事。

11.拟请: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拟:计划,请:请求。

12.如蒙: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意思是:如果能够得到....

13.此复:用于复文结尾,表示特此作为回复。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篇3

学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2月20日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问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对乡村振兴作出顶层设计和细化部署。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要把优先的理念树立起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最主要的原则,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明确一号文件要点意义

1、掌握文件核心内容。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2、明确文件时代意义。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来的,是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出发提出来的,是基于实践基础的战略选择,是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步伐明显跟不上,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比较突出。必须拿出超常规的办法,出台超常规的举措,把“三农”工作摆到更高的位置,推动农业农村更高质量的发展。

3、把握文件重点部分。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今明两年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4、强化文件精神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落实文件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改变“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切实把“优先”体现出来,动真格、见真章。

二、把握贯彻文件重点措施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是要真正做到“四个优先”: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
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
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
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一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衡量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要看工业,更要看农业,要看城市,更要看农村。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指标考核体系,推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把注意力和兴奋点转向农业农村,更自觉地做好“三农”工作。各级各地领导干部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坚持把“三农”工作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二是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是资源要素配置失衡。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强化制度性供给,推动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村,为乡村发展强筋健骨。要改变以往要素单向流动的情况,在“人、地、钱”上做文章,推动各类人才返乡下乡,鼓励各类资本投向农村,把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到乡村,有序有效释放土地红利,让土地资源活起来。

三是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带动乡村快速发展,但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有不足。今后既要推动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又要将财政资金用出效率,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使用方式,整合存量、优化增量。

四是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最关乎群众的获得感,也是我国城乡差距的最突出表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必须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补齐短板,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享受到国家发展红利、乡村振兴福利,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优先发展是道现实考题,要有激情,还要有长远的目光、科学的谋划。只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推动优先发展理念落地落实。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紧盯目标认真干,就一定能交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亮丽答卷,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日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振兴 乡村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与乡村振兴战略心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