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作业

时间:2022-06-11 16: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作业,供大家参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 第 2 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根底过关练 题组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诸侯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公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王位世袭难以为继 C.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D.诸侯争霸异常剧烈 2.(2021 安徽十校联盟高一检测)有学者统计先秦文化名人的“国籍〞时发现,完成统一并创造了新制度的大秦帝国在先秦时期竟然没有奉献过一个文化名人。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深厚的文化积淀无助于统一大业 B.秦国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 C.落后的文化状况有助于帝国崛起 D.秦国受历史文化传统的束缚较小 3.(2021 辽宁沈阳高一上学期期末)秦小篆十二字砖(以下图),正面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说明秦朝() A.经济繁荣 B.国家统一 C.文化统一 D.百姓安居 题组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4.公元前 221 年,嬴政统一天下,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哪一制度的特点()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度 D.统一度量衡 5.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古时本来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皇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6.(2021 江西南昌二中高一月考)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官员的监察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题组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忧而采取的举措是() A.制定各种律例 B.推行郡县制度 C.调整中央机构 D.建立分封制度 8.(2021 江苏扬州中学高一月考)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 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 B.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C.“三公〞分工明确 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 9.(2021 北京东城高一期末调研)王家范在?明清江南史丛稿?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中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清楚。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体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 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 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和任命 10.(2021 山东枣庄高一期末)郡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并因此成为社会控制体系,它是在战国时期开展起来的,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初步建立,秦统一后推广到全国。由此可知,郡县制开展的过程是()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过程 B.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 C.地方权力不断膨胀的过程 D.社会控制持续松弛的过程 11.(2021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明朝张居正评价秦朝时说:“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这里强调的是秦朝() A.延续了先秦历史传统 B.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 C.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D.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官制

 1.(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自秦代开始,“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表达了皇帝制度的什么特点() A.皇权至上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皇位世袭 2.( )秦朝三公之下有诸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皇帝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太仆,掌管皇帝车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诸卿() 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B.效劳皇室,君权至上 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 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 3.(2021 河南郑州七中高一月考, )“博士〞一词战国时就已出现。至秦朝,“博士〞指东方六国的政治代表,秦始皇吸收各国的士人参政,设置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而组建了参议辅政集团。由此可知,秦朝的博士议政制度() A.全面继承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 B.权力运行过程带有民主色彩 C.强化了对原六国地区的行政控制 D.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实际需要 题组二郡县制度

 4.(2021 北京通州高一期末调研,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由此可见,秦始皇的做法有利于() A.扩大政治统治根底 B.杜绝地方割据现象 C.防止官僚贪污腐败 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5.(2021 河北邢台二中月考, )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在郡县制根底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开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这有利于()

 A.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 B.中华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C.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长治久安 D.察举的选官制度出现和逐步推行 题组三综合题组

 6.(2021 重庆复旦中学高一月考, )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秦统一之初,朝廷关于采用何种体制统治辽阔疆域的争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那么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下面是古人关于秦朝灭亡原因和郡县制功过的不同看法。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柳宗元答复道:“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型,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县之制失也。〞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1)材料一说明秦统一之初在采用何种体制治国的问题上有哪两种意见。

 (2)材料二对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进行了归纳和评价,概括其主要观点。

 (3) 结合材料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答案全解全析 第 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根底过关练

 1.C 材料“诸侯国争夺诸侯之位现象频繁发生〞,说明春秋时期,宗法秩序受到冲击,故 C 项正确。

 2.D 据材料“完成统一并创造了新制度的大秦帝国在先秦时期竟然没有奉献过一个文化名人〞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化相对落后,受传统文化束缚较小,从而改革的阻力较小,有利于制度创新,应选 D 项;文化积淀并不一定无助于统一,排除 A项;材料未表达秦国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排除 B 项;文化落后有助于帝国崛起的说法片面,排除 C 项。

 3.B“海内皆臣〞是指秦统一六国,即国家统一,应选 B 项;经济繁荣表现在“岁登成熟〞,并非“海内皆臣〞,排除 A 项;材料中并没有表达文化统一的内容,排除 C 项;材料中“道毋饥人〞能表达百姓安居,并非“海内皆臣〞,排除 D 项。

 4.A 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表达的是皇权至上,反映出皇帝制度的特点,故A 项正确;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和统一度量衡,分别是秦朝的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和经济管理的具体做法,与材料中皇权至上的内容不符,B、C、D 三项错误。

 5.D“为了避皇帝嬴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是为了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地位,故 D 项正确。

 6.B 根据材料“有关当朝官员的监察报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 B 项正确;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故排除 A 项;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故排除 C 项;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故排除 D 项。

 7.B 秦始皇为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废除西周的分封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故 B项正确。

 8.C 秦始皇在全国三十六郡的长官设置上,仿效中央政府,设置“守〞“尉〞和“监御史〞等官职,分别掌管地方民政、兵事和监察,这反映出秦朝地方上的郡守、郡尉、监

 御史等官职,是仿照中央政府设立的,表达了“三公〞分工明确,故 C 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制度创立无关,A 项错误;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 B 项错误;秦朝时期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地方自主权力受到了限制,D项错误。

 9.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分封制,而秦代的“独制〞指的是郡县制。郡县制之下,郡守与县令不是由地方推荐任职的,也不是世代镇守地方的,故排除 A、B 两项;郡县制之下,郡守与县令都是由君主直接任命的,应选 C 项;郡县制之下,县令由君主任命,而不是由郡守任命,故排除 D 项。

 10.B 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郡县制的推广过程是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故 B 项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并没有皇帝,且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与专制皇权没有直接联系,故 A 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 C 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开展的过程实际上反映出社会控制逐渐严密的过程,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11.B 根据“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结合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根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可知,这里强调的是秦朝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应选 B 项;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官僚政治,并没有延续先秦的历史传统,排除 A 项;秦朝虽然通过焚书坑儒等措施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但这并没有被后世继承和开展,排除 C 项;秦朝虽然初步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与材料中“创制立法〞不符,排除 D 项。

 能力提升练

 1.B 皇帝制度有三个主要特点: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表达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独尊,故答案选 B 项。皇权至上主要

 强调的是皇帝的权力,题干没有表达,排除 A 项;君权神授是神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题干没有表达,排除 C 项;“皇位世袭〞在题干中没有表达,排除D 项。

 2.B 根据材料可知,诸卿的职权根本围绕皇帝或者皇室展开,故诸卿效劳皇室,表达皇权至高无上,故 B 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诸卿的职责,没有涉及职权细化,各负其责,排除 A 项;材料无法表达诸卿政务繁杂,排除 C 项;诸卿不能表达官员众多,且权力分化与史实不符,排除 D 项。

 3.D 秦朝的建立是在统一了六国的根底之上,材料中的博士议政制度,可以为秦朝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原六国地区提供对策与支持,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实际需要,应选 D项;秦朝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其建立博士议政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与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并不相同,排除 A 项;秦朝实行君主专制,权力运行过程并不带有民主色彩,排除 B 项;秦朝强化对原六国地区行政控制的措施是实行郡县制,并非博士议政制度,排除 C 项。

 4.D 依据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不再世袭,没有封地,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权力集中于中央,不是政治统治根底的扩大,故排除 A 项;B 项说法绝对,故排除;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5.B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郡县制根底上形成上下一体的网状政治结构模式,有利于国家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应选 B 项;A 项中“宗法关系意识逐渐淡出中国社会〞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地方监察,排除 C 项;西汉开始实行察举制,排除 D 项。

 6.答案(1)丞相王绾等主张实行分封制,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

 (2)有人认为秦朝灭亡与实行郡县制有关;柳宗元认为秦亡于暴政引起的人民对抗,而非郡县制的过失;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3)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王朝兴衰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的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解析(1)根据材料一“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可知,丞相王绾认为应当实行分封制。根据材料一“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可知,李斯认为应当实行郡县制。

 (2)根据材料二“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可知,有人认为秦朝的灭亡与实行郡县制有关;根据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咎在人怨,非郡县之制失也〞可知,柳宗元认为秦亡于暴政引起的人民对抗,而非郡县制的过失;根据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可知,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3)从秦朝的制度建设来看,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但是从秦朝的灭亡来看,王朝兴衰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通过秦朝的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可知,采用的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推荐访问: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作业 中央集权 秦朝 作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