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2023年)

时间:2023-01-07 09:45:16 来源:网友投稿

2023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2023年)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

  感动*,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20年,《感动*》为何依然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

  *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是*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航天人。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像《感动*》这样走过20年的节目,是不多见的。龙鳞装是一种源于唐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非常适合呈现时间轴序列,每一页翻开就是一座丰碑。”回忆起制作开篇画面的过程,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感慨道,在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悉心完成这幅长卷。

  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张晓栋告诉记者:“节目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不断启示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过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书,可能我这辈子也只能干非遗传承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与张晓栋一样,《感动*》总撰稿刘凯也陪伴节目走过多年,在专注于撰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

  20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人常用的行文习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的追求、欣赏,才有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认为,《感动*》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记录真实,在20年的岁月中传承发扬*精神力量

  “剧变中的不变,喧扰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伫立,眼花缭乱中的凝视。”《感动*》给主持人敬一丹带来了这样的感受。在缺席《感动*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归。

  “我们对每一个人物表达不过分、不滥情,没有拔高的表述,尽可能介绍一个真实的人,将真正的好人表现出来。”在敬一丹看来,接近真实就是这档节目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就聚焦于推动当代*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的脱贫之路。

  伟大时代正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省晴隆县委原*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助,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党的*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发展的伟大历史。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阅读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1)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150篇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1

  有这样一个人,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核潜艇而奉献一生,它的名字叫彭士禄。

  彭士禄的童年可谓是艰难坎坷,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因为革命而被敌人杀害,一年后自己的父亲也被杀害了。他的父亲原本是地主家庭的男孩儿,却和自己的亲人们一起革命,一起对抗那些剥削劳动人民权利,自由的人。父亲的死使彭士禄成为了孤儿,同时也成为了一位四岁的逃犯。

  父亲去世后彭士禄跟着自己的奶奶东躲*,曾被27个家庭抚养过,而这些抚养过彭士禄的妈妈们也因为他,而被敌人一个个地残忍杀害。直到15岁,彭士禄才被*找到,结束了11年躲躲藏藏的生活。

  十几年后,彭士禄去苏联留学学习机械专业,当时新*刚刚成立,许多领域的技术都非常落后,*急需要一批优秀的科技人员研制核潜艇,彭士禄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将专业改为原子能核动力,为祖国奉献力量。他回国后便消失了,因为研制核潜艇是国家最高的机密,所以研究人员在此期间不能与外界联系。彭士禄和同事们没有任何的研究基础,只有两张模糊不清的国外图纸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来的"一艘核潜艇模型。关于所有潜艇的书籍都是英文版,所有的研究人员都不懂英语,彭士禄便组织同事们学习英语,每天凌晨五点便可以看到研究人员在背英语单词。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和同事们基本了解了核电站级潜艇的原理,便开始了十三年的研究。

  彭士禄回忆说当时的条件确实很艰苦,吃的只有馒头和野菜,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虫子,如果哪天不被咬几个大包都觉得不正常了。

  经过彭士禄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参加了海上训练。

  彭士禄为了研究核潜艇隐姓埋名十三年,他为祖国做出了何等的贡献?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2

  近日,“感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凡,但在*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3

  “感动你我,感动*,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10日,央视“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悬崖边上的护梦人,*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感动*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 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2)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 (菁选3篇)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1

  有这样一个人,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核潜艇而奉献一生,它的名字叫彭士禄。

  彭士禄的童年可谓是艰难坎坷,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因为革命而被敌人杀害,一年后自己的父亲也被杀害了。他的父亲原本是地主家庭的男孩儿,却和自己的亲人们一起革命,一起对抗那些剥削劳动人民权利,自由的人。父亲的死使彭士禄成为了孤儿,同时也成为了一位四岁的逃犯。

  父亲去世后彭士禄跟着自己的奶奶东躲*,曾被27个家庭抚养过,而这些抚养过彭士禄的妈妈们也因为他,而被敌人一个个地残忍杀害。直到15岁,彭士禄才被*找到,结束了11年躲躲藏藏的生活。

  十几年后,彭士禄去苏联留学学习机械专业,当时新*刚刚成立,许多领域的技术都非常落后,*急需要一批优秀的科技人员研制核潜艇,彭士禄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将专业改为原子能核动力,为祖国奉献力量。他回国后便消失了,因为研制核潜艇是国家最高的机密,所以研究人员在此期间不能与外界联系。彭士禄和同事们没有任何的研究基础,只有两张模糊不清的国外图纸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来的"一艘核潜艇模型。关于所有潜艇的书籍都是英文版,所有的研究人员都不懂英语,彭士禄便组织同事们学习英语,每天凌晨五点便可以看到研究人员在背英语单词。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和同事们基本了解了核电站级潜艇的原理,便开始了十三年的研究。

  彭士禄回忆说当时的条件确实很艰苦,吃的只有馒头和野菜,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虫子,如果哪天不被咬几个大包都觉得不正常了。

  经过彭士禄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参加了海上训练。

  彭士禄为了研究核潜艇隐姓埋名十三年,他为祖国做出了何等的贡献?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2

  近日,“感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凡,但在*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3

  “感动你我,感动*,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10日,央视“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悬崖边上的护梦人,*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感动*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 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3)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

  感动*,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20年,《感动*》为何依然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

  *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是*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航天人。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像《感动*》这样走过20年的节目,是不多见的。龙鳞装是一种源于唐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非常适合呈现时间轴序列,每一页翻开就是一座丰碑。”回忆起制作开篇画面的过程,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感慨道,在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悉心完成这幅长卷。

  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张晓栋告诉记者:“节目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不断启示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过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书,可能我这辈子也只能干非遗传承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与张晓栋一样,《感动*》总撰稿刘凯也陪伴节目走过多年,在专注于撰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

  20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人常用的行文习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的追求、欣赏,才有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认为,《感动*》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记录真实,在20年的岁月中传承发扬*精神力量

  “剧变中的不变,喧扰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伫立,眼花缭乱中的凝视。”《感动*》给主持人敬一丹带来了这样的感受。在缺席《感动*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归。

  “我们对每一个人物表达不过分、不滥情,没有拔高的表述,尽可能介绍一个真实的人,将真正的好人表现出来。”在敬一丹看来,接近真实就是这档节目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就聚焦于推动当代*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的脱贫之路。

  伟大时代正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省晴隆县委原*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助,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党的*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发展的伟大历史。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4)

——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苏炳添心得体会5篇

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苏炳添心得体会1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但还是热不过苏炳添,亚洲飞人、*短跑男神……这些称号让苏炳添成为微博、微信上的热词,成为频频刷爆朋友圈的当下红人。这位仅仅有着1米72身高的大男孩,让国人刮目相看的同时,更让世界侧目———黄种人的“极限速度”是怎么突破的?全球短跑专家纷纷惊叹小个子跑出的“*速度”。

  当苏炳添正被世界瞩目时,他回到了家乡——中山,见到久别的父母,他说,很想念家里人,想好好陪一下父母,安安静静休息一下。没有荣归故里的张扬,没有载誉归来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家人的牵挂,对未来体育事业的思索。这就是中山人,敢想敢思敢为天下先,这是中山先贤留下来的精神特质,它被中山人很好地继承,而苏炳添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百米赛场上将这一精神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苏炳添一次次创造奇迹。

  苏炳添说,一开始,他的短跑事业并不顺利,而自己的进步源于起跑技术和前半程跑法的改变,即从以前先出右脚改为先出左脚,并且重点训练了30米至50米,以及50米至70米两段途中跑技术,两项技术的改变让他进步飞速……看起来,这里面似乎没有太多秘密,更多的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尝试改变,甚至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看到的是9秒99,而我们看不到的是9秒99背后的汗水与泪水、煎熬与奋斗,苏炳添用成绩证明亚洲人同样能站在百米决赛的跑道上,用成绩展示出“敢为人先、不断超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苏炳添精神”。

  “添仔回来了!”家乡人在朋友圈里欢呼、祝福,*静下来,作为苏炳添的家乡——中山需要这种“苏炳添精神”,它带给家乡人骄傲的同时,带来希望,激励着中山各行各业砥砺前行。

  中山,曾创造出可喜的成绩,但成绩代表着过去,如今的中山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有机遇同时面临挑战和压力。如何破局,是否能从苏炳添的身上看到些什么,是否能像全球短跑专家研究苏炳添一样来研究学习些什么,“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像苏炳添那样发现问题的同时敢于改变,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从而推动中山新一轮大发展。

  我们相信,香山先贤们留下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不仅仅在苏炳添身上传承,同时会在每一个中山人的身上传承,成功没有秘密,成功靠的就是这种在苏炳添身上完美呈现的“敢为人先、不断超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精神。

  我们希望这种精神不仅是带来9秒99的快感,朋友圈里的雀跃,而是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凝心聚智,将中山推向最美的巅峰,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一天都感受到9秒99被不断刷新的愉悦!

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苏炳添心得体会2

  红色闪电——记东京奥运会“百米飞人”决赛。

  灯光尽数熄灭。短暂的黑暗中,赛场里充斥着紧张与汗水。骤然间绚丽的灯光洒满在赛道上——这是东京奥运会“百米飞人”男子一百米决赛现场。前方是一百米的赛道。一百米,只有一百米,区区一百米,我们却渴望着在这条道路上看到奇迹。

  灯光秀结束,白色追光重新打在选手身上——毫无疑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身穿红衣的苏炳添:他漆黑而竖立着的头发,汗水流淌在朴素的黄皮肤上,闪耀着自信光芒的黑眼睛和胸前闪闪发光的“China”都在呐喊着他是一名*人。场上八位选手,他是唯一的黄种人;实际上,苏炳添是亚洲第一个步入百米飞人决赛的选手——并且是以9’83”(个人最佳成绩)以小组赛第一名的成绩突围决赛。

  众选手纷纷进入状态并做好起跑姿势。苏炳添低下头,眼睛紧锁着红色的赛道,肌肉绷紧,宛如一只做好捕猎准备、蓄势待发的猎豹。他复又抬起头,眼睛闪烁着凌厉的光,与之前的温和自信截然不同。喉结滚动,汗水滑落,他一遍遍地目测着赛道,而数以亿计的观众也同时紧盯着他——这名已三十一岁的老将,是否能再次创造奇迹,战胜黄种人天生“短小”的四肢、矮小的体型,证明先天劣势是可以被战胜的呢?

  枪声伴随着厚重的心跳声打响。苏炳添手指猛然立起,青筋凸起;身后大腿肌肉绷紧,露出健硕的肌肉,脚尖发力,完美的姿势似乎一下要冲到最前方,像要捕捉什么猎物似的——但最好的时机却被一名抢跑选手所破坏。随着选手被取消比赛资格,场上的人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剩下的选手重又回归赛道。苏炳添的汗水使他的额头反光,他似乎在忌惮着同样的命运。他抿抿唇,原本热血沸腾的心脏被无形束缚。但奥运会赛场不容许选手多加思考,枪声再次响起——苏炳添同之前一样使力暴起,双臂高高挥舞至胸前向上,后腿猛然向后蹬,可惜有着细微的落后。他几乎是全身都在发力,因用力过猛而咧开的嘴和拧在一起的眉毛,黑色的眼睛里拼了命的坚决似乎要喷涌而出。他的动作快得几乎有了残影,让人捕捉不清。他的胸膛挺起,红衣带给他力量。其他选手却也似饿狼扑食,手长腿长的差距渐渐拉开,苏炳添拼尽全力,迈动着频率极快的步伐。导播呐喊着,声嘶力竭地呐喊着:“苏炳添!加速!加速!”尽管如此,一百米的赛道还是稍纵即逝。他在终点前用力甩动双臂,似乎要将自己甩出去。毫厘之差。最终,苏炳添以决赛第六的成绩完成比赛。

  比赛结束,苏炳添内疚地用白毛巾擦着汗,一个人落寞地走着。汗水浸透衣背。

  但在我看来,也许会有遗憾,但绝不应该沮丧。苏炳添是赛场上最为特殊的红色闪电。他跑出了*速度与*精神。他是意义重大的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是亚洲短跑当之无愧的第一!他能站在百米飞人的赛道上,这本身就是奇迹!苏炳添是*的代表,他向全世界展示着奋斗和努力、不懈与坚持。创新及开拓。他是我们*的骄傲,乃至亚洲、全世界的骄傲!

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苏炳添心得体会3

  相同的笔,相同的画,相同教室,相同的人,不同的心态。这就是奥运精神带给我的启示与改变。

  八月,暑气蒸腾,蝉声烦躁。画室内,画板上,稿纸已被橡皮擦得几乎破掉,我瘫坐画前,热情殆尽,心下黯然,“为什么?为什么总画不好?”无心再试,屡试屡败,试了何益?倒不如,收笔,回家。尚在门口,解说人激情讲解的声音早已破门而出,是爸妈在回看男子100米半决赛!我忙不迭脱了鞋,扔了画板,抢到爸妈跟前,占据沙发最好的位置。前两组很快比完了,来到第三组。我惊喜地看到苏炳添站到了四号跑道上。他目光中透露的自信,让我不禁感到:这或许就是一个*人进决赛的希望!我不由得开始期待这场比赛。“砰”,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如箭一般射了出去,我惊喜地看见四号跑道上的苏炳添,竟冲在最前方!“加油!你一定要赢!”他自是听不见。此刻,苏炳添正拼尽全力地加速,因为旁边几位运动员已经追上来了,苏炳添不敢有丝毫地松懈。终点离他们越来越近,最后还是苏炳添最先跨过终点,9秒83!进入了决赛,创造了亚洲的纪录!

  看完比赛,我既欣喜,又好奇:苏炳添,到底是谁?我马不停蹄跑回房间,上网一搜,铺天盖地而来的是“苏炳添:亚洲飞人”“苏炳添,没有亚洲人的极限之说”,一篇又一篇,一一点进去,苏炳添的田径道路上,坎坷曲折,令人心酸。最初,身材不够高大,不被理解,甚或遭遇嘲讽与挑衅,然而他坚定选择,百折不挠,终于成就了今日*田径的奇迹——他实现了*奥运男子百米决赛零的突破。纵然他不在短跑运动员的黄金年龄,纵然他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他依然在努力超越自我,超越极限!原来,所谓的厉害,只不过是“从一而终”。所谓的无极限,只不过是“坚持不懈”。想到这儿,我似心有所悟。

  突然,妈妈冷不丁敲门进来,揶揄道:“看个奥运,连这都不要啦?”她手上拎着的,正是被我弃在家门口的画板。心头悸动,“怎么会呢,妈妈!”我笑道。接过画板,放下,沉思。对啊,跑步如此,绘画不亦如此吗?

  八月,太阳火红奔放。背画板,携热情,我重新走进了画室。摆上画板,拿起炭笔,笔尖轻划,棱角分明、方脸阔口的苏炳添跃然纸上。这一次,我重拾绘画初心,心中一片光明。画中的苏炳添,阳刚帅气;画外的我,坚定不移。谢谢你,苏炳添,是你让我明白,虽然可能屡试屡败,但我们也要屡败屡试,试到成功,试到突破!而这,也正是奥运精神!

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苏炳添心得体会4

  2017年5月1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昨天结束了男子100米的争夺,*选手苏炳添战胜诸多欧美及日本选手,以10秒09的成绩获得冠军,创造了今年*男子100米的最好成绩。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苏炳添的作文素材。

  关键词1:另起一行,走出别样风景

  周围的人都说是正确的路,就一定正确吗?未必!当年的苏炳添很反感学校的放学后“兴趣小组”补课行为,这种“自愿”参加的“兴趣小组”实在引不起他的兴趣。于是,为了逃避补课,他选择了短跑队。然而,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一选择,竟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苏炳添是一个知奇才。在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中,他以11秒72的成绩引起市体校的注意,随即进行专业训练。

  关键词2:感恩对手,在竞争中成长

  本次上海站比赛,与苏炳添一同站上跑道的还有19岁的小将桐生祥秀等三名日本选手,苏炳添最好成绩是9秒99,而桐生祥秀在超风速情况下曾跑出过9秒87。拿桐生祥秀的话说,本次上海站比赛中,日本选手要围剿苏炳添。然而,疾风知劲草,烈火现真金。在两次有选手抢跑等种种扰乱比赛节奏的情况下,苏炳添成功突围,以10秒09强势夺冠。这才是对日本选手们最好的回应。

  关键词3:临渊羡鱼,不若退而结网

  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成长,这是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之一,苏炳添也是如此。同是*短跑队的队友张培萌曾多次击败过苏炳添,比如2013年4月的全国田径大赛上,张培萌打破了苏炳添保持的纪录;同年8月,又在莫斯科田径大奖赛中跑出10秒整的成绩,这一度让苏炳添感到“压力山大”。

  但是,苏炳添并没有放弃,而是一如继往的训练,分析技术动作的每个细节,从0.01秒中争取进步。最终在2015年5月31日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跑出9秒99的成绩,成为亚洲短跑第一人,为黄种人争得了荣誉。

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苏炳添心得体会5

  坚持才是王道飞人也差点中途放弃。

  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展现出来。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可以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可以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体育老师都震住了。

  不过,真正的体育训练并非那么轻松。苏炳添在2004年代表古镇参加了中山市运动会,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应。而且,由于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2006年,苏炳添代表中山市参加了广东省中学生比赛,暂露头角。于是,苏炳添成为了广东省田径队的一员,真正进入了专业运动员的行列。

  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成绩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帮助他坚持渡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速度的故事。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5)

——观看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3篇

观看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1

  感动*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

  看完感动*,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感动*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观看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2

  看了《感动*》这本书,我认识了100位新*成立以来感动*人物。他们这些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榜样。

  张海迪吗,她虽然瘫痪,可她并没有埋怨老天爷对她的不公*,而是选择了坚强,选择了与命运抗争。她让我明白:*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王顺友,一位普普通通的马班邮递员,可他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却不普通。王顺友在高山峡谷间送邮行程达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二十四年来,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百分之百。为了保护邮包,他曾纵身跳入齐腰深的江水,也曾与歹徒搏斗。为了这个简单又崇高的使命,王顺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王顺友用他的马背上的邮局传递着万金家书,他的执着让我感受到了这位绿衣天使的忠诚。*凡不等于*庸,把*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我想:这句话应该是为王顺友写的吧!

  虽然书中人物都是*凡的人,但他们有不*凡的人生。他们是当代儿童和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榜样。指引学生自我规划,让我们健康成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教育着我们。

  "双百"人物的人生轨迹和高尚行为,启发、引领、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我们要以"双百"人物的典型来点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们的终身发展之路。

观看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3

  一年一度的“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凡之人的不*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在追逐个人名利与权势时,他们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6)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150篇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1

  看完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后,我受益匪浅, 杨振宁他被公认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领域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他资助数百名*学者深造,协助清华建高等研究中心,为*重大科学工程赤诚谏言。百岁寿辰上,杨振宁深情提到已故同窗好友邓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的嘱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 实至名归,迟到的尊重和名誉最适合不过。

  没有双脚,却走出了致富路,没有双手却绣出了幸福花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可谓是坚强的代表,而作为新时代大多数*青年都缺乏这种吃苦精神,学习这种精神是应该我们青年学生的主要任务!亚洲飞人苏炳添,打破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亚洲人突破9秒以内的成绩,是我国的骄傲,更为我国奥运精神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时代楷模彭士禄,尽管拥有“革命先烈彭湃之子、著名核动力专家、*工程院首批院士,*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等诸多响当当的头衔,彭士禄却说自己从事的工作都是垦荒,且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一头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 吾辈感动不已!等等,感动人物。时代造就英雄,我相信在未来的*会有更多人感动*,为了祖国的强盛,吾辈应该依次为榜样!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7)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范文3篇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范文1

  杨振宁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在34岁就获得诺贝尔,他一路经过风风雨雨走来的。先是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愿望,然后就是当上科学家,最后就 真的 获得诺贝尔奖了!原因是 一九五七年,他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所以才 获得诺贝尔奖的!我从中学到的道理是要勇于尝试,才能有新发现 。杨振宁竟就因报纸上只写了李政道 的手搞,就终身心病!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样样都有。

  杨振宁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三个优点:

  1、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在他的人品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我们尊重他的科学成就,但是,更鄙视他的人品!

  2、知道强调杨振宁的科学成就,殊不知杨的负面影响早就把他的科学成就抵消的一干二净。

  3、在国内的教授,无心学术,就知道泡女学生,甚至拿成绩相威胁,难道跟杨振宁不无关系吗?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早已不言而喻。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范文2

  8月8日,备受关注的奥运会圆满落幕,正当大家为*取得的成绩纷纷喝彩时,我想起了鲁迅曾经写下的令人深省的"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争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将来的脊梁。”

  这一次东京奥运会,有两个*代表团的运动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00后射手杨倩,沉着冷静射下东京奥运第一块金牌,第二个就是32岁飞人苏炳添,虽然没有站上领奖台,但他却凭借9.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100米纪录,在一众二十几岁的对手中再次起飞。苏炳添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令人起敬,他成为我国代表团闭幕式的旗手也实至名归。

  竞技体育成绩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奥运精神是突破、超越自我。苏炳添的奥运精神是纯粹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同时,中华人民的奥运精神也是纯粹的,即使痛失金牌,我们亦能“输得起”、“放的下”,真诚的为其他国家优秀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喝彩。超越自我、突破极限,这是我们参加奥运比赛的初衷。

  生活学习,亦是如此。当我们面临失败时,要抱着坚强的斗志和毅力,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正如巩立姣那样,尽管连续四届奥运会失利,但最终还是拿到我国田赛的第一枚金牌,最终成功“上岸”,实现自我突破。

  很多时候,我们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是属于我们的奥运精神。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心得范文3

  有这样一个人,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核潜艇而奉献一生,它的名字叫彭士禄。

  彭士禄的童年可谓是艰难坎坷,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因为革命而被敌人杀害,一年后自己的父亲也被杀害了。他的父亲原本是地主家庭的男孩儿,却和自己的亲人们一起革命,一起对抗那些剥削劳动人民权利,自由的人。父亲的死使彭士禄成为了孤儿,同时也成为了一位四岁的逃犯。

  父亲去世后彭士禄跟着自己的奶奶东躲*,曾被27个家庭抚养过,而这些抚养过彭士禄的妈妈们也因为他,而被敌人一个个地残忍杀害。直到15岁,彭士禄才被*找到,结束了11年躲躲藏藏的生活。

  十几年后,彭士禄去苏联留学学习机械专业,当时新*刚刚成立,许多领域的技术都非常落后,*急需要一批优秀的科技人员研制核潜艇,彭士禄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将专业改为原子能核动力,为祖国奉献力量。他回国后便消失了,因为研制核潜艇是国家最高的机密,所以研究人员在此期间不能与外界联系。彭士禄和同事们没有任何的研究基础,只有两张模糊不清的国外图纸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来的一艘核潜艇模型。关于所有潜艇的.书籍都是英文版,所有的研究人员都不懂英语,彭士禄便组织同事们学习英语,每天凌晨五点便可以看到研究人员在背英语单词。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和同事们基本了解了核电站级潜艇的原理,便开始了十三年的研究。

  彭士禄回忆说当时的条件确实很艰苦,吃的只有馒头和野菜,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虫子,如果哪天不被咬几个大包都觉得不正常了。

  经过彭士禄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参加了海上训练。

  彭士禄为了研究核潜艇隐姓埋名十三年,他为祖国做出了何等的贡献?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8)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动*2021》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9)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1

  潜龙育身躯:*核动力事业奠基人彭士禄

  彭士禄4岁成为孤儿,8岁被*当局抓进监狱,受尽拷打。从苏联留学归来,他决心投身祖国核动力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为祖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生前他常说:“是人民将我养大,我几辈子都还不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贡献一切!

  彭士禄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无声玉满堂:双耳失聪自强不息的青年学生江梦南

  今年30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她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航天追梦人:取得辉煌成就的*航天人(特别致敬环节)

  颁奖词: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一次次闪耀太空。*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明月共同途: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颁奖词: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冲天鹏翅阔: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顾诵芬

  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的蓝天”的志愿。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长松荫高原: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吴天一

  1958年,吴天一跟随部队来到了青海。那时,大量来支援高原建设的人都患上了怪病,一位患者饱受折磨痛苦离世的模样,让他深受触动……于是,他开始了长达60年的高原病学研究,当时*的这项研究,还是一片空白。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5年里,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是吴天一用毕生的心血,创造出的医学奇迹。

  吴天一颁奖词: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慷慨是英雄: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保尔”朱彦夫

  朱彦夫——当代*的“保尔·柯察金”。他参加了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是他们连的唯一幸存者。经过47次手术、93天的昏迷,朱彦夫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一只0.3视力的右眼。但他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他回到家乡,用残肢夹着粉笔,教乡亲们认字;他拄着拐、拖着假肢,一步一步带村民们走向致富之路。60岁时,他执笔写下《极限人生》,将他和曾经战友的故事捧给了世人……

  朱彦夫颁奖词: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秉心自超越: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苏炳添

  作为第一个跨入男子田径100米9秒区的亚洲人,苏炳添的历史性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2012年,当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遇上了“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这次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巨大的差距,他下定了决心:过10秒进9秒区。2015年世锦赛,他又一次和博尔特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而这一次,他与博尔特仅差0.03秒。但这一年,苏炳添已到了退役的年龄……

  苏炳添颁奖辞: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江海意无穷:见证国家脱贫奇迹的陈贝儿

  2021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自强敏天行:身残志坚的脱贫攻坚奋斗者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张顺东6岁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右手,双脚严重受伤;李国秀生来就没有双手。这样一对身体残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张顺东说:“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为了美好生活,他们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张顺东的双脚也因过度劳累溃烂,不得不接受截肢。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这对夫妇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张顺东、李国秀颁奖词: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2021感动*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150篇(扩展10)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700字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700字1

  前些日子,我读了一本好书《感动*——学习双百人物,规划精彩人生》。读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静。

  这本书让我的灵魂接受了一次洗礼,这些人物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使我永远不能忘记。书中节选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发出一股巨大的力量,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无数次让我潸然泪下。烈火的壮士——邱少云;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身残志坚的楷模——张海迪……一个壮士留下了一首生命的赞歌,十个英雄写下了十个传奇故事……“双百人物”留给我们的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坚持不懈、舍死忘生……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那是因为感动!”张海迪,她堪称*的保尔,用自己的坚强意志书写了日后的辉煌,用罕见的魄力唤起站立的希望,她个子矮小,却是人们心中的巨人。她没有上过学却写出了拥有无数读者的作品。她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成就文学史上的传奇。

  她的精神无人能比,她的毅力值得所有人学习,她是*的骄傲,是13亿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所有小学生学习的榜样。正式凭着这一切又一切的感人事迹,她当之无愧的被评选为了1位新*成立以来感动*人物之一。张海迪姐姐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百折不挠的真正含义,她用自己过人的毅力使我明白了:无论命运有多坏,老天爷对自己的打击有多大,都要勇敢地站起来,昂起头来向前冲,不管旅途上充满荆棘或坎坷,都不要怕,因为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感动人民,感动大家,感动*,感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双百人物”是时代的坐标。他们的事迹历史不容我们忘却,我们也不容自己忘记。我们应经在心里刻下了他们的名字,感谢他们付出,学习他们!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学习“双百英雄”的精神,用毅力组成翅膀,用勇气编织尾翼,自信地飞向蔚蓝的`天空,去寻找心中的那个理想。

推荐访问:颁奖礼 年度人物 启示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23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