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时间:2022-06-16 20:1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5篇

第1篇: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政府工作报告

;

【期刊名称】《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9(000)003

【摘要】2019年2月13日在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裘东耀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宁波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8年工作回顾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和宁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总页数】11页(P.3-13)

【关键词】一带一路;示范区建设;宁波帮;攻坚战;杭州湾新区

【作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月27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J], 刘国中[1]

2.图说2019“政府工作报告” [J], 陈冰[1]; 刘绮黎(制图)[1]

3.中央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差异性——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J], 王楠

4.看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树皮革业发展信心--解读总理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经济领域部分重点工作内容 [J], 本刊编辑部

5.系统功能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语篇之及物性分析——以2012年“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J], 毛现桩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2篇: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镇二届人大五次会议

会议文件(六)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3月18日在采桑湖镇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镇人民政府镇长 朱运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君山区采桑湖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过去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推进跨湖发展、加快四区建设”发展战略,以建设秀美和谐君山西大门为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开拓创新,超额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成倍增长,赶超了全区平均增幅。“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由原来的1.2亿元增加到2.32亿元,年均增长14.3%,是2005年末的1.9倍;
财政总收入由原来的246万元增加到666万元,是2005年末的2.7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原来的1900万元增长到85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82元,较2005年增长了51%。镇域经济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景达生物、君山玉米业等企业产能快速扩张;
采桑湖环保砖瓦厂、肖氏环保建材厂、时尚石艺等一批本土民营企业纷纷涌现并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户。旅游业快速发展,两届“国际观鸟节”的举办,采桑湖观鸟这一旅游品牌知名度得到提升。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五年财政投入涉农资金3000多万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公共财政保障增强

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公共投入大幅增加。五年来,全镇共争取各类专项资金近1700万元,镇财政累计投入城镇、水利、交通等基础建设资金2200万元,化解原农场债务370万元,“三农”支出2900万元,教育支出450万元,卫生支出230万元,社保支出1450万元,全镇人民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带来的好处。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围绕建设具有鲜明湖乡特色新镇为目标,坚持以规划先导,聘请了湖南城市学院规划设计院对分路口集镇1.5平方公里面积进行了编制规划,划分了工业、商贸、居住、行政四大功能板块;
五年来,硬化了分路口集镇主要干道金牛路、移民路。建设了镇政府办公大楼及其附属设施、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烟墩村村级活动场所、分路口敬老院等一批集镇亮点工程;
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铺设供水管网70公里,解决烟墩、肖台、大桥、幸福、黄泥湖、方台等周边六个村的居民饮水困难。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完成了13.3公里自毛公路和17.5公里通村公路的建设,镇域内“半小时”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镇百姓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82元,年均增长10%,五年净增4000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五年间全镇社会保险扩面6000人,对全镇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累计举办就业培训班60期,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0人,“零就业”家庭援助率达100%。城乡低保惠及546户191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近600万元,实施医疗救助45人次,发放救助金6万元,救灾资金投入19万元,发放优抚金3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了采桑湖敬老院和幸福校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5%,我镇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被评为全区先进单位,镇敬老院被评为岳阳市文明单位。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各项补贴430多万元。

(五)社会事业显著进步

我们坚持经济社会同步推进,社会事业呈现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喜人景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和课本费,减轻了千家万户孩子上学负担;
实施校园危房改造工程近2000平方米,社会关注的校舍安全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肖台小学移址分路口工作全面启动,教育资源得到不断优化;
党委、政府制定了采桑湖镇子女成才奖励办法,鼓励他们笃志成才、报效祖国、不忘乡梓。疾病预防、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和村级卫生室基本建成,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健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位居全区第二,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群众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1所、农家书屋4家,创建了敬老院、银杯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3家市区级文明单位;
鼓励支持了银杯社区、黄泥湖村组建秧歌队、腰鼓队、广场舞队,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

(六)依法行政得到加强

镇人民政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办理各项群众建议、议案。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提案32件,满意率达92%以上。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便民服务,2010年,完成了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为全镇人民提供民政、社保、计生服务、财政补贴、合作医疗、城建国土和政策咨询等便民服务,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办结的服务,极大的便利百姓群众;
强化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注重建设工程结算审计,突出财政财务审计,重点规范工程建设、单位采购等重点环节。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年间共办理省市区镇四级实事42件,解决了一批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我镇连续两年被被为全区实事办理先进单位。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整治各类安全隐患35处,整治安全生产违法事件3起。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积极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两个维护”活动,坚持推行首问负责制,党政领导每日接访制,领导包案制,党政主要领导坚持带案下访,深入信访户中详细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主动将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第一线。2009年、2010年我镇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这样大好局势、喜人成就,是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直部门、联点单位的倾力帮扶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团结奋斗、克难攻坚的结果,是寓外乡友、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采桑湖镇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辩证地审视我们采桑湖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赶超发展压力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偏小,财政底子薄弱;
经济结构不优,工业经济几乎为零;
城镇建设刚刚起步,城镇化水平不高,集镇经营仍需深化拓展;
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群众生活尚需进一步改善;
政府职能优化不够,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力度还需加大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蓝图展望

“十二五”是新一轮大调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我镇加快赶超步伐、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采桑湖能否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凝聚力量、跻身全区乡镇中等偏上行列的攻坚时期。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我们将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势分析。未来五年,我们既面临各乡镇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要面对历史包袱重、底子薄等诸多制约因素,但更有着众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未来五年,尤其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仍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将重点面向基层、基础,重点面向“三农”、百姓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等等,将有利于我镇进一步争取上级政策项目支持。二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国家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湖南省实施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有利于我们向上级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改善我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通过我们的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逐渐把我镇的西大门建设,提升到全区发展层面上来,这将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将逐步得到改变;
四是我们本身具体的资源、区位优势。分路口集镇位于306省道、202省道、岳常高速、荆岳铁路的交汇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我镇依山傍湖,各种农产品、水产品、麻石资源等十分丰富,这些都奠定了我镇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五是全镇上下加快发展、思富求变的愿望十分迫切,建好君山区西大门的信心更加坚定。

实践证明,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能不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我们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有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动摇、不折腾。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发挥一切积极因素,抓住一切发展机遇,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就能够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为全面建设小康采桑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让全镇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二)思路构想。“十二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市委“五市一极”和区委“推进跨湖发展、加快四区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这一主题,在建设和谐秀美君山区西大门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突出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主题,把握财源建设主线,调优产业结构,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工业小区建设,实现镇域经济提速增效,城镇建设提质扩容,发展成果普惠民生,努力创造采桑湖镇人民美好新生活。

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6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1519万元,年均增长18%;
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年均增长20%。

——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到2015年,分路口工业小区基本形成雏形,工业经济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4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5:40:25,三产业结构比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年均纯收入、农民年均纯收入达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中等收入者增多,人民群众过上更为富足的生活。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就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开发建设分路口集镇,到2015年,分路口集镇常住人口达8500人,全镇城镇化率达52%以上。

——开创社会事业新局面。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覆盖城乡、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明显进步,群众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社会风气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夯实基础、积蓄后劲、加速腾飞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我们将准确把握形势任务,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激情创业精彩开局,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我镇总体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推进跨湖发展、加快四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以建设好秀美君山区西大门为中心,争创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乡镇、全市计划生育模范乡镇、全区“四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全区最佳状态领导班子实现三连冠(概括为“114”工作目标)。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2.73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总收入达799.2万元,同比增长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速11%和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突出工业经济,加快分路口工业小区建设

工业经济一直以来就是我镇经济发展的短板,可以说是白纸一张,我们的差距在工业,但潜力也在工业。所以全镇上下要树立无工不富的观点,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破解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推进新兴产业聚集发展,使工业经济成为我镇的支柱产业和主体财源。

发展资源经济。工业经济发展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基。要充分发挥我镇农产品、水产品和麻石等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自主引进或借助区工业园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要利用好采桑湖、方台湖等大湖大泊,重点发展名贵养殖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水产品。

发展交通服务产业。我镇位于306省道、202省道、岳常高速、荆岳铁路的交汇处,这在君山区是独一无二的,是君山区黄金十字架,我们要依托这种交通区位优势,来发展交通服务产业,要力争岳常高速服务区、公路枢纽管理所、交警中队指挥所等项目落户分路口集镇;
积极发展沿306、202线汽车维修,车辆应急救援等交通服务业,争取202省道采桑湖段规划建设1-2个加油站,使交通运输服务业成为我镇财源基础。

发展园区经济。分路口工业小区的启动不仅仅是对应我区“新兴产业聚集区”建设的要求,是我镇工业经济发展希望之所在,更是未来5到10年我镇经济发展引擎。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好我镇的资源、交通优势,利用现在沿海产业转移的契机,引进若干家符合我镇实际情况的骨干企业;
要培育几家支柱型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环保建材等能引领群众增收致富、财税贡献大的企业;
要以优质服务为保障,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到我镇布局设点,深化银企合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突出固本强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按照区委提出的“54321”新农村建设方针,着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把采桑湖镇建设成优质粮棉生产基地、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争创市级农业示范区。

着力提升现代农业。一是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优质水稻、高支纱棉生产基地;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礼品西瓜、大棚蔬菜等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农作物,今年要将大桥村的先进典型做法在全镇范围内推广。三是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依靠龙头企业,推行“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四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主动依靠农业科技含量,着眼绿色,突出特色,鼓励君山玉米业、观音肉牛养殖合作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申报农业地理产品认证,鼓励支持君山玉申报省级著名商标和有机食品认证。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国有农用地管理,完善土地租赁经营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各村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民主议事制度,规范农村民主管理。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引导群众抵制陈规陋习。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鼓励农村种养大户、农业能手带领广大农民防范市场风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扶持农业附属产业和非农产业,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发展劳务经济,有序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引导农民向市民转变。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三)突出后发赶超,加快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区

我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区委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充分释放我区生态旅游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观赏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经济,提出了打造“春季踏青、夏季赏荷、秋季看苇、冬季观鸟”四大旅游品牌。要按照区委“生态休闲旅游区”的部署安排,一是依托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这一国际名片,积极做好洞庭湖湿地保护工作,积极争取洞庭湖湿地公园的早日开工建设,积极搞好六门闸顺堤台美食街的建设,做活“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旅游业。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客商来我镇投资建设休闲度假农庄。加快建立以宾馆、农家饭庄为主休的旅游饭店体系,引导实施管理标准化、经营特色化、服务精细化建设,健全娱乐服务体系,鼓励发展歌厅、酒吧、茶艺等休闲娱乐业,拉长消费链条。二是依托东洞庭湖湿地重要平台,协办好国际观鸟节这一重要节会。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来我镇观鸟赏湖,扩大采桑湖观鸟休闲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突出湖乡特色,加快建设秀美和谐新城区

立足于建设和谐秀美君山区西大门这一点,加强集镇规划编制工作。聘请专家学者,科学编制分路口中心集镇及幸福校、七分场居民点的详细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居民、商贸、行政区域功能划分,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湖乡集镇。

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布局合理、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十二五”期间力争村村、村组通水泥公路,形成“半小时”经济圈;
优质服务岳常高速、荆岳铁路、完成202省采桑湖段拓改工程。完成分路口小学、敬老院扩建、镇计生服务所等民生设施的建设;
要利用202省道拓改的有利时机,加大分路口集镇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不断完善下水道、人行道、自来水管网延伸以及路灯等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电网改造、通信网络、互联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等“四网”建设;
继续抓好层山安全区分路口移民安置点的建设,在完成现在安置点建设的前提下,适时启动二期安置点的建设。

要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强化集镇居民的城镇意识、居民意识,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提升居民素质,坚决制度乱丢乱扔、乱搭乱建、乱挂乱涂、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等破坏镇容镇貌的行为,加大控违拆违力度,着力解决集镇、农村垃圾清运问题。

要着力完善集镇功能。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指导方针。着力扩大劳动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发展技术、劳动、资本密集型企业,实现本地居民就地就业,有序引导外出务工,完善支持返乡创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政策措施,引导扶持群众创业致富。切实加强社会保障,扩大保险覆盖面,加大救助力度。加快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启动镇卫生院移址分路口集镇的立项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推进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坚持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争创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模范乡镇。

要加快构建和谐采桑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做到公正廉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坚持党政领导班子每日接访、实名接访等制度,深入开展“两个维护”大讨论活动,加大法制宣传教育、信访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强治安巡逻、群防群治;
要加大打黑除恶力度,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推进“平安采桑湖、和谐采桑湖”创建,争创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乡镇称号,保持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突出民生改善,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百姓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着力解决好被征地农民、“零就业”家庭、无劳动力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努力增强就业岗位。增大自主创业,全面落实扶持就业和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协调发展好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调优调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继续完善村级卫生室的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积极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大服务设施投入,提升服务质量,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模范乡镇创建成功。

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做好民政优抚工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低收入人群专项救助水平。加强困难群体大病医疗救助,缓解“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
加快分路口敬老院、残疾人活动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为五保老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六)突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面对新的机遇、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创造力,提高为百姓群众服务的本领和能力。

要提高服务效率。从观念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敢想敢试,敢闯敢拼,敢于破解发展难题,敢想敢办别人不敢想、不敢办的事,打破常规,创造条件,有效运作,务求突破,形成与“高铁经济”时代相适应的观念理念和体制机制。从行动上,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执行不力、效率低下等问题。进一步增强执行意识和效能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从落实上,对确定的工作和项目,进行任务分解、责任挂钩,完善交办、催办、督办、查办工作落实机制,严格落实时限,考评落实成效。

要树立服务形象。一要倡务实之风。倡导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二要行为民之举。以解决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继续深入开展“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活动,试行村民事务代理制,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三要严廉政之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推进政务公开,对征地拆迁、重点工程、政府采购惠农资金等各项政策要不折不扣予以落实,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权力制约、资金监控,有效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真正建设一支群众满意的干部队伍。

2011年,在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上,重点办好九项惠民工程:

1、启动分路口工业小区建设;
2、完成肖台小学移址分路口建设工程;
3、完成层山安全区分路口安置点安置房400套建设;
完成移民路硬化、亮化工程;
4、完成采桑湖敬老院扩建工程;
5、完成红旗水库整险工程;
6、完成农村卫生改厕300座,农村沼气池建设300口;
7、完成分路口集镇清洁家园和集镇垃圾处理场建设;
8、做好集镇规划区内控建拆违工作;
9、完成分路口集镇自来水24小时供水和管网延伸工程,新增自来水用户300户。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艰辛铸就伟业。回首“十一五”,全镇上下奋力拼搏、激情创业,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展望“十二五”,我们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肩负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直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的关心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尚德务实、开拓创新,把采桑湖镇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秀美君山西大门,奋力开创采桑湖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镇人大二届五次会议会务组 2011年3月18日

第3篇: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政府工作报告】 2018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摘要:五年共累计引进外项目8总投667亿元其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三沿五区”坟墓治理和生态墓规化建设和管理共创建示生态墓地 5,以“、三路、三集镇”重切实打“两路两侧”、“三改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攻坚战
政府工作报告
、以型升级突破口“赶超”动力不断增强
06年永和镇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3亿元是0年6倍年增长95%;
财政总收入8亿元是0年5倍年增长3%;
农民人收入7398元是0年7倍年增长05% 全镇济总体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始终抓住工业济这核心主动应对复杂形势精准发力积极作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06年预计全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08亿元是0年5倍;
实现工业性投入05亿元是0年5倍
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入58亿元完成工业技改项目5;
新增规上企业5淘汰低散企业6;
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高新技术产值达386亿元累计引进高素质人才8名申报各类科研项目6项、专利75项;
吉昌化学兼并重组星光农机成功上市永和镇成全区唯拥有上市企业乡镇

项目攻坚行动扎实推进
牢牢抓住项目牛鼻子全力以赴抓推进不断提升发展劲和动力 五年共实现落地项目8其重项目7竣工项目
利腾晖投0亿元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目前已成功实现并发电,二期项目已落实土地流等前期相关工作并开工建设;
南太湖热电产项目、裕丰新材项目、荣恒石油二期油库项目等正有序推进
.


3招商引工作成效显著
锁定现代旅游、装备制造、新型纺织、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精心制定产业图、招商图、路线图实行靶向招商、精准发力、重突破
五年共累计引进外项目8总投667亿元其0亿元以上项目
成功引进总投0亿元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00兆瓦“渔光补”光伏发电项目;
总投6亿元美欣达股份有限公司热电产项目;
总投33亿元浙江南方清洁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清无铅汽油项目等优质项目

二、以城乡统筹突破口“富民”实力不断提升 社会保障持续强化
坚持民生优先强化社会管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不断提升
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任参保率达993%;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年累计投入金约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950余户;
累计建设居养老照心完成困难群众危房改造95户;
共发放职工基养老保险优抚补助9908万元;
完成377户低保户普提标工作;
奖励扶助独生子女庭、扶失独庭、特殊困难庭以及0—3岁幼儿、妇女健康保险扶助等近50万元;
完成“三沿五区”坟墓治理和生态墓规化建设和管理共创建示生态墓地 5;
总投500余万元推进美丽校建设;
总投近000万元镇心幼儿正式投入使用;
总投900万元和孚卫生院迁建项目进入装修阶段即将投入使用

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加工矿商贸、建筑工地、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领域排整治力五年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检活动0余次借助“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契机拆除了全镇53台裂炉和非法精馏厂;
全力推进微企业“安全顾问”制参与企业38;
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88;
切实做全镇企业责人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累计培训900人次对特殊工种培训累计达380人次
.


3社会局和谐稳定
以维护社会稳定核心深入推进“格化管理、组团式”工作全面加强矛盾纠纷化
五年共排调处各类民矛盾纠纷80起成功调处797起调处成功率达99%;
妥善处理各类信(上)访事宜共接受信访(包括上级办信件)5起妥善起;
全力确保了乌镇会、抗战胜利70周年兵、G0等特殊节社会局和谐稳定

三、以理念提升突破口“绿色”魅力不断彰显 级景区成功创建
以荻港创建级景区契机进步加景区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投入力累计完成投6000 万元
新建游客心、停车场、月亮湾码头、3级厕所;
完成标识标牌设立、景区重要游览线路石板铺设、姚埭、里巷埭、外巷埭立面改造;
启动修缮三瑞堂、鸿志堂、礼堂;
桑基鱼塘河塘整理、清淤;
0年荻港村成功申报浙江省历史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成功列入国重要农业化遗产目前正申报全球重要农业化遗产全国首农业化遗产院士专工作落户荻港;
05年月荻港正式获评国级景区;
“丝绸镇?古村荻港”成功入选全省首批37特色镇建设名单

生态明走前列
以“、三路、三集镇”重切实打“两路两侧”、“三改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攻坚战
五年共完成“三改”38万平方米其旧住宅改造898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09万平方米城村改造75万平方米拆除违建筑77万平方米;
全面深化“三”治理累计整治“”87公里河道清淤80万方;
拆除生猪养殖场766万平方米、拆除温室龟鳖养殖场55万平方米、拆除座渔船7艘;
切实加基础设施投入力实现和孚、长超、重兆3水厂收购并完成水管改造307公里新建.

污水管353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839户;
共完成“两路两侧”整治, 拆除重道路沿线违建筑3万平方米完成重道路沿线立面整治68万平方米沿线绿化补种5万平方米

3美丽乡村成绩喜人
以“美丽乡村”建设契机进步加新农村建设力
我镇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区新农村建设考核优胜单位等奖“美丽乡村”示村创建工作直走全区前列
五年共创建“美丽乡村”示村3“国魅力水乡”示村7荻港村入选国级美丽宜居示村创建名单;
重兆村、民当村通省级美丽宜居示村验收;
民当、长超等村分别获得全市十佳美丽乡村称

四、以平台打造突破口“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平台空加速拓展
下定心打造平台克各方难题加速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平台承能力
进步统筹陶墩工业平台、和孚工业功能区、沙浦田化工区、重兆传统丝绸区、重兆高效生态新材专业区等布局优势
五年累计投入金5亿元新拓展产业平台330亩、完成平台拆迁37户

城乡建设有序推进
按照平台配套要全面加快道路框架、基础配套建设全力保障项目落地进步加基础设施投入力 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亿元完成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
加强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6条、修工程条、总里程8公里修建桥梁9座新建和整修镇区道路37公里;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新增路灯50套立面整修近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近8万平方米;
新增农房集聚5;
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堤防 30公里新建水闸8座新建闸座
.


3精品农业稳步型
坚持因地制宜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完成群益、复乐、长超等0行政村高标准农田建设833亩并通市区验收;
坚持创新发展引领现代渔业型升级投入金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5亩菱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公共心;
成功创建省级主导产业示区省级精品5极改善了水产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

第4篇: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继往开来 谱写新篇章

未来五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动佛山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黄金时期,是落实“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阔步迈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关键时期。
未来五年,我们将全面贯彻中央、省和市委的各项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民富市强,幸福佛山”为核心,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路径,突出统筹兼顾,突出科技进步,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把佛山建设成为一座充满朝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国文明城市。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可超万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超2万美元;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3‰;
万元GDP能耗完成省下达指标。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1%;
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均完成省下达任务;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我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率为1.48亿元,与先进国家和地区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必须有信心。根据我市特点,高产出主要来自于高水平产业,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
1.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用工业园区的集约理念发展农业,用城市规划的举措改造农村,用市场经济的规则与法治精神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加强农田保护,大规模建设现代标准农田,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生态园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物流业,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新模式,扶强扶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科技和金融支农力度,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生态型、观光型和外汇型农业转型发展。
2.力促制造业领跑广东。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植发展“双轮驱动”,力争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制造业城市。推进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及制品等优势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制造,重点开发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智能产业和产品。用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政策,着力引进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南海经济开发区,乐平、沧江工业园等建设,全力打造白色家电、新型显示器件、现代陶瓷三大世界级和九大国家级产业基地。

3.力推第三产业加速提效。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相促进,重点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科技信息、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引进律师、会计、评估等专业服务业,合理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制造业主辅分离,选择产值在亿元以上的若干企业试点,促进企业走专业化、集聚化道路,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力争“十二五”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4.大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利器,任何时期不能松懈。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国内大企业布局华南地区的新机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内生增长与嫁接增长、产学研带动与金融带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力量引进一批龙头大项目,促进国内外大企业落户佛山,力争“十二五”时期新增世界500强企业20家,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0亿美元。
5.深入扩大内需。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培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等消费热点。推动企业开拓内地市场和农村市场,扩大佛山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力争“十二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
201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00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达到532亿美元。
6.强化金融、科技、人才支撑作用。促进金融、科技、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让金融、科技成为产业发展的“双翼”,让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大胆创新金融发展,引进培育各类新型金融机构,
“十二五”时期,辖区内5家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商行,至少组建5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分别达到20家和80家以上,创投基金超过50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业发展,促进民间资本与产业有效融合,带动佛山民间财富增长。争取佛山高新区成为“新三板”试点,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力争到2015年上市公司超过80家,打造证券市场“佛山板块”。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科技研发,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3%。进一步密切与中科院、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力争每年引进一所知名科研院所与佛山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和完善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推动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转化。重点建设佛山高新区创新创业园,发展一批科技孵化器项目,让一批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懂得投资人才比投资设备更重要,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善待人才,从分享“人口红利”到分享“人才红利”。完善人才落户、住房、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人才绿色通道”,让千军万马扎根佛山。以产业和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2015年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
7.破解土地、环境容量瓶颈。土地和环境容量是未来我市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必须找到抓手予以突破。以“三旧”改造破解土地瓶颈。今年市政府出台1号文件,明确要求禅城区不低于40%、其他区不低于60%的旧厂房、旧物业改造面积,优先用于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从今年起,市、区财政每年共拿出10亿元,进行土地储备
和鼓励旧厂房、旧物业的土地流动,推动连片开发。以节能减排提升环境容量。严格环保准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运用科技手段等方式促进减排,实现经济与环境相融共赢。组织家具、纺织、铝型材等重点行业专业平台,研究开发行业环保技术,推动绿色制造、低碳发展。建立污染减排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求发展!
二、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也可能降低生活质量,在地区竞争中城市建设与管理殊显重要,我们必须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认识。
8.打造“佛山新城区”。实行“强中心”战略,加速推进东平新城开发建设,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广东工业服务示范区、具有现代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坚持“统一规划,分类实施”方针,把东平新城总规划面积划分为核心区、重点控制区、协调区三个层次分类推进、市区联动,促使佛山新城区尽快成型,展现英姿。发挥佛山新城区引领带动作用,联接、促进禅城-桂城、大良-容桂两大中心组团互动发展,形成佛山城市中轴线,彰显现代化大城市风貌。
9.深化组团城市建设。坚持组团城市发展道路,强化全市统筹和引导,推动规划实施评价考核,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支持各组团在全市统一规划框架下,依据自身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进行差异化的开发建设,形成“1+2+5”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健全组团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跨部门协调机制,加速推进组团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气、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智能化。以畅通
人流、物流为目标,深化组团之间快速公路、轨道、快线公交等建设,打通组团之间交通瓶颈;
调整优化现有交通路网格局,争取将过境国道迁至区域边界。加快佛山火车新站、东平新城交通枢纽中心、佛山引航中心、港口、公交站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零换乘”和无缝对接。建设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智能交通服务体系。优化公交布局,完善市、区、镇、村四级公共交通网络,改善公交服务水平,逐年提高公交分担率,力争2015年达到35%。以“三网融合”为抓手,加快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各领域的应用,构建全市统一的智能服务基础平台,打造智能城管、数字城管。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等完善管理薄弱环节,发动市民行动起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科学管理、精确管理水平,做到智能高效、秩序井然。
10.推动广佛同城化发展。全面落实《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创新同城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同城合作效率,率先在产业、交通、通讯、金融、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同城,2015年基本实现广佛同城化,使广佛都市圈成为珠三角强有力的新经济增长极,示范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建设。
11.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计划,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建设一批名镇、名村,示范带动宜居城乡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完善农村股权分配和流转机制,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改革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
实施政经分离。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和农村财务监控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农村管理。
12.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用“大环保”理念和科技信息手段,深入推进水、大气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整治小锅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五年内全部淘汰黄标车和小锅炉。强化内河涌治理,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提高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2015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土壤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水患应对能力,让水真正成为我们的财富和朋友。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完善城市道路绿网和水系绿网骨架,增加中心城区绿量,规划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滨江公园、农业生态公园等绿色开敞空间,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显著提升城市生活质量。201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成为蓝天碧水、绿意盎然的花园城市。
三、统筹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佛山市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生活更幸福。
13.打造智能教育。民富根本在于教育。打造“佛山e教育”品牌,推动信息化与教育相融合,建立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和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学习型佛山建设,使全体市民享受终身教育。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201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14.发展智能医疗。健康是民生之本。加快“健康e园”工程建设,构建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佛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让人人拥有一个电子化的家庭医生,2015年全市居民电子诊疗和电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率达到90%以上。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满足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逐步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建设中医药强市。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15.建设智能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坚持文化与产业对接、与城市结合、与人相融,让文化促进产业发展、城市提升、民生改善。加快智能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承发展陶瓷文化、粤剧文化、武术文化等岭南文化神韵,打造西樵山等一批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大型城市文化街区和文化新地标,塑造高品质的城市文化形象。
1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举全市之力,形成五区联创、城乡联创、全民共创格局。对照要求,查找不足,实施重点突破、难点攻关,组织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治安、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等专项整治,确保城市综合环境全面改善,使社会环境、城市管理、人文素质上一个新台阶。
17.提升市民幸福感。扎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使广大市民共享发展的“幸福成果”。着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倡导勤劳创业,防
止养懒罚勤。持续扩大养老、医疗等五大险种参保人数,不断提高待遇水平,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财政要雪中送炭,重点对弱势困难群众提供教育、医疗、住房、低保等救助,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继续做好对口援建和扶贫开发工作,扶持高明革命老区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监管,让生活在佛山的市民更有安全感!
“十二五”主要指标与战略目标明确后,核心在落实,早抓早主动,迟抓更被动。必须将各项指标分解到每年、每月、每日的具体工作中,尤其要分解到各区、镇(街)、各部门,以及每一个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不能简单以每年五分之一来对待,而是要力争开好局。政府将探索建立每季度工作考核制度,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
各位代表!做好上述工作,必须加强两项建设:
一是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发展与否看稳定,稳定与否看法治。建设法治文明模范城市,是我市“十二五”重要任务。政府要成为法治建设的先行者,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推动形成依靠法律、尊重法律的社会潮流。全体市民平等接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农村分红等信访问题均导入法律程序来解决,让法律说了算。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确保程序公开透明,确保诉
求依法办理,弘扬社会浩然正气。始终坚定一个共识,支持民主和法治,反对专权和腐败,推动佛山率先走进“法治文明”。
二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继续探索深化大部制改革,合理整合有关部门职能,建立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监管到位的权力运行机制。科学划分市区事权,该放的放活,该收的收好,突出城乡规划、组团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市统筹。根据各区发展的差异性,改进考核体系和配套政策,促进五区竞合发展。建立重大工作任务倒逼机制,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干劲。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尤其要活化市直公务员队伍,使之既能够“走上去”,争取上级的支持;
又能够“走出去”,善于抓项目、引外资;
还能够“走下去”,善于统筹、指导和帮助各区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基层遮风挡雨的伞。根据业绩选人用人,实施市级机关绩效考评。强化信息化应用,精简文风会风,力争成为珠三角最高效、开明的政府之一。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充分依靠政协智慧,努力建设一个清正廉洁、务实高效、人民信赖的政府!
各位代表!美好的蓝图正等待我们去描绘,人生的意义就在积极奋斗中。让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立即行动起来,大干一场,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


第5篇: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2011年,站在新的起点上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核心提示
2月13日上午,州长杨天然在州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回顾2010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全面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提请大会审议《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提出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阐述了2011年着力做好的各项工作。
2010年:六“新”凸现好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了州六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狠抓特色产业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兴州步伐,州域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州实现生产总值351亿元,增长13.8%;
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21%;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增长26%;
实现农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5%;
全年接待中外旅游者1062万人次,增长6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亿元,增长74%;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增长20%。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宜万铁路建成通车,渝利铁路、宜巴高速公路进展顺利,恩黔、恩来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武钢恩施铁矿“双50万吨”粉矿项目已竣工投产,齐岳山风电一期工程已开始发电,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黄土坡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实施城镇建设项目223个,完成投资44亿元,城镇化率达到30.5%;
实施通达工程3100公里,对7090公里农村公路实施了规范化养护;
改造低丘岗地4万亩,整理基本农田3万亩;
新启动试点村123个,完成了248个试点村村庄整治任务。
——狠抓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州域经济增添新活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12个,累计到位资金60.3亿元,增长35%;
直接利用外资1584万美元,增长21%;
完成外贸出口1.1亿美元,增长24.3%。
——狠抓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植树造林43.6万亩,改造低产林7.2万亩;
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5万户;
清江、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区域治理与保护取得新成效,节能减排完成省定控制目标。
——狠抓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惠及全州38万中小学生
恩施民族中学建设进展顺利;
为边远乡镇补充220名教师;
启动县乡卫生院建设项目45个,建成17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为边远乡镇补充卫生人才95名;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8%。恩施“女儿会”、来凤“摆手舞”、巴东“撒叶儿嗬”等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
新增社会保险扩面2.6万人,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10.5亿元;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来凤县、巴东县纳入了全省试点县;
新增农村低保对象6.2万人;
解决了44.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新建廉租房2400套、经济适用住房2000套,改造农村危房8890户;
570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3965户、1.6万人的扶贫搬迁任务,鹤峰县脱贫奔小康和恩施市、宣恩县“连片开发”试点建设扎实推进。
——狠抓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政府行政能力得到新提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建立健
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民族立法力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五”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州人大代表建议61件、州政协提案182件;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实现四个转变 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和相关专题会对《纲要(草案)》进行了多次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就《纲要(草案)》进行了说明。
《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导向城市经济为主导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设小康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奠定坚实的基础。
《纲要(草案)》对“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建设、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
【关键词】基础设施 《纲要(草案)》从着力构建快捷交通运输网络、加强水利电力设施建设、改善信息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突出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宜巴高速、恩来高速、恩黔高速、利万高速、恩奉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力争开工建设五峰至来凤、巴东至鹤峰高速公路,努力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快建设渝利铁路、黔张常铁路,力争开工建设安恩张铁路、恩黔铁路、郑渝铁路,努力实现“县县通铁路”。加强县、乡公路建设,畅通州内循环线,形成州城至县市的“两小时交通圈”,实现乡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完成恩施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提升通航功能。通过五年努力,凸显恩施在武陵山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二是加强水利电力设施建设。以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搭建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特色产业 《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产业兴州战略,加快优势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万亩乡镇千亩村”为载体,实施特色农业“六百双五”建设工程;
集中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一批精品名牌。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二是突破性发展资源型新型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集群发展,努力打造百亿元绿色食品加工业、百亿元能源产业、百亿元铁矿产业、百亿元建材产业、百亿元烟草产业等“五大百亿元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引擎,把旅游业培育成富民兴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跨越。重点加强核心景区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全州5A级景区达到1-2家,年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四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服务业发展,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服务产业新格局。
【关键词】城乡统筹

《纲要(草案)》提出要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基础,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发展道路,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步伐,努力形成县市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推进州域经济由农村经济为主导向城镇经济为主导转变。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构建以州城为中心,利川市、来凤县为副中心,辐射带动县城区、乡镇集镇、中心村镇发展的城镇体系。突出州城龙头地位,把州城建设成为武陵山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围绕中国西部旅游名城的定位,把利川市建成中等规模城市。支持来凤抓好城乡统筹建设试点,加快来凤—龙山城市一体化建设步伐,打造湘鄂渝黔四省边区明星城市。加快其他县域中心城市发展步伐,统筹各类城镇协调发展。二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加强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式,不断丰富新农村建设“恩施模式”的内涵。三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继续坚持“一主三化”的原则,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有1-2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20强,地区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县市达到2个以上,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纲要(草案)》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低产林改造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争取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三是推进资源节约和开发利用。坚持开发节约并重,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加强耕地保护,坚持集约节约用地。
【关键词】和谐社会 《纲要(草案)》从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划部署。
一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搭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组织实施特色资源开发技术专项研究,破解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突破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三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积极打造文化精品。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培育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品牌。四是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基本卫生医疗保障,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五是努力扩大就业。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七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功能,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八是强化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应急体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2011年:为“十二五”开好局
2011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将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和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开好头、起好步。
【关键词】特色农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板块基地,以“万亩乡镇千亩村”为抓手,大力实施“六百双五”(烟叶、
茶叶、特色蔬菜、林果、药材各100万亩,畜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
马铃薯种薯、魔芋基地各50万亩)工程,新建一批特色产业乡、特色产业村。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品牌。
【关键词】新型工业
突出工业在州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能源、矿产、烟草、建材、医药化工等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集约集群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化旅游
突出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建始野三河等核心景区的深度开发,巩固提升巴东神农溪景区,规划开发好恩施清江画廊。力争全年接待中外旅游者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以上。
【关键词】项目建设
计划安排州级重点项目81个,完成投资111亿元。重点做好渝利铁路、黔张常铁路、宜巴高速、恩黔高速、恩来高速、江坪河电站、郁江流域梯级开发等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
切实抓好恩施民族中学、州民族文化中心、州精神卫生中心、恩施客货运中心、巴东黄土坡整体搬迁等州级重点项目建设;
努力抓好恩施机场二期扩建、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大型综合旅游服务枢纽、鸦来公路鹤峰城区至宣恩当阳坪段、巴东至野三关公路、坪坝营旅游公路、齐岳山风电二期工程等新开工项目建设。
【关键词】城镇建设
今年安排城镇建设重点项目150个,总投资50亿元。州城建设重点抓好金凤大道及机场隧道、金龙大道、金山大道、209绕城线民族西路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州城的承载力。抓好20个重点镇建设,抓好镇级市试点工作,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实施通畅工程2000公里;
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5万户;
整理基本农田3万亩,改造低丘岗地5万亩。继续抓好8个省级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重点抓好100个示范村建设。抓好特色村寨保护和特色民居建设。
【关键词】生态建设
实施城乡绿色工程,调整造林结构,提高绿化水平,全年完成2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关键词】对外开放
力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0亿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以上。落实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拓宽出口渠道,力争全年实现外贸出口1.2亿美元以上。
【关键词】教育
抓好一批中小学校的标准化建设,逐步缓解城镇“超级大班”问题,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上学远”问题。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逐步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恩施民族中学建成并招生,支持各县市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
【关键词】卫生和人口事业
坚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为乡镇补充100名公共卫生人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
【关键词】就业与社会保障
通过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公益岗位安置等方式,加大对困难就业群体的援助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关键词】扶贫开发
深入实施“思源回报工程”,进一步加大对39个重点老区乡镇的扶持力度。继续做好鹤峰县脱贫奔小康和宣恩县老区建设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推进“616”对口支援工程,加快脱贫奔小
康步伐。
【关键词】十大民生工程
1.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医务人员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房和教师周转房2000套,力争3-5年解决边远乡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医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
2.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3.实施农村通畅工程2000公里;
4.新增就业岗位3.1万个,援助困难就业人员8000人;
5.新启动88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完成扶贫搬迁4000户、1.6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
6.为乡镇补充100名公共卫生人员;
7.完成清洁能源入户工程5万户;
8.新建农家书屋1000个;
9.建设50个城市社区规范化办公和服务场所;
10.完成法律援助案件1700件,法律援助事项18000件。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心得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500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