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

时间:2022-10-19 20:1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是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地理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整理地理学科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地理教学方法,创设良好地理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文素养;中学

当今社会,我们对人才的培养应当以“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型人才”为目标。事实上,科学素养的培育与人文素养的培育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彼此制约的,而中学地理不仅是一门科学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人类价值与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因此,中学地理学科应当成为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但是,受到应试教育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影响,当下的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培育,一方面,地理作为中学的一门“副科”,在高考中分数占比不大,也就对升学率贡献不大,自然不受重视;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地理教师为了方便教学而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内容有意识地分开,这等于抛弃了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不利于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其实,在渗透人文素养培育上,中学地理学科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中学地理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整合地理学科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地理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渗透。

一、 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在传统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一直存在着片面重视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问题,他们认为地理教学的过程就是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在这种认知下,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缺乏主动性,地理学科的人文性无法体现。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首先就要保证高素质地理教师的参与。学高身正,方能为师。教师教书育人,自己首先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与优秀的专业能力。而一个高素质的中学地理教师应当具备起码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中学地理教师要有丰富的科学与人文知识,并且能够具备整合教育资源、创生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能力;第二,地理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融合地理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具有包容、开放的教学态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的成长;第三,地理教师要勇于创新,能够根据地理学科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大胆探究的精神;第四,要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具备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和融洽师生关系的能力。中學地理教师应当以这些方面为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把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二、 整合地理学科教学资源

要想在地理教学中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渗透,只是依靠教材进行教学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学情,整合地理学科教学资源。一方面,地理教材编入的教学内容是全面、系统、成熟的,但同时也是封闭、滞后、理论的,知识很难及时更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来整合教材以外的资源,来对教材教学做一个补充。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地理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在帮助学生更快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地理教育。例如,教师在教授“西南地区”的相关知识时,考虑到不少学生对该地区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广泛搜集关于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的资料,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先让学生对该区域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再进行具体的分析。教师可以以该区域的某些景观为切入点,让学生从地理角度讨论其形成的原因,从而获知地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资源、人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地球的意识。通过整合地理学科教学资源,其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变得更加广泛,在保证地理知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同时,甚至覆盖到了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 合理运用地理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越来越强调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等,但实际上却只是空有其表,“填鸭式”教学仍是地理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而这恰好是导致地理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分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学地理学科是非常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的,教师应当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态度,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丰富地理课堂,促进其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锻炼学生的地理能力。中学地理教师应当突破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方式,积极探寻与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相适应的地理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学案导学”、“合作互助学习”、“小组讨论法”、“探究式”等,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合理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融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系统、全面、生动的知识体系,真正让学生实现知、情、意的综合发展。

四、 创设良好地理教学环境

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多要依靠教学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学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地理教学环境中渗透对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应当积极创设良好的、民主的地理教学环境,通过营造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氛围,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建专门的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帮助学生根据当地环境设计相应的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实地考察、收集素材、交流讨论、展示成果等,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再如,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借助地理实验室,开展更为丰富的地理教学活动,模拟各种地形地貌,如组织学生制作校园模型等,形成大胆探究、敢于行动的地理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校园和班级布置中加入更多的地理元素,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如“告别白色垃圾”“节约用水”等保护环境活动,创造更具人文气息的校园。

参考文献:

[1]何慧.刍议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J].知识经济,2009,(11):135.

[2]刘瑞栋.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2):159-160.

[3]黄善勤,黄秋婵.探讨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11,(05):183-184.

作者简介:

刘莉,四川省广安市,四川省华蓥中学。

推荐访问:素养 培育 渗透 人文 中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