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创新教育管理理论,,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

时间:2022-10-26 08: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理事会,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在北京教育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全体理事、常务理事和分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全面地完成了各项使命,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书刊出版、咨询服务、人员培训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均获得了明显成果,分会本身的管理也更加完善和规范,这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术的进一步繁荣、分会领导的新老接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年来的工作

(一)理论研究

教育管理分会的理论研究,是面向中小学基层,以科研课题为载体,通过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校长、教师紧密结合联合攻关实现的。

6年来教育管理分会共承担并完成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2项,已经批准结题;一般课题18项,其中8项已经批准结题;另有181个子课题由分会负责管理,其中93项已经批准结题;分会还参与并完成了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调研任务,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分会负责人与来自全国的7位教师一起参加了总理召开的《纲要》座谈会,对《纲要》提出了修改意见。

由教育管理分会主持完成的《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该课题2006年5月经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后,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共计77个单位,其中高中校22所,初中校19所,小学校24所,技校2所,大学院校6所,其他单位4个,涉及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参与本课题实验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共计42630人。其中教师2317名,中小学学生23218名,家长17095名。实验校的成功经验显示,激励学生自我教育,不仅使德育更具实效,学生身心更加健康,而且学习更主动自觉,成绩更佳。

同时还促进了实验教师的成长和实验校的发展。实验的结果证明,激励学生自我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实验获得的成果,该课题组曾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出建议,中心涵义是:希望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自我教育理念的宣传,把自我教育理念作为国家宏观指导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希望教育实践工作者将激励学生自我教育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让学生从单纯受教育的定位中走出来,走向既接受教育,又自我教育,他教与自教结合,把教育变为从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主动自觉创造人生的过程;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德育实效,让学生在阳光心态下接受自己喜欢的教育,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温家宝总理对这个建议非常重视,并于2010生12月23日作出批示:自我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的重要途经,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教育”的理念,在教育改革上具有重要意义。请贵仁同志参考、研究。教育部派刘利民副部长向分会负责人专门传达了总理的批示,并要求教育部基教二司和北京市教委认真落实总理批示。

由教育管理分会主持完成的另一项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是《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该课题于2006年5月立项,从成立课题组到制定阶段性研究计划,中期检查、汇报,后期总结、审定等,历时4年,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的亲自指导,教育部、北师大、中央教科所等专家的学术支持,全国100多所学校积极参加子课题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学校文化学》,北京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学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汇编》等三部专著,分别从理论、策略、案例方面对学校文化建设及策划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总课题已于2010年通过审定结题。课题就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策略、教师团队文化素养提高、课程文化建设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获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课题组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得到专家的首肯。课题研究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在理论上填补了教育科研的空白;在学校文化的操作层面有推广价值和实践价值,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突破口;课题管理科学严谨,研究过程规范,研究成果丰硕。

教育效能管理学术委员会针对教育效能管理中的问题,就教育公平与效益、学校改进、教育效能、学校效能的国际比较、基础薄弱校走向优质的效能问题、教育政策决策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开拓了教育管理研究的新领域。

教育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针对近年来教育管理理论界关心的问题,就教育方针、教育公平、中小学学校改进、农村教育管理、城市薄弱校建设以及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出版了一批学术著作。

(二)学术交流

在过去的6年里,教育管理分会的学术活动,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6年中由教育管理分会直接组织的学术研讨会有31次,分会主办各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有68次,参加者达5960人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主要包括:教育管理的理论创新、30年教育管理发展的历史总结、国内外教育管理改革发展趋势、农村学校管理、教育策划、教育发展战略、德育管理实效、教学质量管理、基础薄弱校建设、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教育公平与效益、教育行政及其改革、校长负责制、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的国际比较、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与创新等,学术交流的主题,包涵了当今我国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方面。

通过以上学术交流,不仅推广了教育管理改革的实践经验,而且有力的推动了教育管理的理论建设,为国家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书刊出版

6年来,教育管理分会在总结、调查、实验、研讨的基础上,出版了一批学术著作,共23部,其中由教育管理分会组编,影响较大的著作有《自我教育论》《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中国教育管理20年》《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教育策划》《教育效能论》《中国名校后勤管理论文集》等。

《自我教育论》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实验研究》的实验主要成果,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自我教育理论,是五年实验成果的理论概括,系统论述了自我教育的研究对象、过程、意义、原则、方法、评价、中外比较、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下篇为自我教育实验,是五年实验的实践总结,包括实验方案、实验报告、实验总结、主要经验以及含盖500多万有效数据的调查分析。《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是目前为止我国专门就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最深入的实验研究。它的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理论问题,对指导教育改革实践均有重要指导价值。

《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研究的主要成果,它是3个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及100多所学校,通过4年共同研究的总结,本书从区域教育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策划、管理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教育管理20年》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它回顾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前20年的发展历史,总结了教育管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分析了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是纪念建国60年校长论坛论文集,它从教学教育、科研教研、学校文化、课程改革、队伍建设等方全面展示了全国教育管理科研优秀成果。以上两本著作,对研究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教育效能论》是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它从学校、家庭、企业和社区的角度对教育效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开拓了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中国名校后勤管理论文集》是学校后勤学术委员会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成果。它将后勤工作从单纯的实践操作,变成科学研究的对象,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管理研究的内容。

近6年来,教育管理分会还对《中小学管理》《教育策划与管理》《现代校长》《教育交流》等一批期刊进行过学术指导。

(四)咨询服务

教育管理分会承担的制订《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关于两支队伍建设的对照调查,其报告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应温家宝总理邀请,分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在中南海召开的总理主持的修改《纲要》(订求意见稿)的教师座谈会,根据调查提出了对《纲要》的修改意见,有些意见被吸收进《纲要》的正式稿。

《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课题组给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建议》,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教育部已经指示基教二司和北京市教委认真落实总理的批示。

近6年来分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先后对北京二中、北京东城区域教育文化、成都武侯区域教育文化、北京燕山前进一小等进行了教育策划咨询和综合诊断,为他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6年来分会教育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的部分学者参与了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制订工作,发挥了智库的作用。

(五)国际交流

教育管理分会的国际交流工作是从90年代初起步的,第4、5届理事会曾参与举办第2、3届中美教育学术研讨会,曾派出代表团参加美国国际教育荣誉协会(KDP)第41、43和47届年会,该会领导也多次来我国与教育管理分会进行学术交流。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于2009年在上海远东学校设立国际交流部,负责分会国际交流事务。

(六)筹备换届选举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理事会应于2009年12月届满,为了做好换届工作,分会从2009年初开始筹备换届工作,分会主要负责人曾到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等地与当地常务理事反复商讨新一届理事会及常务理事的组成问题,并多次向中国教育学会汇报。由于第五、六届理事会正值新老交替,挂靠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对此十分重视,党委对主要领导候选人曾反复研究,在职领导人能否担任群众团体负责人,还要经北京市委批准。由于以上原因,换届时间延長了近一年时间,请大家能予谅解。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的新老接替工作,从第四届理事会就已经开始。中国教育学会领导曾指示,教育管理分会是教育学会最重要的分支机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新老交替要平稳过渡。为此,我们采用先进后出的办法,先将40岁至50岁的学者和校长吸收进常务理事班子,让70岁左右的老委员逐步退出,目前常务理事中,中青年委员已经占多数,这为此次换届选举打好了基础。

我本人从80年代初就参加了教育管理分会的活动,先后担任过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理事长,1999年起担任理事长,在全体理事和常务理事的支持下,能为教育管理事业做点工作,感到十分荣幸。我十分感谢大家的爱护和支持。但是我年事已高,深感力不从心,早在第四届换届时,就请求让年轻同志接替我的工作。

许多同志都清楚,这是我的真心。当时教育学会领导不仅没有批准我的请求,而且还要求我继续完成新老平稳过渡的任务。

近年来,我除日常工作外,都在为教育管理分会的新老平稳过渡,南北奔波。值得高兴的是,大家对我的工作都十分支持,现在提交大会的候选人名单,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已经中国教育学会原则批准,昨晚的常务理事会已经通过这一名单并将交由大会选举。

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候选人马宪平同志,现年56岁,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长,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北京报刊社社长。现任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全国青年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青年研究会副会长该同志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平、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2007年至今任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期间,群众威望很高,得到普遍拥护。我深信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的理论研究会进一步发展,学术交流会更加繁荣,组织管理会更加完善。

(七)分会自身建设

6年来教育管理分会在第4届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自身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首先,我们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使管理更加规范。近年来制订的制度包括单位理事管理规定、学术委员会管理规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学术交流管理办法、公文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执行,保证了教育管理分会机构的平稳运转。

其次,分会按照民政部的指示精神,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和帮助下,比较稳妥地完成了民政部关于社团分支机构的整顿任务。按照民政部的精神,教育管理分会下的分支机构要一律停止活动。但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原全国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较早,规模较大,下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术委员会、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小学专业委员会、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教育体制改革委员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学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开展学术交流的积极性高,活动范围广,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为我国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学术的繁荣,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为了教育管理事业的继续发展,不因机构整顿而挫伤这些学术机构的积极性,经与中国教育学会领导研究,决定撤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术委员会,在教育管理分会内部按原专业委员会的业务范围,成立若干小型学术委员会,取消原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各专业委员会的机构、印章和账号,各学术委员会统一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领导下开展活动。为了加强领导,各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和秘书长,兼任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及副秘书长。实践证明,以上决定是正确的。一些学术委员会,如高中、初中、小学、整体改革、教育评价等学术委员会,经民政部和中国教育学会批准,已提升为二级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也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深化了研究的内涵,保持了学术的繁荣。

再次,教育管理分会在上届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与全国各地理事和中小学的较完整的网络体系。从2004年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建立自己的网站,聘用了网络管理人员,分会的组织活动、活动信息、科研动态、项目管理和简报通知等,均可在网上发布和交流。通过网络建设,大大提高了分会的管理效率。

几点体会

(一)坚持面向基础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是中国教育学会面向基础教育的分支机构,为中小学管理的理论研究、实践的改革和学术的繁荣服务,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和主要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与高等教育学会、成人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学会有关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主要区别。几十年来来教育管理分会紧紧抓住这这个发展方向,深入中小学,和中小学校长、教师一起开展科学研究,为中小学改革与发展服务,学术上有了更多的成果,分会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实践证明,我们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对象是正确的。

(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我们的学术活动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都应当与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实践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教育管理分会的生命力所在。我国近40年来基础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贯穿了一条主线,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1977年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理论研究重新起步,当时北京市组织了最有经验的36名老校长,举办研究班(本人担任该班辅导员),对已有实践经验进行反复深入研讨,采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的方法,经过近3年的努力,最后编成《学校管理》一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100多万册。

这是新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学校管理教程。教育管理实践呼唤教育管理理论,并成为滋养教育管理理论的沃土,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紧密结合,这就是新中国第一本学校管理教程形成的过程和基本经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后改名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的成立,反映了“文革”动乱后拨乱反正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要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承担并完成的第一个规划重点课题《校长素质研究》,其后的《校长培训规律和管理制度研》、《校长培训质量评价研究》,以及本届理事会承担的《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和《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研究》等研究项目,都是从实践中选题,通过校长、教师和理论工作者三结合,二、三十个省市的几十甚至上百所学校师生参加,联合攻关完成的。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国情,总结成功经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吸收国外先进理论,通过反复实验,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些是我们成功的经验和传统,它仍然是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任重道远,我深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努力,再经过五年或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我国教育管理理论会更加成熟,学术研究会进一步繁荣。

(三)发扬学术民主

学术民主也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的优良传统。在教育管理分会的各种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无论是老专家还是年轻学者,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也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学生,在学术面前一律平等。在这里

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都有同样的创新的机会,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坚决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这是第一、二、三届理事会老专家和老领导们贸给我们的好传统,非常宝贵,我希望这种传统能继续发扬光大。

(四)提倡奉献精神

学会工作,特别是分支机构的工作,对于理论发展和学术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国家既不给活动经费,也不设人员的编制。民政部对分支机构的政策是:开展活动,继续存在;不搞活动,面临撤销,正如有些同仁所形容的,这是一种“自生自灭”的政策。虽然大家对这种政策有意见,但出于责任心,我们的工作人员还是任劳任怨地完成任务,凭的就是对教育管理事业的执着、热爱和奉献精神。这里我要提一下我们秘书处的同志们,由于我们教育管理分会要面向全国开展活动,为了保持联系,他们每天(包括假期)都要上班,除了学术服务外,他们还要承担课题著作的编辑、校对、出版、邮寄,各种学术会议的会务,财务管理和每年至少一次的上级审计工作,网络网站的管理和网页更新。他们的待遇很低,除1000元工资和少量手机费补贴外,没有其他报酬,分会的每项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的工作是出色的。由于繁重的劳动,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不好,多数同志长期带病工作。

我要沉痛地告诉大家,近6年里,我们副秘书长孙鸿博、刘立春同志,先后都离开了我们,孙老师上手术台前还对我说,出院后我还要到分会上班,请把岗位留给我,没想到18个小时后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刘老师主管财务,在财务建设和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他也是突发心脏病去世的。秘书处的其他同志要求我不要表扬他们的成绩,他们认为,自己努力工作,是应尽的职守。但是,当我们回顾过去工作时候,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他们所付出的辛苦。

本届代表大会将选出第六理事会及其领导,实现新老交替,因此它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深信在年轻一代的领导下,我们的教育管理事业会更加兴旺发达。

(责任编校:白水)

推荐访问:中国教育 教育管理 改革发展 推进 理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