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外女教育家成长的启示

时间:2022-10-30 08: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中外教育史上,女性教育家有其自身不同的特质。她们是教育的集大成者,更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具有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具有勇敢的挑战精神和对教育的创新自觉;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超群的实践智慧,广泛的社会影响;她们的成长对我们有很多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中外女性;教育家;成长;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60—05

纵观中外教育史,教育家可以说不胜枚举,而女性教育家却屈指可数,廖若晨星。她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巨星,持久发光,光芒四射。如,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学前教育家、意大利玛利亚·蒙台梭利,被誉为“民众教育之母”的我国著名教育家俞庆棠,等等。她们不仅是教育的集大成者,更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重温女教育家们的成长轨迹和成功故事,追寻她们的成功规律和特点,给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

启示之一,她们在曲折坎坷的人生中始终表现出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女性总是性格懦弱、自卑,缺乏自信,是弱势群体。但在研究女性教育家的过程中,笔者始终有这样一个感受:大凡女性教育家,她们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都经过了很多的磨难,生活坎坷、人生艰辛,但她们都表现出超凡的毅力、坚强的个性,有一种矢志不渝、艰苦不屈的精神。

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3岁时就患有严重的眼疾,1874年母亲因结核病去世,酗酒的父亲狠心地抛弃了她和弟弟吉米、妹妹玛丽。后来,妹妹、弟弟又相继去世。生活的不顺心,厄运的接踵而至,使她处于十分的孤单和悲伤之中,成为邻居们眼中“令人讨厌的小孩”。在救济院,她曾因坏脾气被关进地下室;在柏金斯盲校,她曾因不服于老师的当众批评摔门而出;她还曾因偷听法庭关于她先前所在救济院的事被校长认为玷辱了校誉而要被开除。由于柏金斯盲校安那诺斯校长的推荐,她于1887年3月3日来到了亚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甘比亚,成为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学生,也是她唯一的学生。家庭的磨难,生活的困苦,人生的坎坷,使莎莉文性格更加坚强,使她更加同情弱者。她给了耳聋失明、痛苦绝望的海伦·凯勒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她用自己的关怀和爱心,使自私任性、暴戾恣睢、性格粗野的海伦·凯勒成为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名毕业生,成为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海伦·凯勒回忆说:“如果,由于某种奇迹,我可以睁眼看三天,……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与安妮·莎莉文的人生遭遇相似,我国著名教育家吴贻芳也从小历经磨难,家庭的不幸一个接着一个。父亲因成为上司逃避罪责的牺牲品,被逼投江自杀,紧随其后,哥哥悲观失望不能自拔埋葬长江,母亲不堪沉重打击病故,姊姊相继离开人世。吴贻芳深沉坚强的性格、刚正不阿的品格、克己自制的毅力,就在这一场家庭灾难以后渐渐地形成了。

从两位女教育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她们虽然命运多舛,人生坎坷,但始终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们在困难面前,始终敢于摆脱困境、挑战自我。也正因为此,才成熟了她们坚强的个性,成就了她们非凡的人生。

启示之二,她们在风云动荡的年代始终具有勇敢的挑战精神和对教育的创新自觉

特定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特定的要求,也会催生出一批适应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教育家。太平盛世固然能对教育家的产生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但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动荡,对每个人的生存、前途和命运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能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朽人格的出现,伟大哲学智慧的产生,皆与动荡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风云变幻的年代也容易涌现出一批教育家。而处于这样的时代,对于女性教育家而言,尤其需要有摆脱世俗、直面现实的勇气,尤其需要有敢于挑战和抗争社会的精神,尤其需要有对教育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自觉。

德国教育家克拉拉·蔡特金(Kiara Zetkin)一生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和妇女运动,从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参加德国工人运动,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她一贯用批判的观点去分析德国教育的现状。她指出,今天的受教育者正好是军国主义的追随者,教育恰恰还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工人阶级的一种武器。她强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不平等性,她认为,无产阶级要得到受教育的平等权,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旧教育制度。她主张由国家统一管理教育;主张男女合校,体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主张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改革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要求学校与教会分离。她要求组织广泛的学前教育,使儿童从小受到保护和良好的教育。蔡特金是一位社会主义妇女教育的先驱者,第一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了妇女教育问题,是妇女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

在中国“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盛行的封建社会,也不乏敢于挑战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的杰出女性。清代王贞仪幼承家学,研习经史,博览诗文,兼通天文历算,有“文武兼资,六世旁通,博而能精”之誉。王贞仪一生中始终表现出敢于冲破藩篱、摆脱世俗偏见的顽强斗争精神。她不仅竭力提倡男女平享教育权,而且不随流俗,不顾非议,婚后在家中收男徒授诗。她顽强地顶住各种嘲笑讽刺,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她在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王贞仪的叛逆性格和勇敢的斗争精神,使她在教育、科学和诗歌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多才多艺、才气横溢的女教育家、科学家和诗人。

在中外教育史上,有很多女教育家把教育、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们是具有伟大的社会理想和拯救人类宏大抱负的人,是具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社会使命感和改造社会伟大实践的人,是具有坚忍不拔奋斗意志和“不可为而为之”伟大情怀的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饱经数百年战乱之苦的意大利民生凋敝,贫民区内拥挤、饥饿、污秽、愚昧、罪恶现象目不忍睹。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怀着改造社会和教育的理想,于1907年在罗马一个贫民区创办起第一所新型的幼儿学校“儿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免费接纳附近3~7岁的正常儿童入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有很多女教育家希望通过教育,拯救国家,唤醒民众。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著名教育家斯霞就曾不止一次地在语文课上指着中国地图,把中国比喻成一片桑叶,沉痛地向她的学生说:“我们的祖国母亲已经被日本和其他帝国主义蚕食得差不多了。我们当孩子的能允许这样继续下去吗?不能!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有了科学文化和强壮的身体,祖国就再不会是‘东亚病夫’!”著名教育家俞庆棠舍弃高地位、高待遇、高声望的大学教授,念念不忘劳动人民的教育工作。她针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状况,大力推行民众教育的主张,创办了多所民众教育学校,创立了培养民众教育师资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并亲自担任省立教育学院《教育与民众》主编,亲自校订全国扫盲教育教材《民众读本》,以此唤醒和教育民众,为我国的平民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吃野草下去,流鲜血出来,点滴都付于人民,人民群众之保姆;把任务完成,置生命不顾,死生全为了教育,教育工作的典型。”这是她逝世时政务院文教委员会的一副挽联,充分概括了这位社会教育家的精神风貌和高贵品质。

启示之三,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或良师的熏陶影响

家庭环境是每个人出生后首先面临的社会环境,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助推器,能使人迅速成长成才。爱伦·凯(Ellen Key),瑞典女作家、教育家,其父是激进的国会议员。她自幼生活在富有自由思想的家庭环境中。青年时期,她爱好文学、音乐和自然,23岁时曾随父亲漫游欧洲很多国家,颇有收获。归国后经常给父亲写讲演稿,并致力于卢梭、达尔文、尼采和斯宾塞等人著作的研究。这些为她主张实行“新教育”,宣传自由教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前苏联早期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的父亲是一位进步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军官,倾向于革命的民主主义组织。正是父母良好的教育和影响,以及后来结识了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使她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共产党著名的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家。

“善歌者,使人统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塞缪尔森在斯德哥尔摩发表受奖演说时曾这样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5]柏克赫斯特(H·Parkhurst),美国教育家,道尔顿制教育法创始人,也是程序学习的首创者之一。1914年,赴意大利蒙台梭利国际师范学校学习、考察,在“儿童之家”接受蒙台梭利的指导。后又与蒙氏过从接触,深受蒙氏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淑范在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吴贻芳老师给她留下了一个为人师表的形象,引导她走上了教师岗位。从吴老师身上,她感受到了一种比母爱更加高贵的感情,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教师对于学生的爱。这种爱是公道的,没有私心和成见。斯霞老师在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期间,由于受到平时总是笑嘻嘻的、态度和蔼可亲的生理卫生课女老师蔡淑慎,教态自然、口齿清楚、语言简洁明确的数学女老师许碧筠,基本功扎实、示范动作优美的体育女老师孙征和等的影响,在当时就不止一次地在她心底里表示,将来一定要当个像她们那样的老师。

启示之四,她们对教育事业始终矢志不渝,信念坚定,执著进取,追求卓越

纵观古今中外女教育家的成长史,她们都具备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品格;她们不仅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远大的人生志向,而且孜孜不倦,执著以求,不懈进取,永无止境。

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第一任中国女校长吴贻芳,曾两次坚决拒绝了国民党政府要她担任教育部长的邀请,毅然退还了国民党政府给她去台湾的机票,因为她的理由是“我离不开我的金女大”,不能“丢开这所爱之若命的学校,丢开这许多教师和学生”,“为了培养人才事业,她没有结婚,把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全部献给了这所中国最早的女子大学。她爱这所学校,比爱她自己的生命更强烈”。金女大是她生命的全部依托。她把自己的毕生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吴贻芳的母校——美国密执安大学妇女校友会,设立了每两年颁发一次的“智慧女神奖”,奖给在某个专业方面有杰出成就或对社会服务事业、对世界和平有重大贡献的女校长,吴贻芳是中国第一个获得“智慧女神奖”的人。

“盖凡为教育家,必终身以教育为职志,教育之外,无论何事均非所计;有须头脑明晰,识见卓越,然后能负此重任。”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全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躬耕小学教育60年,始终热爱着基础教育,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国家、学校、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她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始终生活在学生中间,矢志不渝,痴心不改,无怨无悔。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选择,她认为,当教师的乐趣是难以言喻的,“那真是如诗如画!——而且是长长的‘画卷’;是叙事、抒情融于一体的‘诗集’。”“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没有左顾右盼,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我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为千百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做了应做的工作。这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绝不是一个微量的砝码!我和许多老师一起,用青春,用人生黄金的岁月,在那‘画卷’里,在那‘诗集’里,绘上最鲜明的色彩、美好的形象,写下了灿烂的诗句,那里面浸透着我们和学生的多少情和爱!从中饱含了李吉林老师对教师工作的挚爱和执著,蕴涵着她毕生对教育工作的孜孜以求和生命感悟,浸润着她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和真挚之情。

启示之五,她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超群的实践智慧,有影响时代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曾论述过现代第一流教育家的两大特点: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在中外女教育家中,有很多创造的教育家、开辟的教育家,她们是一流的教育家。

(一)她们有高尚人格,热爱学生,有一颗赤诚的大爱之心

人们常说“女性天生是教育家”,因为爱是她们教育的动力和源泉,是她们追求的目标和境界。陶淑范老师一生中始终践行着她的两句名言:“不爱学生的老师,不算好老师”、“不爱教师的校长,不算好校长”。斯霞热爱学生,把一片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孩子,她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表现了人民教师崇高的道德情操。毛蓓蕾,我国现代教育家,始终把“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当作自己的从教格言,20世纪80年代就率先开展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在小学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工作等领域长期耕耘,颇有建树,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这是源自我心灵深处且自然迸发出来的生命之音”。著名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李烈老师从教三十多年,她“刻骨铭心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爱”。她“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成长诠释爱的真谛”。

(二)她们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创见

教育家都是教育改革家。在中外女教育家中,蒙台梭利不仅创办了“儿童之家”,而且她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以及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提出热爱和尊重儿童、使儿童的个性在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思想。蒙台梭利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在乡村任教期间,从实际出发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计划,并经过多年的实验获得成功,简称“道尔顿计划”。“道尔顿计划”针对当时美国学校教育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确立自由、合作和时间预算的原则,使儿童自由地工作和学习,在学校里过团队的生活,并让儿童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作出计划。“道尔顿计划”在许多国家引起了道尔顿实验热,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断探索改革是教育家所具有的特质。在我国女教育家群中,霍懋征老师长期的语文教学逐步形成了她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数学教学“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教改方针,成为新中国历次教育改革的带头人和成功经验的创造者,成为上世纪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从探索实现课堂教学的“三情共振”(课始激情情始生;课中悟情情更浓;课终暗情情未了)、追求教学艺术“三种审美”(语言美、视觉美、空灵美),到尝试语文教学“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再到探索主题教学的“三个维度”(温度、广度、深度)、构建主题教学“三个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从而形成了她的语文“主题教学”风格和特色。

(三)她们善于研究,著书立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中外教育史上,有很多女教育家不仅勇于改革、大胆实践,而且在改革实践中善于总结提炼、升华,著书立说,自成一家。蒙台梭利一生中有很多著作,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兴起了学习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热潮和声势浩大的“蒙台梭利运动”。吴贻芳老师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特别关注着青少年的教育,撰写了《对少年儿童工作的希望》、《教师应该对学生全面负责》等大量著作,对我国青少年的教育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斯霞老师的《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李吉林老师《李吉林文集》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尝拟雄心胜丈夫”,用王贞仪的这句诗来概括中外所有女教育家是非常恰当的。她们是女性中的精英,是教师中的典范,也是所有女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今天,我们学习她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她们对国家和民族、对教育事业的赤胆忠心,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学习她们坚韧执著,追求进取、勇于实践、大胆改革的品格和意志;学习她们敢于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决裂的勇气和精神。时代呼唤教育家,我们期待着教育家的不断涌现,更期待着一代又一代女性教育家能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美】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M].刘东妮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4]熊贤君.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美】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M].周叶谦,冯世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李少先.中国教育名人传略[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7]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8]梁启超.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9]李吉林.如诗如画[J].人民教育,1993(6).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11]李烈.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教育家 启示 中外 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