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正文

2022年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时间:2022-06-18 14: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农村心理健康工作,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5篇

第一篇: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内容摘要: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造成了广大农村的大量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缺失给留守儿童造成了众多的心理问题,从亲子关系缺失方面诠释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找出适当的解决策略,旨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找回一片亲情的天空。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亲子关系、相应对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致富图强的一个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以及历史遗留的户籍制度及与户籍制度相伴而产生的一系列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绝大多数的处于学龄期的农民工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因而被留在农村托付给他人或各种托儿机构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中父母与子女分隔异地的局面。这些选择与他们的祖辈或其他具有监护能力的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孩子们,形成了一个不断膨胀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3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以及缺少高质量的教育,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一、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农村留守儿童多指处于16岁以下的学龄期儿童。他们不是特殊的群体,也不能称其为问题儿童。父母的流动和家庭生活环境的变化,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社会生活、心理以及法律等层面。因此,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关注的群体,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日益呈现出一些特殊性。我们在正视其特殊性的同时要分清哪些特殊性是留守儿童所独有的,哪些特殊性是处于某一年龄阶段儿童所共有的,只有弄清楚其间的差别,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改善现状。

(一)教育层面的状况

虽然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学业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相比差异不大。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中留守儿童中喜欢学习的比例为80.7%,非留守儿童中喜欢学习的为77.2%,他们在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上也没有显著差异。但父母外出,确实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导致了他们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

1、学业不良。留守儿童的学业不良情况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教育需求之间产生很大落差。外出务工家长因其整日忙于工作和自身教育技能等的原因,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没有充足的精力去关注身心发展都很迅速的孩子,他们对留守儿童教育上的介入多限于督促、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致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及自身变化等方面遇到困惑需要解决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留守儿童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足够的精神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必然影响到学习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监护者自身文化素质低,对留守儿童学习指导介入过少,不能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学龄期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束缚减少而自由程度更大了,尤其隔代人监护溺爱偏多,同时祖辈中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在教育要求上,观念保守,方法简单,很难被孙辈接受。所以,在此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学习意识淡薄,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建构及思想道德的发展等都很难得到有效地重视、引导和培养。

2、道德教育不完善。家庭环境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留守

儿童道德教育的缺失。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父

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他们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及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因为距离和沟通的不便,使得留守儿童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父母监控机制的相对弱化,会使儿童的道德行为长期处于的状态,有因为其监护人的疏于管教,使儿童的某些过失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长此下去,又会引发儿童的道德行为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受不良团伙的影响,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与家庭教育的疏于管教是分不开的。我们主张要给儿童发展提供一个自主的空间,但要用一定得道德纪律进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提供一个良性的平台。

3、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科学。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或者没能给自身角色一个很好的定位,或者头脑中存在狭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他们对子女教育的监督职责弱化,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保障后勤工作就可以了,以至孩子的学习成绩、行为修养全在孩子个体自身和教师的教化上。这样的观念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经济条件的日益优越,在金钱富足和子女受教育的关系上取舍失衡。他们结合自身文化水平低下却赚大钱的实际与新时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轻视教育,“读书无用论”思想急剧攀升,其直接后果是他们对子女教育的不闻不问,而少年儿童因受所处年龄阶段特征的影响,自制力差,学习动力部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造成留守儿童出现教育层面的困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然,综合分析个体的不同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使他们能够顺利渡过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良诱因,顺利完成学业。

(二)社会生活层面的状况

个体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综合作用,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极为不利。父母外出打工本身就造成了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的不完整,尤其是双方都不在的情况下更是对儿童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教育监督的职能弱化,更多时候不能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亲情的渴望。于是,家庭生活环境的变化,对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就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

1、生活习惯懒散,作风不端正。多数外出打工的父母知道自己在感情是愧对子女,因此在物资层面的满足上往往缺乏理性思考,他们对子女的要求常常百依百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也会得到父母的支持,加之孩子自制力不强,金钱至上、盲目攀比之风就有可能盛行,长此下去,就会使留守儿童缺乏对自身较为客观的认识,行为态度也很容易偏离正常的发展预期,学业和社会性交往等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消极影响。这对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理财观念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是极为不利的。

2、亲情观念日渐淡薄。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她的名著《有吸引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母亲必须养子女,当她们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里。儿童需要 ‘营养’ 和连接母子间的‘爱’;
因为她们可以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漫长的留守岁月,使许多留守儿童在需要父母关爱和呵护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满足。情感上的关爱和沟通环节不及时、不健全,生活上的困惑和苦恼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安慰,情感上处于饥饿状态下的他们久而久之就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心理,失落感和矛盾感产生,亲情的满足对他们而言是那么的遥不可期,甚至还可能产生一些潜在的行为问题,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3、生活环境变化所引发的问题。对于父母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而言,他们所寄养的家庭中一般会有其他儿童,儿童之间年龄越小相互争宠的几率就会越高,那么很容易使孩子间产生各种矛盾。出现矛盾对留守儿童来说,对他们的内心冲击可以说是很大的,会使他们产生恐慌和抵触的心理,这样的环境长期下去,很容易滋生儿童的孤独感,表现出失落感、被抛弃感、寄人篱下感和羞耻感,也会很大地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4、学校和教师没有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就学校和教师而言,他们没有把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作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与这些留守儿童交流时谈论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学习生活,而很少关注其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情感体验,他们积极秉承应试教育的理念,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素质教育所大力倡导关注每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农村的学校教育看来只是一个口号和远景。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极度空虚,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找不到可以倾诉来自心理和学习方面困惑的合适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这对年纪尚轻的孩子来说,无疑会增加心理负担。

(三)法律层面的状况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或有效的监管,容易产生许多的安全隐患。他们年纪尚轻,思想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结识社会不良青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破坏社会安定的隐患。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去关注和重视的大事。

(四)心理层面的状况

父母外出给留守儿童的许多方面都会带来影响,但相对比较而言,对儿童心理层面的影响更为突出一些。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的越是突出,小学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女孩较之男孩明显。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层面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情绪问题。情绪问题来源于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年龄越小的儿童期情绪表现越是明显。当他们看到同龄人在父母面前撒娇或寻求某种物资或精神的满足时,会感到强烈的内心不平衡,情绪就会强烈的流露出来。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别:有多大会选择沉默,情绪低落;
有的会大声哭泣,宣泄内心的压抑感,其中只有很少部分的留守儿童会把这种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交往问题。留守儿童在交往上产生问题往往与其性格有很大相关。开朗、外向型儿童在交往上几乎与同龄无显著差别,而对于内向、沉默型群体而言,父母的外出本身使他们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从而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某些极端行为较为突出。在教学观察和已有的调查显示,男孩、女孩交往上有所差异。女孩多以伤感的心态看待外部世界和他人,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男孩则以挑衅的心态向他人宣泄其内心的不平衡,干扰和破坏人际关系。总之,他们都以某种特别的期望得到某种关注。

3、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缺少心理支持的结果。与其同伴相比,同伴父母的关怀、呵护是自己当时所不能拥有的,于是便感到某种程度的失落和自卑;
遇到挫折和委屈的时候,没有父母及时的安慰和帮助,内心想法很难向外倾诉,长期积累下去,就会形成儿童的自卑感,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4、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儿童或青少年在学习、交往等活动中对监护人、老师或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的盲目反抗心理。在留守儿童中就主要表现为故意不学习,故意不听话,惹是生非。久而久之,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

5、从众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加上亲友的溺爱和放纵,等同的倾向性和相同的环境使这些学生容易通过密切交往而形成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在群体中,他们不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是比谁吃得好、穿得好,更有甚者,有些留守儿童对娱乐和影视明星及他们的作品人物的盲目模仿,从而形成心理的误区。

6、虚荣心理

由于无法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父母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以为这样便可能补偿对孩子的爱。殊不知,孩子的虚荣心正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孩子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易,也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他们在同学面前显阔,用虚荣心来掩盖自己孤独的心。

留守儿童在教育、社会生活、法律等层面出现问题的根源可以归结到一点,生活以及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探索留守儿童生存困境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探索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相比有所不同的就是他们亲子关系的缺失,这一因素可以说是他们出现诸多心理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亲子关系缺失的重大影响

(一)亲子关系缺失导致的道德情感的变异

亲子关系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父母以直接的方式向儿童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父母还会以间接的,方式扩展家庭生活以外的情感支持。国外关于儿童亲子关系的研究表明,母亲的温情鼓励、支持和期望及对儿童多讲道理少用惩罚,有助于子女形成健康的社会情感,在社会交往中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和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除了给予儿童情感的支持,尽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之外,还通过鼓励儿童表达情感,让儿童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情感的发展,并通过这些情感上的支持促成儿童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认为剥夺,儿童缺少父母的热情和关爱,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从而导致自尊心的缺失以及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与父母的情感关系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因而难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在正常的道德情感方面常常会表现出诸多的偏差。

(二)亲子关系缺失导致的道德观念的混乱

在儿童道德成长的早期,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榜样。父母不仅用直接的形式、用语言向儿童传授道德价值观,而且其道德活动的本身也会给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对父母的行为模仿中,儿童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态度和观念,也可以形成特殊的嗜好和行为。由这种模仿所导致的类似性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影响儿童道德发展中道德认知、道德人格和社会类型。在对父母的行为模仿中,儿童会逐渐熟悉并了解不同的道德情景,建立起正确的是非判断和价值观念。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与儿童以父母为榜样的社会学习过程具有直接的关联。亲社会行为是旨在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如助人、安慰、分享、合作等。心理学家马森巴它解释为旨在帮助他人或群体并使人受益,而行为者却不期待外部奖励的行为。这类行为需要行为者付出一些代价,作出自我牺牲或是冒一些风险。虽然,亲社会行为不等于道德行为,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个体最早表现出来的是亲社会行为。以后,亲社会行为与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动机相结合,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说,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亲社会行为的训练与培养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库利在《人性与社会制度》中也曾经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理论,强调家庭在培养儿童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上的重要性,孩子在父母的困惑中获得自我意识,并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自我,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其子女收教育的状况。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对他们的管教和关爱,他们的亲子关系在一个时期内被人为地剥夺了。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评价奖励和强化,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就较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当他们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下产生认识上的困 惑和强烈的内心冲突时,当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面对复杂的道德判断难以取舍时,他们迫切需要得到一个道德知识的给予者、道德问题的咨询者、道德行为的示范者。可是,他们所面对的是与自己着严重“代沟”、观念陈旧、知识缺乏的祖辈代养者。道德榜样的人为剥夺致使正常的道德学习过程受阻,使他们在道德学习中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

三、相应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我们分析可知:留守儿童诸多的生存困境的根源就指向了一点,即亲子关系的缺失。所以,我们在探求解决方案的时候所要更加认真考虑的就是这样改观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缺失这一状况。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父母、学校及社会诸多因素的考虑,我提出以下建议。希望所提的建议能对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有建设性。

(一)改变家庭教育的现状。要改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空白无力的现状,有两种途径,要么改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现状,对他们的监护人进行改变;
要么改变留守儿童离开父母的现状,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

1、改变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四老教育”。进行四老教育是指以农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家长为主要教育对象,提高四老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办四老家学校,四老家长学校是针对祖父母、外祖父母四老人员家教观念陈旧,对孙辈重养轻教、娇惯溺爱的情况而采取的价值培训的创新模式,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这样既可以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也可以拓宽家庭教育层面,创新家庭教育载体。

2、改变留守儿童离开父母的现状——降低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入学门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恢复对儿童的家庭教育氛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如果我们让留守儿童跟着父母一起进城,那么他们就改变了和父母分离的现状。然而实际上,很多孩子跟着父母来到城里,很难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很多公办学校缴纳高价学费,设立报考限制,使得农民工子女只好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而实际上,这些学校却面临着随时被拆除的可能。原因是地方政府往往会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不批准或者取缔大部分未取得合法办学资格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这就使得大批留守儿童无学可上,让许多进城务工农民无奈的把子女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应该适当降低设置标准;
同时地方政府应当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减少限制,增加扶持。在建校用地等政策上给予优惠,以降低其办学成本。这样就可以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困境的问题。

(二)完善学校教育的管理机制。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也要充分重视他们的心理教育,把对孩子的亲情教育、人格教育渗透到课程教育中,并争取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孩子更多的感受到友爱、亲情,更好的培养其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格。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寄宿制建设。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对留守儿童最好的管理机制就是寄宿制。通过寄宿制对儿童的规范化管理和教育,有助于这些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所以,政府应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关注和捐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设施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住宿对象选择上要向留守儿童倾斜,为留守儿童接受正常的教育提供基本的保障。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学校应当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和成长记录袋,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这样可以使我们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3、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 不同儿童往往其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因而,针对留守儿童的个别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有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便于做个别心理疏导,为遇事拿不定注意的孩子出谋划策。

(三)社会教育的正确引导。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他们的身体发育、心理、品格问题甚至青少年犯罪等,都必须依赖政府制定更有利措施。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叶曼,张静平,贺达仁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

【2】以全局视野看待留守儿童[N] .中国教育报,2006-09-18(002).

【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应对策略[A]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0-20-10 .

【4】焦荣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及教育策略[J] . 现代企业教育,2007(1).

【5】朱科荣,李春景,周淑勤 .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 . 教育科学,2002,18(4):21-24 .

【6】谢小红 .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档案的思考[J] . 档案时空,2008,(4).

【7】肖丽 . 留守儿童心理特征[J] . 校长参考,2006,(5):35 .

【8】郑哲 . 留守儿童AS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56-57 .

【9】陈子雷,乔卫景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J] . 甘肃农业,2005,(12):70 .

【10】郭星华 . 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M] .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129 .

【11】谢海燕,刘玖玲 .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J] . 理论观察,2006(4) .

The Superficial View about Rural “Home-stay Childr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Mental Health

Zhang Gui-zhen

Abstract: A large–scale move of rural population make lots of home-stay children .The lack of love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cause many a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mental health, which we explain from being short of love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nd hope to find a proper solved strategy in order to looking for the sky of love for home-stay children `s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home-stay childr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ental health, relevant strategy.

第二篇: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论文:浅谈农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农村 幼儿园 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就必须考虑以游戏为主,即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必须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教学,这一点,对农村幼儿园来说,尤其值得重视,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因为教学理念、师资水平,更由于各幼儿园之间的生源争夺等原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极为严重,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二、注意消除隔代教育的不利影响

1.隔代抚养较之父母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老人的心都比较慈、比较善;
再加上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这实际上给孩子培植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3.隔代抚养最严重的危害在于这种抚养方式极可能导致小孩心理变异,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疾病。

那么,如何消除“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呢?

近几年,我园针对隔代教育现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措施。

1.举办祖辈家长学校,解决祖辈共同的困惑问题

俗话说: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行未学到。要想让祖辈们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必须改变祖辈们陈旧的教育方法。我们根据祖辈的特点,安排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介绍科学育儿知识为主,再请一些年长有经验的家长来讲课。在讲课时,多举一些生动、有说服力的、使祖辈们能去尝试的例子。

2.充分利用接送时间,做好交流沟通工作

孩子在家里接受了不正确的教育,在幼儿园里往往很快就表现出来。利用每天接送的时间由老师向老人们及时反馈,以便及时纠正,是很有必要的。祖辈家长大多话较多,教师要耐心倾听,用最诚恳的态度,如注视对方,点头、微笑等表示认同。这样祖辈家长就会对你产生信任感,也就愿意进一步与教师交换意见了。同时,在聆听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3.做好家访工作

无论什么时候,家访都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要使隔代教育正向发展,教师应该做好家访工作,看看孩子在家里如何活动,爷爷外公们的教育是否有问题,都可以从家访看出来;
同孩子、老人们在家里交流,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祖辈隔代教育中的问题,我们经常组织幼儿园教师深入幼儿家庭,上门对祖辈面对面指导。

因此,为防止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学校、印发资料、谈话等形式,教育幼儿的父母应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期望值,不要强制“拔苗”。

第三篇: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在农村出现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但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全面推荐和发展,教育好他们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 留守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留守子女”也越来越多。体现在这些“留守学生”身心之上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心理健康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将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发展。那么,“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如何?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一、“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今天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根据国内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其中初中生为13.67%。这些学生绝大部分属于“留守学生”。并且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的趋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严重的,具体表现如下:

1、性格缺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由于“留守学生”与父母联系较少,使有些孩子产生孤独、寂寞、胆怯心理,形成孤僻性格。

2、情感缺失。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依恋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安全、信任的基本态度,而“留守学生”与父母间依恋关系的正常发展过程被中断。“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导致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无法建立。

3、学习困难。外出务工潮使农村许多“留守学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儿童一般由祖父母或亲戚监护,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使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形成行为偏差,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4、价值错位。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外出务工的父母使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改善,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养成好逸恶劳等陋习、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同时,“留守学生” 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些都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

二、 “留守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造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且的,这与青少年自身心理素质、少年所处的外部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有很深的关系,究其根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这是形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增多,农村中有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或者一人,甚至两人一起到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娘,这样的学生就成了“自由人”,失去了父母,特别是妈妈的“唠叨”的呵护,“自由”的成长,结果“留守学生”就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留守学生”长期处在缺乏母爱、父爱的环境中成长,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来照顾,祖孙辈的年龄相差悬殊,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再加上祖辈们年老体衰,大多文化知识少甚至是文盲,往往只能照顾孙辈们的生活起居,无法尽到教育责任;
寄住在亲戚家中的,亲戚一般不会像自己的子女那样管束、教导这些“留守孩”,他们认为管得太严,小孩子不理解,对待孩子的态度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冷淡粗暴。这些都是“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2、学校因素:这是形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又一原因

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实施单位,很难为“留守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上难以赋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即便是在教师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也往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一个就是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往往是在枯燥、呆板的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只重视追求学生成绩,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人格的培养远远不够,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也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社会因素:这是“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学生”群体。中学生的行动能力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社会接触,而校外正好有这么一批年龄和他们相仿的一群。这些已经成为“问题少年”的孩子们又反过来影响那些在校的同龄人,受了影响的学生,成绩和品行都不可避免地下滑,如此往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还有就是文化传播媒体的影响,如网络虚拟的世界;
校园暴力小说;
电影、电视片中的凶杀、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侵袭危害也很严重。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4、生理因素:这是形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原因

青少年正值人生的第二断乳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握斯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其心理发展特点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尚未完善成熟, 片面的思维方法容易将事物简单化, 一遇到挫折往往自暴自弃, 导致心理问题产生, 甚至酿成悲剧。这一年龄阶段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认知能力的增强和社会的快速变革,很容易遭受心理不平衡的困扰,而产生系列的心理问题。

三、“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将长期存在,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既涉及这些儿童的权益保护,更是牵动着千万家长的心,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需要家庭、学校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注意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例如:有关专家调查研究表明:每年高考中的高考状元,他们未必出身知识分子、高干家庭,或者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而是出身农民或者工人家庭。为什么呢?研究的出的结论是:学生是受到父母良好的人格魅力,身体力行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影响。家庭的氛围、家长的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方面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某些令家长头疼的毛病和缺点,很可能就是不久前被家长欣赏的长处或闪光点。另一方面,孩子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后,考得好,得到赞扬和奖励;
考得差,便是训斥和打骂。致使孩子不愿和家长交流思想,敬而远之,最终导致家庭教育失败。可见,家长的行为、教育方式、处事态度,以及家长为孩子营造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家长要破除“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思想,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

(二)、做好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愉快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而教师的积极关注和同学的真挚友情更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让学生在成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利用人文化教育观念,还要在各中学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里辅导和心里咨询课,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老师在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上课时注意在授课内容之外渗入心里健康教育,就能达到目的。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
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

3、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室。除心理教师集中为学生开展心里讲座,也可个别谈话,单独诊治。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形成健康心里。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科学社会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也是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普及,使青少年从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开阔视野。但应注意到社会上有些人为了牟取暴利,传播色情文化,提供赌博场所,特别是网吧,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希望全社会都能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协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留守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留守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第四篇: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浅析


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浅析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①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②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协调统一,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也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那么他就应该进行心理调整。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它包涵了3个基本要素:①躯体健康;
②心理健康;
③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曾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一个人如果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

  XIN LIWEI SHENG心理卫生寡欢,最后导致真地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当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应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们越来越为效益所驱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
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
各种各样的竞争的强度也越来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助眠,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
也有人终日以酒为伴、酗酒成性,打人骂人;
有人与人敌对、冲突、犯罪;
有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
有人不能和他人正常的交往及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
有的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也多数不在最佳状态,只是处于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人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和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就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来保持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工作、生活中,享受人生吧!

第五篇: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马斌平时间:2008-7-12
单位:甘谷县大石学区马窑小学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我们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方面,又落后了一大截!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本人粗浅的认识。
一、“习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
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现象一:某学生家长对老师说:“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给狠狠的打,绝不找你的麻烦!”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跟老师很配合。
现象二: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是完不成,明天就别进我的课堂!”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干脆逃学了。
现象三:老师对考试考糟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呀!真是没救了!”而这个学生也低着头,面红耳赤,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鄙视的目光。
现象四: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树枝抽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肿得像小馒头,家长要找老师,学生却极力阻拦。
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诊断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而这些现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也可以说是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浓缩。

二、看不见的危害——心理伤害
上述这些现象,已不是简单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
1、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对学生的体罚、讽刺、挖苦,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从而产生了自卑、不思进取、失望、说慌、对老师疏远、逆反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2、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
总之,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学生的心理伤害,破坏了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这个问题恰恰就是长期被我们广大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所忽视的问题。
三、农村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2、发展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协同性原则。
其次,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技能。作为农村小学,不可能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就需要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学校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

2、开展专题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4、创造条件,开办家长心理学校,或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
5、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我诊治、自我训练、自我修复心理障碍。6、其它形式的教育。
当然,有些有效的途径是靠教师们在亲身的工作体验中摸索出来的。只要我们有心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把这项工作做好。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农村 工作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测试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