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0-30 10: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阐述了竞技体育产业化的概念,分析了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竞技体育产业投资和产值不断提高,竞技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竞技体育资源不断丰富。提出了促进山东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加强社会投资,引导竞技体育消费;加强政府投资,服务于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强化重大赛事的引进与开发,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本地区竞技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

【关键词】山东;竞技体育产业;发展

一、竞技体育产业化的概念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ICSPE(国际竞技体育协会)将其定义为:‘凡是含有游戏的属性并与他人进行竞争以及向自然障碍进行挑战的运动’。中国竞技体育界把竞技体育概念解释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能、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两种定义的外延不同,但却都突出了竞技体育的最根本属性,即竞争性和挑战性。”[1] 竞技体育根据运动主体是否以竞技活动为主要收入来源可以分为职业竞技体育和业余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竞技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和体育博彩业等。

二、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山东省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竞技体育产业投资和产值不断增加,竞技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一)竞技体育产业投资和产值不断提高

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运会的举办,使得竞技体育产业的投资和产值增长迅速。2007—2009年山东全运会用于场馆建设直接投资(包括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建设投入)大约150亿元人民币,大致可以创造250亿元GDP,创造8.99万个就业岗位。2007 -2009年之间,全运场馆建设直接投资带来的GDP增加分别占当年山东省GDP总量的0.25%、0.28%、0.26%,占当年GDP增量的1.75%、1.45%和2.86% [2]。2011年山东省体育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20683万元,其中城镇投资219190万元,农村投资1493万元[3]。

(二)竞技体育产业不断发展

2011年,山东省的健身服务业、场馆运营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继续蓬勃发展,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国际风筝节、青岛帆船运动和世界柔道大奖赛、东营国际马拉松赛、莱芜国际航空节、威海世界铁人三项锦标赛、日照中国水上运动会、临沂中国红色运动会、滨州黄河三角洲运动会等体育赛事纷纷举办,山东省2011年共承办国际大赛12项、全国比赛69项,对提升山东和办赛城市形象、发展赛事经济和旅游服务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山东体彩实现突破,达到95.22亿[4]。

随着竞技体育产业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举办,山东省体育场馆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十一运会竞赛需求,山东省17个赛区新建、改造比赛场馆64个、训练场馆65个,共计129个,其中新建场馆44个,改造场馆85 个[5]。大量的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一是为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拉动了GDP的增长,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三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竞技体育资源不断丰富

山东省目前有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田径、游泳、赛车、户外运动等体育俱乐部60余个,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俱乐部,涌现出了青岛英派斯、青岛双星、泰山体育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6]山东电力集团先后成立了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和鲁能乒乓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了鲁能泰山足球学校和鲁能泰山球迷会。通过独立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成立了鲁能体育发展文化有限公司,全面管理俱乐部的运营,从竞技体育成绩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山东黄金男篮俱乐部由山东黄金金斯顿篮球俱乐部改组而成,是隶属山东黄金集团的职业化篮球俱乐部。俱乐部按照市场化运作,把俱乐部打造成以山东男篮为核心竞争力,以服务于山东篮球爱好者为出发点,以推动山东篮球的腾飞为目标的职业化篮球俱乐部。[7] 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职业俱乐部的成立与发展,促进了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大参与体育、投资体育消费群体,对于本地区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数量是一个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竞技体育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可以为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 由此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票房收入、电视转播收入和广告收入,进而保证俱乐部和运动员的生存与发展,维持竞技体育产业的经营和发展。山东省目前有等级运动员4831名,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13名,运动健将95名;聘任教练员33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有等级裁判员1900名,其中国家级有25名[3]。

高校竞技体育也是山东省竞技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CUBA、CUVA、等较有影响的大学生体育赛事的举行,促进了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一批文化素质好、竞技水平高的运动人才,培养了大学生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以及消费体育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化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比如,山东科技大学的男子篮球队,山东师范大学的女子排球队,这些在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中获得过冠军的队伍是高校竞技体育的宝贵资源。

三、促进山东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社会投资,引导竞技体育消费

近年来,山东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山东省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3.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037.4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8.0亿元,增长11.3%。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2:54.2:36.6调整为8.8:52.9:38.3。人均生产总值47260元,增长9.9%,按年均汇率折算为7317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5566家,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0%[8]。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为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于竞技体育产业、积极引导社会增加体育消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加强竞技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宣传力度,通过利益机制强化社会资本流向竞技体育产业。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赛事的引导、示范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于竞技体育的认识,以不断增加对于竞技体育产品的消费。

(二)加强政府投资,服务于竞技体育产业发展

随着山东省各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各级政府应该增加对于竞技体育产业中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投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扶持竞技体育产业中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行业。第一,要加强竞技体育基础设施的投资。借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举办的东风,全省体育场馆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但全运会后对于这些场馆的维护或改造成适宜群众锻炼、学校教学等公益型场馆还需要财政的支持。第二,要加强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和农村地区社区和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对于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入较少的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社区和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可以加大省级财政对这类地区的支持力度,地方上也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第三,政府要对通过积极的财税政策进一步扶持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对于体育场馆经营业、体育休闲健身业、体育培训与教育机构等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行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优惠,使其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产品。

(三)强化重大赛事的引进与开发,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综合性运动会和重要的体育单项赛事对于举办地的竞技体育产业发展作用十分巨大,也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首先,从山东省过去的经验看,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如奥运会、全运会或者重要的体育单项比赛,如足球亚洲杯等赛事,通过建设体育场馆、进行体育赛事商业开发,可以促进本地区竞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地区竞技体育产品生产与销售业的发展,带动旅游、食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但对于奥运会、全运会或者亚洲杯等赛事,对于竞技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只能持续一段时间。但与北京、上海等地每年举办的网球、斯诺克、F1等品牌赛事相比,山东省在定期举办诸如此类有重大影响的单项体育比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不断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加大引进周期性重大赛事的力度,对于山东竞技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培育本地区竞技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

山东省内拥有职业化程度高、商业开发价值大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俱乐部,应充分开发本地已有赛事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发掘竞技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其中,通过引进、培养一批竞技水平高、市场号召力强的明星球员和教练,是稳定赛事门票、广告、转播权收入、提高赛事商业价值的重要保证。

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悠久,应围绕本地区赛事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条件,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首先,要提高本地竞技体育赛事的水平特别是职业俱乐部的竞技水平,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外地观众来观看比赛。其次,应充分利用竞技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完善如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赛事,带动竞技体育相关行业的发展。最后,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强本省旅游资源的宣传,依托京、沪等地每年举办的多项竞技体育赛事水平高、观众多的特点,吸引前去观看比赛的游客来本地旅游。

参考文献:

[1]唐豪,魏农建.中国竞技体育产业市场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1.

[2]山东体育产业初定发展基调[OL].http://sdstyzh.org.cn/show_zc.asp?id=25,2012-3-14.

[3]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view/932191.htm,2012-3-15.

[8]201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disp/tjgb.asp?aa=1101201200,2012-3-15.

作者简介:王海娜(1985—),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管理。

推荐访问:山东省 产业发展 思考 竞技 体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