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卓越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探究

时间:2022-10-20 20: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样形成良好学生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本文就新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工作

一、新时期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状况的主流

当今小学生都是21世纪初出生的。在这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城乡面貌,改善了人民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深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时期,我国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各级党委政府、各类学校都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当今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

二、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爱国。爱国,实际上是一个公民对祖国的道德观念的体现,是对一个公民的首要的道德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培养出学生的爱国品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连最基本的要求也没有达到。

(二)守法。守法,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不道德的人。如果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法纪意识,离开学校后,就可能危害社会,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三)明礼。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教会学生明礼、守礼,是德育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应该要教育学生从点滴起步,从一言一行开始,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四)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世之本。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认知社会,形成初步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对小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就个体而言,是树人,而对整体来说,是重塑社会秩序。

(五)团结。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是成功的基石。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价值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分尊重,同时,作为新世纪一代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更加明显。

三、新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

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一个团结、向上、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其次,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家庭环境,儿童一出生,首先进入的是家庭。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力求家长的配合,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家风,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以教师品格影响学生

小学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对于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知识少、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三)加强与学生沟通

从理论上讲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的关系。需要得到满足,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这种情感是客观存在的,当学生需要班主任老师爱护、理解和引导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最为明显。

(四)帮助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当前独生子女增多、单亲家庭孩子较多、学生心理问题日益趋多的情况下,大力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理念和责任,加强家庭教育方法的培训尤显重要。各级教育、妇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领导,密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举办“特色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开通校信通等平台,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成才观。尊重子女的人格和自主精神,留给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和思想发展空间,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中学好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结束语

德育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时间内难有大的改观,必须立足长远,常抓不懈。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制定学校未来一个时期的德育工作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探讨具体可操作的方案,要强化过程管理,在机制建设上有新突破,在方式上有所优化,在路径上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唐瑛.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些思考[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8).

[2]铁山.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5(5).

[3]孙景启. 浅谈增强中小学德育实效的策略[J]. 中国农村教育,2005(11).

推荐访问:新时期 探究 思想品德 实效性 小学

猜你喜欢